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 政策問答 > 新修訂版北京市新增産業禁限目錄(一)
此次《目錄》修訂的背景是什麼,有何主要考慮?

  《北京市新增産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以下簡稱《目錄》)於2014年7月制定出臺,2015年、2018年持續進行修訂完善。《目錄》實施七年多來,對於北京治理“大城市病”、倒逼發展方式轉變、促進減量提質和改善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入新發展階段,新業態、新技術不斷涌現,結合新階段新形勢,《目錄》需要與時俱進,相應優化調整。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結合“十四五”新階段新形勢,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組織開展了新一輪《目錄》修訂。

《目錄》實施七年多來執行效果如何?

  《目錄》不是要限制發展,而是為了“瘦身健體”,推動首都實現高品質發展。實施七年多來,對於北京治理“大城市病”、倒逼發展方式轉變、促進減量提質和改善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目錄》有何考慮?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本市“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實現碳排放穩中有降,碳中和邁出堅實步伐,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北京示範。此次《目錄》修訂,瞄準“雙碳”目標,強化生態環保,引導新增産業和功能發展更加綠色低碳、生態環保,助力北京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目錄》有哪些修訂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

  此次《目錄》修訂,對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生産、生活性服務業予以支援。

  比如,適應傳統商圈改造、餐飲新業態發展和便民服務需求,對核心區、城四區、城市副中心餐飲業措施進行適當調整。為方便市民收寄快遞,進一步細化快遞服務措施,對智慧快件箱和快遞服務站運營企業予以支援。

此次《目錄》修訂對製造業管理措施有何調整?

  《目錄》旨在從源頭上嚴控非首都功能增量。本次修訂,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繼續嚴格禁限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北京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一般性製造業。同時,銜接落實支援高精尖産業發展系列規劃政策,引導産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推進先進製造業與生産性服務業深度融合,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精尖産業予以細分支援,助力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

  如核心區、城四區、城市副中心以外的平原地區,及生態涵養區市級以上園區內化學原料和製品製造、黑色金屬或有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管理措施中,增加對氫能、智慧網聯和新能源汽車配套製造等細分支援。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