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加快推動“人工智慧+醫藥健康”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已正式印發。現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與醫藥健康領域的交叉融合,正加快推動全球醫學基礎研究、臨床應用研究以及藥械研發進程。為深入貫徹國家關於“人工智慧+”的戰略部署,進一步落實《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6年)》,搶抓“人工智慧+醫藥健康”發展機遇,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會同市衛生健康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藥監局、市醫保局、市政務和數據局、北京金融監管局聯合製定《行動計劃》,加快培育醫藥健康産業新質生産力,將北京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慧+醫藥健康”創新高地。
二、發展目標
充分發揮北京在人工智慧技術策源、頭部醫療資源匯聚、健康數據高度富集等突出優勢,以應用牽引為導向,統籌推進前沿技術創新、數據匯聚流通、深度賦能應用和産業生態培育,激發“人工智慧+醫藥健康”創新發展潛能,到2027年,産出一批新技術、新工具、新模式,落地轉化30以上個核心技術及創新産品;持續豐富醫藥健康領域多元應用場景,助力不少於20個創新藥械研發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加速推進不少於10個場景應用;構建技術自主可控、産業協同創新、風險有效防控的創新生態體系,引育不少於100名高水準專業人才,形成2-3個具有競爭力的産業聚集區。
三、主要內容
《行動計劃》從前沿研究、數據基礎、場景建設、産業生態等4個維度部署了15項重點任務。
(一)推動基礎研究突破,引領前沿科技創新
研究適用生命科學領域的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演算法,探索人工智慧驅動的生命科學研究新範式,研發自主可控的分子、細胞、器官/系統等多尺度生物醫藥基礎模型。
(二)加速數據匯聚流通,夯實研發應用基礎
加快北京全民健康資訊平臺建設,推動醫學數據標注能力提升,建設一批面向行業級應用的公共數據集;完善醫藥健康數據分類、標注標準品質評定、價值評估等標準體系建設,有序推進醫療健康數據的交易和流通。
(三)推進深度賦能應用,加速産業創新變革
不斷深化“人工智慧+醫藥健康”應用場景,以需求為導向支援創新産品研發、生産並推進成熟産品應用,持續推動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醫藥産業、中醫藥、醫療服務、醫學科教、醫療健康保險、公共衛生、監管科學等多個領域,加速醫藥健康産業創新變革。
(四)培育産業發展生態,提升開放創新水準
構建符合人工智慧技術特性和監管需求的技術標準、技術驗證與評價方法、品質評價體系等,建設創新孵化加速平臺,加大創新主體引育,開展創新交流合作,進一步培育創新發展生態。
四、政策亮點
一是堅持創新驅動,強化技術策源。緊扣國家戰略需要和産業發展需求,瞄準“人工智慧+醫藥健康”發展前沿,一體化推進創新範式變革、關鍵技術突破和産品創新研發,持續提升醫藥健康産業競爭力。
二是突出場景牽引,深化落地應用。着力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創新藥械産品研發、生産等環節的應用,加速醫藥健康新質生産力培育;持續豐富醫藥健康領域多元應用場景,助力提升服務質效。
三是創新協同機制,營造良好生態。廣泛凝聚醫、産、學、研、用各方合力,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與醫藥健康産業雙向深度融合,探索構建科學監管體系,實現高效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