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檢察解新題 檢察青年勇擔當——市檢二分院組織開展紫芳論壇活動

日期:2023-04-28 09:39    來源:共青團北京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

分享:
字號:        

  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檢察青年中落地生根,融合推進最高檢檢察大數據戰略及首都“數字檢察”建設,4月26日,我院在第23個“世界知識産權日”組織開展“數字檢察的戰略機遇”主題紫芳論壇活動。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玉鯤參加活動並講話。市直機關工委副書記何群,市委主題教育第十五巡迴指導組胡瑩、舒暢,市檢察院數字檢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鄭爍到會指導。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李華,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楊淑雅,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蔣星偉,二級巡視員、機關黨委委員、各黨支部負責人、機關團委委員,以及各黨支部青年幹警代表參加本次活動。活動還邀請了人民法院出版社副編審黃曉雲、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法學院院務委員吉冠浩、北京知識産權法院數據保護專班成員張迪、同方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蘇雲鵬、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法律事業部總經理周萌枝、百度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陳晨、榮耀終端有限公司知識産權政策副總監梁卓、抖音集團法務部高級法律顧問王聖宇作為特邀嘉賓。

  在主題發言環節,青年幹警圍繞數字賦能暢談數字時代給檢察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第四檢察部於慧媛結合其參與構建的非法集資案件相關大數據監督治理模型,詳細介紹了如何以數字檢察“小切口”積極撬動推進監督模式的“大變革”。第六檢察部蘇侃以破解傳統民事檢察監督模式短板為目標,提出搭建一體化數據平臺,打破數據壁壘,補充完善“數據池”,進一步提升民事檢察監督的主動性、系統性和剛性。第四檢察部陳敏結合行政檢察工作實踐,在探索“大數據+行政檢察監督線索”履職新路徑方面提出了以行刑銜接為突破,拓展行政檢察監督線索來源渠道的想法。第一檢察部史達以輔助量刑系統、虛擬現實(VR)技術、大數據模型等運用於檢察實踐而産生的爭議為切入點,討論了具體解決方案。第九檢察部許璐結合自己參與的市院信息化建設專班調研實踐活動,在如何實現檢察辦案與大數據應用技術的融合,如何為數字檢察建設提供強有力人才保障等方面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機關團委書記曲衍東從青年幹警開展數字檢察工作的創造力、想像力、行動力和青春活力等四方面分享了心得體會。

  各領域專家、人才共話數字檢察新篇。

  人民法院出版社副編審黃曉雲介紹了該社直面數字時代的挑戰,抓住機遇,創辦全國性數字法治領域唯一的學術期刊——《數字法治》的歷程,並從期刊定位、欄目設置、辦刊特色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同時,表達了《數字法治》與檢察機關繼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數字法治協同、創新發展,法檢兩家攜手創造更高水準數字正義的美好願望。

  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法律事業部總經理周萌枝從數字檢察與知識服務、知識大數據助力類案監督、知識大數據應用案例三個角度講解了知識大數據如何助力檢察監督。一是中國知網通過構建檢察知識中心、提供知識標注與類案推送、利用知識助力大數據分析研判等知識服務方式推動數字檢察的發展。二是中國知網提供以案件為中心的類案知識大數據服務模式、以類案知識圖譜為中心的法律監督模型,以契合檢察機關高效智慧地進行類案檢索的需求。三是實現知識大數據應用案例與檢察統一業務應用系統2.0、檢委會系統、檢察綜合門戶系統的對接,助力檢察官提高專業化辦案水準、檢委會科學合理決策。

  同方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蘇雲鵬認為數字檢察是重要的戰略機遇和發展方向,介紹了同方産業在檢察機關數字化業務的實踐應用,以及知網知識中心在協助數字檢察實現數字正義、輔助檢察具體業務落實方面的做法。一是通過幫助檢察工作獲取外部數據,打破壁壘,建立法律法規、司法案例、行政執法管理記錄等數據庫,實現類案搜索、同案同判。二是軟硬體一體化推動數字檢察進一步發展,通過閱卷輔助、出庭輔助、智慧編目三書比對等數據應用輔助檢察業務具體落實推進。

  百度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陳晨分享了對人工智慧與數字檢察結合點的思考。一是以“文心一言”的價值評價構建方式為例,揭示了大模型運作依靠的語言生成模型和理解模型基礎、人工智慧應用交互的原理。二是介紹了AI和數字檢察相結合的場景可能,通過舉例展示未來在搜索引擎、人工智慧律師諮詢服務、檢察機關起訴書撰寫等方向能夠呈現出的效果。三是分享了對《生成式人工智慧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的想法,並表達了通過減輕對人工智慧開發方的壓力,推動人工智慧行業向好發展的希望。

  抖音集團法務部高級法律顧問王聖宇介紹了抖音集團個性化演算法推薦的底層運作邏輯,採取的內容審核模式、審核流程及其如何應對內容審查的三方面挑戰。一是以用戶與商品協同過濾演算法為核心,利用模型預估的過濾環節形成用戶畫像。二是採取“機審+人審”的內容審核模式以及“機器初審+人工複審+專家三審”的審核流程,在演算法推薦流程外單獨判斷視頻的具體內容是否合乎安全標準。三是面臨平臺鉅額上傳量與審查標準靈活性造成的巨大人工審查壓力、複雜審核模型與多環節審核模式形成的高昂維護成本、現有審核要求與機審高誤傷率形成的體系惡性迴圈等三方面問題,抖音集團採取了上線“發文助手”等7項措施進行專項治理、聯繫近百家媒體等機構處理647.1萬條不實資訊等行為充分履行社會責任及企業合規要求。

  在訪談環節,我院青年幹警圍繞兩個主題對嘉賓專家和本院青年骨幹進行訪問。

  第一組訪談主題為“論數字刑事檢察的機遇、挑戰和應對策略”,由第一檢察部史達主持訪談。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法學院院務委員吉冠浩闡釋了對數字檢察的理解,在新形勢下通過統籌數字化技術、思維與認知以推動法律監督模式變革。數字刑事檢察以其具有主動性、預防針對性、融合性、高效性的特徵,與傳統刑事檢察形成互補關係。同時,從理論與實踐層面指出了數字檢察在理論與實踐層面存在的挑戰。

  第三檢察部青年幹警田培灃結合自身辦理職務犯罪檢察案件的經驗,指出目前數字刑事檢察在打破“數據孤島”“數據壁壘”方面面臨難以從個案中發現類案特質進行數據整合、尋找合適技術支撐的兩個具體難題。同時,提出兩點應對方法:一方面要轉變理念,以業務為導向堅持數據思維,系統思維;另一方面在技術層面力求務實,建立易於複製粘貼的模型。在實踐方面,田培灃對第三檢察部建設的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的運作模式、工作原理、主要作用等進行了簡要介紹。

  第二組訪談主題為“數字賦能知識産權保護”,由第八檢察部李夢可主持訪談。

  北京知識産權法院數據保護專班成員張迪介紹了北京知識産權法院在審判實踐中採取的多樣數字化創新舉措,基本建成“三城一區”司法服務全覆蓋格局。在應對數字經濟和新技術對現有經濟社會治理的法治體系以及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工作提出的挑戰方面,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可從司法裁判、調查研究、制度建議三個層面發力,不斷明確數字市場新型競爭行為的司法裁量標準,為數據制度體系建設及企業數據權益保護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在檢察機關監督工作方面,張迪建議可以從加強司法數據共用規則及數據共用的平臺的建設研究、電子數據存證和真實性審查、加強與審判機關、企業等社會主體的聯繫三方面發力。榮耀終端有限公司知識産權政策副總監梁卓介紹了標準必要專利的專業概念、在數字檢察中的應用場景,以及國家在標準必要專利相關領域的政策等。一是合理保護標準必要專利,有利於技術創新和增進社會福祉。二是資訊通信標準必要專利為數字檢察工作的智慧化基礎設施提供穩定可靠服務,比如智慧檢察依託的高速、穩定、安全的通信。三是有關部門重視標準必要專利法律問題的研究,出臺符合産業實際的政策文件,有利於為標準必要專利産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榮耀終端有限公司知識産權政策副總監梁卓介紹了標準必要專利的專業概念、在數字檢察中的應用場景,以及國家在標準必要專利相關領域的政策等。一是合理保護標準必要專利,有利於技術創新和增進社會福祉。二是資訊通信標準必要專利為數字檢察工作的智慧化基礎設施提供穩定可靠服務,比如智慧檢察依託的高速、穩定、安全的通信。三是有關部門重視標準必要專利法律問題的研究,出臺符合産業實際的政策文件,有利於為標準必要專利産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何群副書記在點評時表示,本次論壇內容豐富、思想深邃、專業性強,很好地融合了黨建、團建的思想引領與檢察專業前沿實踐。希望二分院青年幹警不斷強化理論武裝,用好調查研究重要法寶,充分發揮檢察青年的能動性創造力,爭做檢察尖兵,努力打造首都檢察青年亮麗名片。

  張玉鯤檢察長指出,本次活動聚焦檢察大數據戰略,是一次思想交流、智慧碰撞的盛宴,充分發揚了我院“紫芳”系列品牌活動的思想引領作用,展示了檢察青年主動思考、勇於進取、不懈開拓的奮進姿態。張玉鯤檢察長要求,廣大青年幹警要抓好數字檢察“關鍵變數”,努力實現我院檢察高品質發展“最大增量”。

  一要提高站位,構建數字檢察“大格局”

  數字檢察是檢察機關切實貫徹全面依法治國戰略的實踐創新,是推動檢察工作現代化之路的重要舉措。要深刻認識數字檢察對推動檢察工作整體發展的引領作用,立足新時代檢察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制高點,推進“數字賦能監督、監督促進治理”的法律監督模式變革。

  二要積極探索,發揮檢察實踐“新智慧”

  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的法律監督機關,要進一步聚焦數字時代對“四大檢察”“十大業務”提出的新要求。青年幹警除了學習借鑒已有的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外,更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具有二分院特色的、可複製可推廣的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為首都數字檢察工作貢獻二分智慧。

  三要主動擔當,實現青年幹警“大作為”

  此次論壇活動為青年幹警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衝鋒號”,檢察青年要敢於勇立潮頭、善於乘勢而上、努力破解檢察現代化難題,勤學本領、日有所長,勇於擔當起新時代檢察人的歷史責任,在數字化大變革中抓住先機,為首都檢察工作高品質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