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三醫聯動”提案助推醫聯體建設

日期:2020-05-20 08:4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姚衛海:“三醫聯動”提案助推醫聯體建設

  醫聯體,如今許多市民都耳熟能詳,也受益其中。2019年5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發佈《關於開展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到2019年底,100個試點城市全面啟動醫聯體網格化佈局與管理。而其具體試點工作方案中就吸納了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姚衛海《三醫聯動,加強品質控制,建設好醫聯體》提案的部分建議。

  2019年年初的全國兩會上,姚衛海提交了一份提案:《三醫聯動,加強品質控制,建設好醫聯體》。

  姚衛海説,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他切實感受到醫聯體建設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目前醫聯體建設工作更多的是衛生部門和核心醫院在推動,醫療、醫藥、醫保工作聯動機制還未建立,對醫聯體內部利益分配機制未有明確的指導意見或政策,缺乏必要的激勵機制,導致各醫院推動醫聯體建設的內生動力不強。各醫院的信息化建設還遠遠無法支撐醫聯體業務開展,而且醫聯體醫院發展遠景缺乏規劃,醫院之間的協作停留在業務培訓、學術交流方面較多,而真正雙向轉診少。

  姚衛海建議醫聯體建設要實現“三醫聯動”,建立“風險共擔,營利共用”的長效機制,發揮醫保杠桿作用,逐步建立住院按病種付費、按人頭包健康費為主的制度。以醫聯體為考核單元,統一支付。使醫聯體內各醫院成為“風險共擔,營利共用”利益共同體,從而激發其雙向轉診,自覺控費的內生動力。他還建議,應引入競爭機制,加強監管,可成立醫聯體質控中心,考評各醫聯體間單病種費用、轉診情況等。提高各醫聯體運作效率。另外還應搭建統一平臺,推動醫療資訊互通共用,城市大數據應用,建立完善統一的衛生信息化平臺,實現醫患數據的多向傳輸。

  2019年5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公佈《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其中吸納了姚衛海委員提案中的部分建議。按照試點工作方案,到2019年年底,全國要在100個試點城市全面啟動城市醫聯體網格化佈局與管理。方案中明確提出,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結餘留用、超支合理分擔機制,積極推進以醫聯體為單元實行醫保總額打包付費等支付方式改革,建立結餘留用、超支合理分擔機制。在醫聯體內同一次住院轉診連續計算起付線,引導群眾基層就醫。

  方案公佈後,姚衛海跟隨全國政協委員視察團就“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赴山東省視察。“這次視察活動,正是醫聯體體系建設取得成效,運作剛剛開始,成效初步顯現的形勢下開展的,非常及時。”姚衛海説,通過這次視察,他了解到山東省在很多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經驗,如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打造遠端會診平臺,縣域醫共體內醫保統籌結算,“健共體”理念的實踐,有一些地區還專門建設了中醫特色的醫聯體等,都非常值得總結,有進一步擴大試點的意義。根據視察情況他再次就醫聯體建設提出建議,呼籲政府統一領導,加強頂層設計,在醫聯體建設中一定要推進“三醫聯動”,發揮醫保的杠桿作用。同時還應重視發揮中醫藥在分級診療中的作用,實現從以“病人”為核心的醫療服務模式,向以“人”的健康為核心的健康服務模式轉變。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