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市屬醫院推18項便民新舉措

日期:2018-05-04 00:0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北京市醫院管理局發佈了《2018年市屬醫院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年將陸續在市屬三級醫院推出急診預繳費服務、處方預留二維碼指導用藥等18項便民舉措,改善患者看病就醫感受。

  急診預繳費減少排隊

  針對急診危重症患者就診時不得不面對的反覆繳費等問題,未來本市將向急診患者,特別是急診留觀患者,提供急診預交金服務,患者可選擇先繳納急診預交金、離院統一結算的方式,減少往返排隊。該措施將在除腫瘤醫院、小湯山醫院外的20家市屬三級醫院推行。

  醫療機構急診留觀區的配套設施也將大有變化。過去,急診患者通常需自帶被褥及陪護椅。未來,市屬醫院將在急診留觀區域提供標準化生活用品,為急診留觀患者提供可臥式陪護椅、床上用品、熱水器以及輪椅等服務,讓患者和家屬“更省心”。

  針對患者就診期間程式複雜、反覆排隊奔波等問題,本市將通過開展京醫通服務平臺的移動端就診資訊查詢、化驗檢查結果資訊推送和自助列印功能,讓患者“少跑腿”。

  同時,市屬醫院的預約掛號服務候診時間段將由1小時精確到30分鐘內,並在候診區域應用電子叫號系統,讓患者明明白白候診。

  處方將印用藥指導二維碼

  為了加強對患者的用藥指導,未來本市將在22家市屬醫院全面應用處方二維碼。處方上附上二維碼,患者用手機掃描之後,可獲取個性化、快捷的貼身用藥指導。

  醫院還會通過公示欄、電子屏或官方微網志微信發佈通俗易懂健康知識,並推出病友會、家屬健康講堂等系列活動,讓患者及家屬獲得專業指導;在門診區域增設科學健康站,患者可以自助測血壓、測視力、測體脂等,閱讀健康科普讀物,並向健康指導員進行健康諮詢。

  當前,住院的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現跌倒、墜床風險,為此,除兒童醫院和首兒所外的20家市屬醫療機構將在所有病區開展老年患者入院和出院護理綜合評估,入院時為老年患者評估高風險點,採取針對性防控措施。同時,出院時會向出院老年患者提供個性化居家護理建議。

  增設電子導航等設施

  2018年,所有市屬三級醫院將在院內推行電子導航、圖形導航服務等多種導醫模式,並在門診大廳安排導診員,統一穿着“黃馬甲”,強化禮貌用語,讓患者就診不再“找不到北”。

  針對患者就診過程中反映的衣物存放、手機充電、輪椅使用以及藥品整理不便等問題,醫院將在門診區域或有條件的治療檢查科室增設儲物櫃和挂衣鉤,方便患者就診檢查時使用。在門診區域增設移動共用充電寶和電熱水器等便民設施,滿足患者及家屬充電、飲水需求;為患者提供較為充足的輪椅借用服務。在藥房附近設置藥品整理臺,便於患者整理藥品。

  市屬醫院還將在門診增設餐飲售賣窗口、自動售賣機、流動餐飲售賣車或便利店,同時豐富住院患者膳食,推出一批營養均衡的特色餐飲。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