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市直機關團組織結合各自實際,着力強化組織建設,突出工作重點,圍繞經濟發展、科技創新、民主法治、社會服務等重要領域,充分發揮組織青年、引領青年、凝聚青年的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團建品牌項目。市直機關團工委現陸續推出各單位團建品牌,供大家學習借鑒交流。
本期推送市三中院“聲動司睿”案例文化宣講品牌項目。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市三中院”)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國成立的首個中級人民法院,廣大青年幹警始終堅持忠誠為民、守正創新、團結奮進、勇爭一流,全力以赴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服務保障首都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青年志願服務品牌獲“首都最佳志願服務項目”,市三中院機關團委被認定為“北京市五四紅旗團委”,在北京市機關第六屆青年技能大賽中獲獎8項並獲“最佳組織獎”。
講述司法動人瞬間,傳播青年法治聲音。市三中院機關團委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文化思想,在院黨組、機關黨委的堅強領導和悉心指導下,於2022年建立了青年理論學習實踐平臺“馬克思主義讀書班”並啟動“聲動司睿”(“司睿”諧音自市三中院“三”的英文“THREE”)案例文化宣講項目,廣大團員青年立足崗位,通過“理論+百姓+宣講”,用喜聞樂見的形式、鮮活生動的語言、細微溫暖的情節,推動法治宣傳教育走入千家萬戶、走進機關企業、走到鄉村校園,不斷釋放推動基層治理、引領社會風尚、弘揚法治精神的更大效能。
一是“聲”聚人心,同學共悟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地生根。理論是推動實踐的指南,如何講“好故事”,市三中院青年幹警開展專題學習研討,前往北京市規劃展覽館深刻領會“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的指示要求,到懷柔科學城實地感受新質生産力發展的蓬勃動力,更深一層推動理論學習向實踐運用轉化。實踐是理論深化的養料,如何“講好”故事,青年幹警從為民司法、實質解紛的點滴出發,運用視頻回顧、場景重現等多種方式,用“有意思”的語言講述“有意義”的青年法治故事,成為了廣大團員青年更進一步“解法結又解心結”的教育引領,“聲動司睿”實現了理論與青年的“雙向奔赴”。
二是“聲”應民意,同題共答讓群眾司法獲得感成色更足。聚焦法治建設、社會治理、“每月一題”等工作重點,宣講幹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審執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全力以赴推動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從群眾點讚肯定中強化初心使命,真情流露逐夢法治青春、服務法治建設的擔當作為。“聲動司睿”講述的多個案例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隱形加班”案獲評“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年度十大案件”,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護相關提案獲評市機關企事業單位青年“我為改革獻一策”B類第一名,融合宣講案例推出的《數字案例精選與實務研究》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發佈推介,預付費消費糾紛案件等新聞通報會在多家媒體直播報道。
三是“聲”入萬家,同力共舉推進法治中國首善之區建設。在“聲動司睿”活動中,市三中院協同天津一中院、河北廊坊中院,講述三地法院在落實“高品質司法、高效能協作、高水準服務”中的體制機制創新;與市司法局、市規自委、通州法院攜手,共用行政爭議實質化解的有效經驗;依託“社區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宣講幹警將案例文化送到“村委會”“家門口”;與高校機關團委合作共建,講授習近平法治思想“思政課”……市三中院在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司法産品的同時,通過案例文化宣講把審判背後的法治意義落實好、闡釋好、宣傳好,“聲動司睿”活動收穫群眾廣泛好評,經驗做法在《法治日報》《北京法官》等媒體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