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解讀《“健康北京2030”規劃綱要》

日期:2017-09-30 16:29    來源: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分享:
列印
字號:        

  2017年9月7日,北京市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印發《“健康北京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面深入推進健康北京建設的重要行動綱領。

  一、主要特點

  (一)緊密圍繞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總目標。《規劃綱要》以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為總目標,主要指標包含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部13項指標,同時增加了與市民健康相關的15項指標,主要指標和重點工作既體現首都特色,又反映居民需求。

  (二)堅持健康優先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基礎上增加了京津冀健康協同發展、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務、無煙環境推進行動等具有首都特色的重點工作。將衛生計生、體育健身、環境建設、食品藥品等領域統籌融合,涉及全市40余個部門,逐步將促進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實施的全過程,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健康優先發展理念和新形勢下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

  (三)提高百姓獲得感。《規劃綱要》圍繞社會關注的民生問題,不斷提高各項健康服務水準。不僅突出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和殘疾人等重點人群健康服務,更聚焦國際化大都市中的在職人群健康,強調“體醫融合”、“醫養結合”,從生命全周期的角度,優化健康服務水準,讓首都群眾更有獲得感。

  二、主要內容

  《規劃綱要》提出了今後十幾年健康北京建設的總體戰略和總目標。到2030年,與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相適應的現代化衛生與健康治理體系基本建立,人人享受健康生活、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人人擁有健康環境的局面基本形成,每人平均期望壽命、嬰幼兒死亡率、孕産婦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標繼續保持國際先進水準並持續改善。重點工作領域分別為:

  (一)開展全民健康促進行動。重點開展五大健康促進行動,即健康素養提升行動、全民健身普及行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無煙環境推進行動和重大疾病防控行動。到2030年,建設完成以北京市健康展示館為核心的現代化健康教育基地;培育公益社會體育指導員8萬人,市民體質達標率超過97%;構建具有北京特色的戒煙服務體系,成人吸煙率下降至17%以內,將市民健康素養水準由現在的28%提升至45%。

  (二)優化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務。逐步建立從孕育到出生、成長、死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服務體系,提高服務品質水準。到2030年,孕産婦死亡率控制在8/10萬以內,嬰兒死亡率控制在3.0‰以內,婦幼健康主要服務指標保持發達國家水準;為老年人提供預防保健、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以及臨終關懷一體化的健康和養老服務;實現有需求的殘疾每人平均享有優質康復服務。

  (三)健全全民健康保障體系。通過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創新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模式、提升醫療服務水準和品質、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四個方面,不斷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路,打造方便快捷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圈;繼續深化醫改,加強公益性,改善服務品質;增強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設立市級中醫醫學中心、專科(專病)診療中心和會診中心,實施中醫藥治未病健康工程。

  (四)建設和諧宜居的健康環境。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動健康城區和健康村鎮建設。開展環境污染綜合治理。通過城鄉園林綠化建設、市容環境建設等營造綠色宜居生態環境。保障飲水供水安全和食品藥品安全,強化安全生産和職業健康。到2030年,國家衛生區創建比例達到100%,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9%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8%,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五)發展多元化健康産業。健康産業涵蓋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養老、健康保險等諸多領域,重點支援多元化社會辦醫,健康産業創新發展,加快健康産業與體育、旅游和文化等其他産業融合發展。到2030年,健康産業與相關産業實現融合發展,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創新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健康企業。

  (六)推動京津冀健康協同發展。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工作部署,優化京津冀醫療衛生資源佈局,加強公共衛生合作,推進醫療服務與保障體系銜接,共建京津冀疾病防控一體化合作平臺,完善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提升區域疾病防控能力。

  三、《規劃綱要》保障和落實

  《規劃綱要》從六個方面支撐和保障健康北京建設。一是完善體制機制,二是健全法規標準和監管評估體系。三是注重人才培養。四是推動科技創新。五是建設信息化服務體系。六是加強對外交流合作。

  《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健康北京建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並將主要健康指標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考核指標。堅持問題導向,分階段、分步驟組織實施。同時,要營造共建共用、全民健康的社會風氣,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援健康北京建設的良好氛圍。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