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社區老年餐廳可向其他人群開放

日期:2024-07-08 11:0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市民政局日前印發《北京市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內設社區餐廳建設工作指引》。《指引》明確,社區餐廳要為老年人提供適合老年人飲食特點、價格優惠、營養全面的多樣化優惠套餐。在做好老年人服務保障的同時,社區餐廳可向其他社會群體開放。

  《指引》重點就適用範圍、社區餐廳基本要求、食堂大廳建設要求、運營管理要求、助餐服務要求五個方面作出了詳細規定。市民政局明確,《指引》適用於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內設社區餐廳的建設工作,依託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建設的社區餐廳可參照執行。

  根據《指引》,社區餐廳運營主體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選址原則上設置在一樓,二層及二層以上應設無障礙電梯。堂食大廳面積原則上不低於100平方米,並應當進行適老化改造,包括防滑地面、扶手、地面引導標識等,環境溫馨、燈光明亮、清潔衛生、標識清晰。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添置輪椅、拐杖等日常生活類輔助器具。社區餐廳室內全面禁煙,並設置禁止吸煙標識。

  《指引》要求,社區餐廳應配置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桌椅、用具等,桌椅應可移動且牢固穩定,無尖銳棱邊和棱角,應配置必要的溫度調節設備。同時,設置顯示屏,公開展示膳食加工製作關鍵環節,實現“明廚亮灶”。此外,要建設或配置資訊系統及支付終端,能進行老年人身份驗證,支援養老助殘卡消費,支援移動支付、銀行卡、現金等多種消費結算方式,方便老年人進行支付結算。

  運營管理方面,社區餐廳依據運營協議約定,為老年人提供適合老年人飲食特點、價格優惠、營養全面的多樣化老年優惠套餐。對於未選擇優惠套餐的老年人,在市場價基礎上給予相應折扣優惠。社區餐廳在做好老年人服務保障的同時,可向其他社會群體開放。

  《指引》還對助餐服務提出了明確要求。社區餐廳應綜合考慮老年人身體特點、飲食習慣和時令季節變化制定營養健康的食譜。食物選擇應品種多樣、新鮮衛生,食品應搭配合理、控油鹽糖。社區餐廳還應提供早、中、晚餐,形成相對固定的供餐時間並對外公示。社區餐廳工作人員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上崗。

  社區餐廳在為居家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務時,應配備必要的保溫設施,送餐服務半徑所用的運輸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送餐時,應在外包裝上加貼食品安全封簽,以提示老年人用餐時限。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