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有名詞解釋
職稱:職稱是專業技術人才學術技術水準和專業能力的主要標誌。職稱制度是專業技術人才評價和管理的基本制度,對於黨和政府團結凝聚專業技術人才,激勵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大數據:以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徵的數據集合,正快速發展為對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數據進行採集、存儲和關聯分析,從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資訊技術和服務業態。
大數據産業:以數據生産、採集、存儲、加工、分析、服務為主的相關經濟活動,包括數據資源建設,大數據軟硬體産品的開發、銷售和租賃活動,以及相關資訊技術服務。
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從事大數據採集、清洗、分析、治理、挖掘等技術研究,並加以利用、管理、維護和服務的工程技術人員。
二、文件出臺的目的及主要內容
目的:為拓展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職業發展通道,促進首都數字經濟發展,助力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根據國家及北京市出臺的職稱制度改革文件要求,開展實地走訪、座談訪談,組織行業專家進行多次論證,形成了《關於增設大數據職稱評審專業的通告(報審稿)》,對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為北京吸引凝聚更多大數據工程技術人才,推動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主要內容:《通告》包括:2個附件,一是《大數據專業職稱評價試行辦法》;二是《大數據專業職稱申報標準條件》。具體包括適用範圍、層級設置專業及方向、評價方式、評委會、其他有關事項、申報標準條件等。
三、創新特點
一是體現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職業特點,細化專業設置。把握新職業發展特點和趨勢,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0年新增職業“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納入工程技術系列職稱評審,並分為四個專業方向,分別是大數據研發與設計、大數據分析與挖掘、大數據運作與維護、大數據諮詢與服務。
二是遵循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成長規律,健全層級設置。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職稱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層級,其中,高級職稱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各等級職稱名稱分別為:助理工程師(助理級)、工程師(中級)、高級工程師(副高級)、正高級工程師(正高級),滿足各梯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的職業發展需要。
三是突出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職業要求,實行代表性成果制度。將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的評價標準分為學歷資歷條件、能力條件和成果條件三類。其中,學歷資歷條件為國家和北京市統一規定的工程技術系列職稱的學歷學位、工作經歷要求。能力條件為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應具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專業技術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素質要求。成果條件為研發項目、發明專利、技術報告、研究報告、設計文件、技術標準、論文專著等能夠代表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能力和業績貢獻的成果形式和數量要求。成果條件採取“功能表式”,申報人可自選最能體現能力水準的代表性成果,作為評審考核的主要內容。
四是適應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分佈,實行分級評審與社會化評價。朝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建大數據專業副高級和中級評委會,負責大數據專業副高級和中級職稱的評審工作。正高級職稱的評審工作由本市工程技術系列正高級評委會負責,具體工作由市人事考評辦公室承擔。初級職稱的認定工作由各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按照“個人自主申報、單位擇優推薦、多方共同評價、促進評用結合、政府指導監管”的方式實行社會化評價;申報人取得北京市職稱證書後,由用人單位根據崗位需要,自主、擇優聘任專業技術職務。
四、政策依據及背景
政策依據:《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京辦發〔2018〕4號)、《北京市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辦法》(京人社事業發〔2020〕12號)、《北京市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京人社事業發〔2020〕17號)、《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職稱工作的通知》(京人社事業發〔2023〕10號)。
背景:資訊技術與經濟社會的交匯融合引發了數據迅猛增長,數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大數據正日益對全球生産、流通、分配、消費活動以及經濟運作機制、社會生活方式和國家治理能力産生重要影響。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並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二十大報告擘畫數字經濟發展藍圖,明確提出了“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而數據要素正是數字經濟深入發展的核心引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和“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加快大數據部署,深化大數據應用,已成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和推動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需要和必然選擇。
2023年,本市發佈《北京市促進未來産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面向未來資訊通信和先進計算需求,在海淀、朝陽、石景山、通州、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區域,重點發展通用人工智慧、第六代行動通訊(6G)、元宇宙、大數據、光電子等細分産業。“
目前,北京是我國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一大批國內一流大學、研究院所、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集中在北京,聚集了大批優秀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他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業績,具備了晉陞相應職稱的條件,但沒有職稱晉陞渠道,缺乏規範的行業資格評定標準,無法得到行業和社會的認可,影響到學術技術交流、人才流動和職業發展,對參評職稱的需求比較迫切。增設大數據職稱專業,對於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為北京吸引凝聚更多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為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職稱工作的通知》(京人社事業發〔2023〕10號)、《北京市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辦法》(京人社事業發〔2020〕12號)、《北京市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京人社事業發〔2020〕17號)等文件精神,結合首都大數據産業發展需求,拓展本市大數據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擬在工程技術系列中增設大數據職稱專業。同時,按照《關於進一步向各區下放職稱服務管理工作的通知》,結合各區域發展優勢和未來産業創新發展方向,擬向大數據産業高度集聚的朝陽區下放該專業職稱評審權,助力區域優勢産業再升級,聚集大數據技術人才創新創業。
經過多輪專家論證、意見徵集等,形成了《關於增設大數據職稱評審專業的通告(報審稿)》。
五、文件適用的人員範圍
適用於與本市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機構建立人事勞動關係,從事大數據採集、清洗、分析、治理、挖掘等技術研究,並加以利用、管理、維護和服務的工程技術人員(含港澳臺地區人才、持有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的外籍人才),均納入我市職稱評價範圍。
六、執行標準
高級職稱收費700元,中級職稱收費500元,初級職稱收費200元。
七、注意事項
該文件自2024年6月1日起印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