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解讀:《北京市區塊鏈創新應用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

日期:2025-04-29 10:58    來源: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分享:
列印
字號:        

  2025年4月,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委網信辦、市政務和數據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正式發佈《北京市區塊鏈創新應用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現就《行動計劃》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區塊鏈作為産業數字化底層核心技術架構和重要基礎設施,已成為發展數字經濟和建設數字強國的重要載體。北京市自主可控區塊鏈技術研發與應用場景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已形成良好發展態勢。為持續推動區塊鏈佔先,以區塊鏈技術促進數字要素價值釋放,加速構建新質生産力,特製定本行動計劃。

  二、政策亮點

  一是開展區塊鏈創新源築基行動。聚焦下一代區塊鏈網路所需的前沿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圍繞密碼學、機密計算、分佈式系統等重點領域開展技術攻關,催生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建設下一代高可信區塊鏈網路試驗驗證平臺,支撐超大規模複雜場景試驗驗證。

  二是開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統籌佈局區塊鏈領域基礎設施,打造國家級區塊鏈樞紐節點,構建可信數字身份、分佈式數據目錄等共性技術服務平臺。

  三是開展示範應用標桿引領行動。以醫療健康、教育資源開放共用、人工智慧大模型、金融服務、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為突破口,推動區塊鏈技術深度融入實體經濟,促進業務流程優化、數據共用可信、服務模式創新,形成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應用標桿案例,帶動區塊鏈技術在更廣泛領域的應用推廣。

  三、發展目標

  面向國家新型可信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着眼下一代區塊鏈技術前沿,構建“一鏈一網一平臺”基礎設施與多元應用協同發展的生態格局。

  到2027年,自主可控區塊鏈技術對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底座支撐能力進一步提升,在區塊鏈專用晶片、隱私保護、跨鏈互通、分佈式組網等下一代區塊鏈核心技術方面形成拍字節級節點可信存儲、萬級鏈網可信互聯、億級可信身份互認等10項以上突破性成果;國家級區塊鏈樞紐節點建設初具成效,滿足多元化應用場景需求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初步建成;在人工智慧大模型、醫療健康、金融服務等5個重點領域形成20個以上優秀標桿應用案例,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區塊鏈技術創新策源地、應用創新標桿地。

  四、主要內容

  為推動區塊鏈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提出三大方向重點任務。

  一是聚焦區塊鏈原始創新策源。重點強化區塊鏈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密碼學、機密計算、分佈式系統等重點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實現拍字節級節點可信存儲、萬級鏈網可信互聯、億級可信身份互認,後量子密碼演算法硬體加速較CPU系統算子級計算性能提升不低於5倍。加強隱私計算技術研發。構建下一代高可信區塊鏈網路試驗驗證平臺、跨域數據要素流通平臺,支撐超大規模複雜場景試驗驗證。

  二是完善區塊鏈基礎設施佈局。打造國家級區塊鏈樞紐節點,構建可信數字身份、分佈式數據目錄、存證服務、數據專區管控等安全可信區塊鏈共性技術服務平臺,降低區塊鏈應用開發門檻,提升區塊鏈網路與實體産業融合效率。

  三是推動區塊鏈深度融合應用。打造區塊鏈多場景標桿應用,推動區塊鏈技術服務醫療健康數據融通,促進醫保商保融合;匯通教育語料數據,賦能教育資源開放共用;打造大模型語料數據存證流通機制,助力人工智慧大模型發展;推動數據共用支撐金融服務供給增強;整合重點車輛數據和貨運數據,助推交通運輸服務提質。

  為確保各項任務順利實施,《行動計劃》在統籌協調機制、資金投入、生態建設、人才培養、宣傳引導等方面提出多項保障措施,確保取得實效。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