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北京市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意見》解讀

日期:2017-07-20 16:03    來源: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分享:
列印
字號:        

  一、《北京市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意見》出臺背景?

  為更好維護人民群眾健康,轉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模式,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功能,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實現基層首診、分級診療,有效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重要突破口。為此,國務院醫改辦、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印發了《關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國醫改辦發〔2016〕1號)。

  為貫徹落實該文件精神,同時深入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提出的“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工作方針,深化我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完善發展,2017年6月23日,北京市醫改辦、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民政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和中醫管理局,結合本市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意見》(京醫改辦〔2017〕2號),印發各區貫徹實施。

  二、目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開展情況如何?

  我市自2010年在全國率先提出家庭醫生式服務模式,即以社區衛生服務團隊為核心,以居民健康管理為主要內容,社區衛生服務團隊通過與居民簽約,建立相對穩定的自願服務關係,為居民提供主動、連續、綜合的健康責任制管理。家庭醫生式服務在東城、西城、豐臺試點。2012年-2015年,我市先後印發《關於推進西城經驗深化全市家庭醫生式服務通知》(京衛基層字〔2012〕5號)、《關於印發〈完善家庭醫生式服務模式工作方案〉的通知》(京衛基層字〔2014〕9號)等文件。各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家庭醫生式服務內涵,家庭醫生式服務模式不斷完善,主要是圍繞方便簽約居民、提升服務品質、改善診療秩序、優化服務環境等諸多方面。逐步實現社區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有序就醫格局。全市累計簽約763萬人,常住人口簽約率35.1%,簽約重點人群394.5萬人,重點人群簽約率為71.9%。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4月8日啟動至今,全市累計簽約長處方居民4544人,開具長處方3658人次、4816張。

  三、《北京市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意見》有何亮點?

  《北京市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意見》是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提出的“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工作方針,深化我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一是在工作目標上,提出到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5%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90%以上,到2020年,力爭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擴大到全人群。截至2017年5月,重點人群簽約394.5萬人,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已達到71.9%。二是在簽約服務內容上,分為基本簽約服務內容和個性化簽約服務內容。基本簽約服務內容全市統一確定各類人群基本簽約服務內容,個性化簽約服務內容由各區分別制定不同類型的個性化簽約服務內容,滿足不同人群的簽約服務需求。三是在簽約服務收費機制上,家庭醫生團隊為居民提供約定的簽約服務內容中,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向居民免費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價格按照本市醫療服務價格管理相關規定執行,非基本醫療服務價格由醫療機構和簽約居民協商確定,醫保報銷按照本市醫療保險報銷政策執行。

  四、家庭醫生與專科醫生有什麼區別?

  家庭醫生是以管理健康為標誌,以簽訂合約為依據,向簽約對象提供綜合、連續的健康管理服務,包括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幫助簽約對象管理自己的健康狀況,幫助解決常見的健康問題。專科醫生擅長某一專科的診療,如內科、外科、婦科等,完成某一專科診療後一般不做後續跟蹤,不做專科範圍之外的疾病診治。家庭醫生以全科醫生為主,也包括一些專科醫生。現階段家庭醫生主要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註冊全科醫生(含助理全科醫生和中醫類別全科醫生),以及具備能力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師和鄉村醫生等。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醫師和中級以上職稱的臨床醫師,作為家庭醫生在基層提供簽約服務。

  五、居民簽約後能得到哪些服務和優惠?

  簽約家庭醫生家庭醫生團隊可以與簽約居民建立密切的、穩定的聯繫。簽約後,家庭醫生根據國家和當地政府規定,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項目內容隨國家和地方政策調整而變動;還將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根據患病狀況提供必要的轉診服務。根據簽訂合約,家庭醫生還可幫助居民進行健康評估、制訂健康干預計劃、監測健康狀況變化、提供健康諮詢和健康活動等資訊、進行就診提醒等健康管理服務。簽約居民還會享受到國家支援下的簽約優惠服務。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應通過全科醫學科或指定科室對接家庭醫生轉診服務,建立綠色轉診通道,確保患者及時享受到預約掛號、專家號、優先住院(符合住院標準)等轉診服務。對於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符合一定條件的高血壓、Ⅱ型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等四類慢性病患者提供最長不超過2個月藥品用量的長處方服務。

  六、簽約居民只能找簽約的家庭醫生看病嗎?

  首先,居民一般是與家庭醫生團隊簽約,為您提供服務的包括醫生、護士和公共衛生醫師。這幾位是相對固定的,他們會為您提供連續性服務,持續跟蹤您的健康狀況。當簽約家庭醫生團隊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們還會幫您找到轄區內合適的醫生或其他醫療機構解決。其次,當您遇到急症的時候,可以就近找其他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生看病,但是就不能享受簽約給您帶來的便利和福利了。

  七、居民如何與家庭醫生團隊進行簽約?

  簽約服務原則上應當採取團隊服務形式,並依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民提供簽約服務。居民可在居住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可登陸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網查詢)選擇1個家庭醫生團隊簽訂服務協議,與家庭醫生團隊明確簽約服務內容、方式、期限和雙方的責任、權利、義務及其他有關事項,通過與居民建立相對穩定的服務關係,為居民提供主動、連續、綜合的健康責任制管理。簽約周期原則上為一年,期滿後居民自願續約或選擇其他適合的家庭醫生團隊簽約。自願與醫聯體醫院簽約,形成組合簽約服務模式。

  八、如何落實對家庭醫生團隊的績效考核?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按照財務制度規定在核定的收支結餘中提取獎勵基金,由各區衛生計生委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合績效考核結果,統籌用於機構職工績效考核獎勵。為鼓勵基層提升服務能力,落實基層首診要求,體現按勞分配原則,從2016年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上浮20%。以工作數量及品質為主要依據,由市級主管部門對區基層醫療衛生工作進行考核並確定考核等次。各區主管部門在核定的總量內,根據考核結果核定本區所屬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在核定的總量內,根據職工考核結果按照規範程式和要求自主分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績效工資分配可採取設立全科醫生津貼等方式向承擔簽約服務等臨床一線任務的人員傾斜,向簽約重點人群的家庭醫生(團隊)傾斜,二級以上醫院要在績效工資分配上向參與簽約服務的醫師傾斜。

  九、《北京市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意見》將如何推進落實?

  一是要將北京市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作為重要任務納入全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的總體安排,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結合北京市綜合醫改試驗區建設,先行試點,以點帶面,全面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建設;二是市相關部門還將研究具體細化可落實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政策措施,合力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三是全市各區要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具體工作方案和實施細則,使全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大做實,讓居民體驗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改革實效。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