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解讀:《北京高端科學儀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

日期:2025-05-30 22:19    來源: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分享:
列印
字號:        

  2025年5月,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教委、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北京金融監管局正式發佈《北京高端科學儀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現就《行動計劃》解讀如下:

  一、《行動計劃》的出臺背景是什麼?

  高端科學儀器是支撐國家重大任務、前沿科學研究、未來産業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工具,發展高端科學儀器是支撐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由之路。北京科學儀器研發優勢突出,通過承擔國家項目和前期持續佈局已形成一批優質科學儀器成果;應用場景豐富,高校、院所、醫院等用戶眾多,大科學裝置等設施平臺集聚。為充分發揮北京優勢,加快推動高端科學儀器創新發展,努力實現用自主的科學儀器來解決重大基礎研究問題,特製定本行動計劃。

  二、《行動計劃》的主要思路有哪些?

  一是堅持政府引導。發揮政府統籌引導作用,做好頂層設計,完善政策支援體系,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推動高端科學儀器産業高品質發展。

  二是堅持服務大局。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彌補國産高端科學儀器短板,提升重點産品供給能力,推動高端科學儀器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三是堅持重點突破。集中優勢資源,攻關重點科學儀器産業核心技術和底層共性技術,加快推動儀器整機和關鍵零部件創新,為推動北京高端科學儀器産業發展夯實技術基礎。

  四是堅持應用牽引。聚焦國家接續支援在北京形成的優勢特色領域,推動測試驗證與供需對接,擴展國産高端科學儀器應用場景,提升場景適配能力,雙向發力疏通應用堵點,推動更多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三、《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到2027年,本市高端科學儀器自主創新、産業集聚、産業服務、應用推廣能力全面提升,構建北京創新策源、京津冀産業協同、全國輻射帶動的高端科學儀器技術策源地和産業集群。

  一是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研製50款以上整機産品,突破30項以上關鍵部件;推動形成一批領域公認、行業引領的技術標準;培養引進一批頂尖科學家、産業領軍人才和卓越工程師;建立世界一流的高端科學儀器技術創新機構。

  二是産業集聚態勢顯著增強。培育龍頭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着力打造懷柔、海淀、昌平、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效協作的“1+3”産業格局。

  三是儀器産業生態不斷完善。建成一批精密加工、驗證評價、中試熟化等服務平臺,研發一批典型儀器譜庫和專用軟體。

  四、《行動計劃》提出了哪些重點任務?

  《行動計劃》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標誌性産品、強化成果轉化推廣、推進重點領域成果應用、健全産業創新生態和提升開放合作水準5個方面凝練形成20項具體任務。

  (一)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標誌性産品。

  加大前沿技術研究攻關力度,突破一批整機産品,研發一批關鍵零部件,推進“AI+”賦能儀器創新。

  Q1:北京高端科學儀器研發攻關的重點方向有哪些?

  A1:北京將加大前沿技術攻關,支援開展原創性、顛覆性技術研究,推動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與精密儀器等學科交叉,支援面向大科學設施的前沿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探索應用人工智慧技術催生科學儀器研發新範式;聚焦分析儀器、電子測量儀器、智慧線上檢測設備等突破一批徵整機産品;針對用途廣泛、共性需求大的源部件、探測器與檢測器、分離與控制部件等,研發一批關鍵零部件;開發專用、通用軟體和譜庫,支援質譜、電子顯微鏡等領域軟體和開源生態建設,以及特定應用場景專用軟體開發;推進“AI+”賦能儀器創新,建設全自動“黑燈”實驗室,實現一站式“樣本進,結果出”。

  Q2:“AI+”賦能儀器創新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A2: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提升科學儀器高通量篩選、表徵、分析和數據處理能力,實現不同科學儀器間的數據交換、協同作業和智慧決策。通過具身智慧技術與科學儀器深度融合,可以加速科學儀器應用全流程自動化、智慧化升級。同時,在先進材料、食品藥品、環境檢測等重點應用場景建設全自動“黑燈”實驗室,也能為人工智慧發展提供高品質數據。

  Q3:“黑燈”實驗室有哪些案例?

  A3: 例如:戴納科技與北京化工大學開展材料領域“黑燈”實驗室建設,通過AI自動進行實驗設計、操作執行和數據分析,可實現高通量材料研發的自動化流程,相當於傳統效率的6-8倍;惠諾德與蒙牛乳業開展“黑燈”實驗室建設,實現實驗室無人化操作、無人化管理和數據自動檢測分析,極大提高檢測效率,降低檢測成本;2025年4月29日,我國牽頭的國際標準提案《Laboratory design — Smart laboratory design — General requirements智慧實驗室設計 - 通用技術要求》通過ISO 新工作項目(NP) 投票立項獲批,生命科學、新材料等多個領域正在制定相應細分行業國際標準,有望引領全球智慧實驗室技術方向。

  (二)強化成果轉化推廣

  加快建設技術創新中心,打造中試服務平臺,加強企業孵化服務,強化測試驗評認證。

  Q4:北京建設科學儀器技術創新中心有哪些考慮?

  A4: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正在加快推動建設高端科學儀器技術創新中心,中心由儀器領域骨幹企業和海淀區等共同發起成立,將發揮海淀、懷柔等區高校院所密集、人才資源豐富及多年來積累形成的産業優勢,聚焦單靠某個企業難以獨立完成的行業共性問題,組織開展前沿共性技術研發、標誌性高端科學儀器整機和關鍵零部件研發轉化、國産科學儀器測試驗評推廣,解決制約高端科學儀器産業發展的系列問題。

  (三)推進重點領域成果應用

  推進重點場景應用試點,推進高端科學儀器和智慧線上檢測設備在生命科學領域、物質科學領域、積體電路領域應用。

  Q5:北京在高端科學儀器推廣應用方面有哪些舉措?

  A5:北京將在教育、科研、大科學設施等場景及食藥安全、環境監測等領域開展“製造商+用戶”應用試點建設,為自主開發科學儀器提供應用場景與迭代創新環境。圍繞生命科學、物質科學、積體電路等領域急需,推動相關領域研究機構、生産企業與儀器企業合作,開展應用技術開發,以及穩定性、可靠性評價等,推進高端科學儀器迭代升級和應用推廣。

  (四)健全産業創新生態。

  鼓勵採購創新産品,推動“合作創新採購”,支援研製一批基礎通用標準、專用標準及一批應用標準規範,完善企業金融服務體系,培育壯大創新主體。

  Q6:什麼是“合作創新採購”,怎麼通過該政策推動科學儀器産業發展?

  A6:“合作創新採購”是指採購人邀請供應商合作研發,並按研發合同約定的數量或者金額購買研發成功的創新産品的採購方式,其標的是市場上尚不存在的創新産品,且産品研發由採購人與供應商合作完成,而非供應商“孤軍奮戰”。

  北京將細化市級配套政策,探索形成以功能為導向的“合作創新採購”模式。支援高校院所、檢驗檢測機構等通過“合作創新採購”方式開展高端科學儀器訂購、首購,為企業提供高端科學儀器首批訂單和應用場景,降低市場風險,加速技術迭代。

  (五)提升開放合作水準。

  着力打造以懷柔高端科學儀器裝備産業集聚區為核心,海淀區、昌平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協同發展的“1+3”産業格局,構建創新鏈、産業鏈融合的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強化全國的輻射帶動功能,開展高水準開放合作。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