平谷非遗之书法、红石坎村刺绣、发绣

日期:2022-06-21 16:24    来源:平谷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分享:
字号:        

书法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以线条和空间作为表现形式的独特艺术。平谷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最早为出土于刘家河村商代青铜器刻有“龟”字的甲骨铭文,此后各朝代均有文物、刻石、书籍陆续发掘,其中尤以丫髻山碑刻为最。

书法艺术在平谷,群众基础深厚,以王友谊先生为代表,后有刘建丰、王京陶、袁鹤松、马耘、马乾等名家辈出,各骋风流。

2012年平谷区荣获“中国书法之乡”称号。

红石坎村刺绣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红石坎村刺绣,是平谷区金海湖镇红石坎村张晓英的刺绣艺术,它最早由贺王氏首创于清朝末年,受当地农村家庭妇女钦羡,争相学艺,又经其后辈,四代传承至今。 

红石坎村刺绣作品多以生活为题材,图案简练朴拙、色彩丰富明快,刺绣工艺精湛细腻,富有生命的张力。

代表作品《松鹤延年》《龙凤呈祥》。

发绣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发绣,又称墨绣,是以头发丝为原料,绘画与刺绣相结合的艺术。平谷“发绣”艺术以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南独乐河村陈芝霞为代表。

她受祖母和母亲影响,善于利用头发的细腻柔滑特性和黑、白、灰、黄和棕的自然色泽,用切针、缠针、滚针等不同针法,绣品层次丰富,富有质感。

代表作品《簪花仕女图》《秀发催生桃花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