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人社發〔2024〕6號
為拓展大數據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促進首都數字經濟發展,助力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經研究,決定在工程技術系列增設大數據職稱評審專業。
本通告自2024年6月1日起執行,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特此通告。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5月15日
附件1
北京市大數據專業職稱評價試行辦法
為拓展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職業發展通道,促進首都數字經濟發展,助力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職稱工作的通知》(京人社事業發〔2023〕10號)、《北京市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辦法》(京人社事業發〔2020〕12號)、《北京市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京人社事業發〔2020〕17號)等文件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適用範圍
本辦法適用於在本市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機構中,從事大數據採集、清洗、分析、治理、挖掘等技術研究,並加以利用、管理、維護和服務的專業技術人才。
二、層級設置
北京市工程技術系列大數據專業職稱設置初級、中級和高級。初級只設助理級,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和正高級工程師。
三、專業方向
北京市工程技術系列大數據專業包括大數據研發與設計、大數據分析與挖掘、大數據運作與維護、大數據諮詢與服務四個方向。
大數據研發與設計專業方向,包括研究開發大數據採集、分析、應用等技術,研究大數據平臺架構、技術和標準,研發、測試大數據軟硬體系統等工作。
大數據分析與挖掘專業方向,包括數據採集、大數據預處理、大數據建模、大數據分析、演算法設計等工作。
大數據運作與維護專業方向,包括管理、維護並保障大數據系統穩定運作,監控、管理和保障大數據安全等工作。
大數據諮詢與服務專業方向,包括大數據及數字化建設涉及的規劃研製、標準設計、監理測評等工作。
四、評價方式
按照“個人自主申報、單位擇優推薦、多方共同評價、促進評用結合、政府指導監管”的方式實行社會化評審,並納入本市年度職稱評價工作安排,每年組織一次,可適時開展專項評審,實現産業鏈、人才鏈、創新鏈融合發展。經評審通過的人員取得相應職稱證書後,用人單位根據需要,自主、擇優聘任專業技術職務。具體評審程式及要求見各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安排。
五、評審委員會
組建北京市工程技術系列(大數據)正高級、高級、中級、初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負責大數據專業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和初級職稱的評審工作。
六、其他有關事項
(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北京市工程技術系列大數據專業職稱評價政策制定、制度建設、協調落實、監督檢查和工作評估;評審服務機構負責落實政策、完善評價標準和辦法、組織開展日常評價工作。
(二)職稱評審結果將作為確定崗位、考核、晉陞、績效、薪酬等的依據,鼓勵各用人單位對取得大數據專業職稱的人才給予獎勵。
附件2
北京市大數據專業職稱申報標準條件
申報北京市工程技術系列大數據專業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應遵守國家憲法和法律法規,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從事大數據專業工作,具備正常履行崗位職責必須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按要求參加繼續教育。
申報北京市工程技術系列大數據專業職稱,需同時滿足基本條件、學歷和專業經歷條件、業績條件、成果條件,其中業績成果提交取得低一層級職稱以來的。未取得低一層級職稱的申報人,提交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以來的業績成果。重點提交近5年的業績成果。具體如下:
一、助理工程師
(一)基本條件
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具有獨立完成一般性技術工作的能力,能處理本專業範圍內一般性技術問題。
(二)學歷和專業工作經歷條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具備碩士學位或碩士研究生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
2.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技工院校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1年;
3.具備大學專科學歷或技工院校高級工班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
4.具備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學歷或技工院校中級工班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
二、工程師
(一)基本條件
1.熟練掌握並能夠靈活運用本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業務工作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本專業技術標準和規程,掌握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了解本專業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指導助理工程師工作的能力。
2.學歷和專業工作經歷條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具備博士學位或博士研究生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
(2)具備碩士學位或碩士研究生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2年;
(3)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技工院校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
(4)具備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或技工院校高級工班以上畢業,取得初級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
(二)業績條件(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從事大數據研發與設計專業方向工作,熟悉大數據模型、演算法、軟體系統(平臺)的設計流程、設計方法和開發流程;具備參與較複雜的大數據技術研究及模型、演算法、軟體系統(平臺)設計開發等相關技術工作的能力。
2.從事大數據分析與挖掘專業方向工作,熟悉大數據分析與挖掘相關技術;具備參與面向較為複雜應用場景的業務建模、數據採集、演算法設計、數據分析等相關技術工作的能力。
3.從事大數據運作與維護專業方向工作,熟悉大數據運作和維護技術標準和規程;具備參與技術較密集、難度較高、複雜性較強的數據管理、數據治理、數據運營運維等相關技術工作的能力。
4.從事大數據諮詢與服務專業方向工作,熟悉大數據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具備參與大數據項目管理、科研開發、技術推廣應用等相關技術工作的能力。
(三)成果條件(應具備下列7項成果中2項及以上,同一類型的多個成果可累計計算)
1.參與完成在單位內具有較大影響的攻關項目,通過相關部門鑒定或驗收;
2.參與完成行業內具有較大影響的項目報告、評估報告、技術文件或工程設計文件等,並得到同行專家認可;
3.參與完成已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
4.參與編寫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
5.參與完成技術成果轉移轉化項目,並取得一定經濟社會效益;
6.參與完成本領域公開出版的編著或專著;
7.參與完成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有學術價值的專業論文。
三、高級工程師
(一)基本條件
1.系統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掌握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掌握國內外大數據領域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跟蹤大數據專業科技發展前沿水準的能力;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履職成效良好,有較高的行業認可度;在指導、培養中青年學術技術骨幹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能夠指導工程師工作和學習。
2.學歷和專業工作經歷條件(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具備博士學位或博士研究生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2年;
(2)具備碩士學位或碩士研究生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7年;
(3)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技工院校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取得中級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
(4)已取得非本系列(專業)副高級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
(二)業績條件(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從事大數據研發與設計工作,系統掌握大數據模型、演算法、軟體系統(平臺)的設計流程、設計方法和開發流程,具備主持完成技術難度較高的大數據技術研究及模型、演算法、軟體系統(平臺)設計開發等相關技術工作的能力。
2.從事大數據分析與挖掘工作,系統掌握和靈活運用大數據分析與挖掘技術,具備主持完成應用場景較為複雜的大數據建模、分析、挖掘等相關技術工作的能力。
3.從事大數據運作與維護工作,系統掌握和靈活運用大數據運作和維護技術標準和規程,具備主持完成數據系統運作維護、數字化基礎設施的運作維護、數據安全等相關技術工作的能力。
4.從事大數據諮詢與服務工作,系統掌握和靈活運用大數據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具備主持完成數字化建設的項目管理、科研開發、技術推廣應用等相關技術工作的能力。
(三)成果條件(應具備下列6項成果中3項及以上,同一類型的多個成果可累計計算)
1.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完成行業內具有較大影響的攻關項目,其研究成果通過省部級及以上相關部門鑒定或驗收;
2.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完成行業內較大影響的項目報告、評估報告、技術報告和工程設計文件等,並得到省部級以上相關部門技術推廣;
3.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已授權的發明專利;
4.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完成技術成果轉移轉化項目,並取得較大經濟社會效益;
5.作為排名前三的完成人編寫本領域公開出版的編著或專著;
6.作為第一作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有重要學術價值的專業論文。
(四)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可不受學歷和專業工作經歷限制,破格申報高級工程師
1.獲得大數據領域省部級二等獎及以上科技獎項;
2.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獲得中國專利銀獎及以上;
3.作為主要起草人(排名前五)編寫國家標準,或作為主要起草人(排名前三)編寫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
4.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五)完成大數據領域國家級重大科技專項或課題等,並通過鑒定或結題驗收;
5.大數據産業相關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科技領軍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等單位的技術負責人。
四、正高級工程師
(一)基本條件
1.具有全面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功底,全面掌握本專業國內外前沿發展動態,精通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科研水準、學術造詣和科學實踐能力強,在本專業領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自主創新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發揮較強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在指導、培養中青年學術技術骨幹方面作出突出貢獻,能夠有效指導高級工程師工作和學習。
2.學歷和專業工作經歷條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具備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或技工院校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取得副高級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
(2)已取得非本系列(專業)正高級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
(二)業績條件
1.從事大數據研發與設計工作,全面系統掌握大數據模型、演算法、軟體系統(平臺)的專業技術理論;掌握國內外大數據軟體系統開發的發展動態和發展方向;具備主持完成技術難度高的大數據軟體系統的研發設計、驗證測試、軟體開發等相關技術創新工作的能力;能夠推動本專業發展,並在領域中展現出的技術達到國內一流水準。
2.從事大數據分析與挖掘工作,全面系統掌握大數據分析與挖掘的專業技術理論;掌握國內外大數據模型、演算法的發展動態和發展方向;具備主持完成技術難度大的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相關技術創新工作的能力;能夠推動本專業發展,並在領域中展現出的技術達到國內一流水準。
3.從事大數據管理與運維工作,全面系統掌握大數據管理、運維與安全的專業技術理論;掌握國內外大數據管理、運維與安全的發展動態和發展方向;具備系統運維、數據安全等相關技術創新工作的能力;能夠推動本專業發展,並在領域展現出的技術達到國內一流水準。
4.從事大數據諮詢與服務工作,全面系統掌握數字化建設涉及的規劃、標準、諮詢、監理、測評、項目管理和資訊系統審計等方面的技術開發理論;掌握國內外大數據諮詢與服務的發展動態和發展方向;具備完成技術難度高的數字化建設等相關技術創新工作的能力;能夠推動本專業發展,並在領域中展現出的技術達到國內一流水準。
(三)成果條件(應具備下列成果9項中的3項及以上,同一類型的多個成果可累計計算)
1.作為主要負責人完成行業內具有重大影響的攻關項目,其研究成果通過省部級行業主管部門鑒定或驗收;
2.作為主要負責人完成行業內具有重大影響的相關專業項目報告、評估報告、技術報告和工程設計文件等,得到省部級以上相關部門技術推廣,並取得顯著經濟社會效益;
3.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已授權的發明專利2項;
4.獲得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三)及以上科技獎項;
5.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獲得中國專利金獎;
6.作為主要起草人(排名前三)編寫國家標準;
7.作為主要負責人完成大數據技術成果轉移轉化項目,並取得顯著經濟社會效益;
8.作為第一完成人編寫行業內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編著或專著,並出版發行;
9.作為第一作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相關專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