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有你有我 不忘初心青春擔當

日期:2020-11-26 10:53    來源:市直機關團工委

分享:
字號:        

垃圾分類舉手之勞

  2020年5月1日,新修訂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垃圾分類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變革,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形勢下,做好垃圾分類有利於阻斷病毒孽生、切斷病毒傳播途徑,開展垃圾分類能夠提高居民對健康衛生的認識、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為積極響應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號召,市直機關各單位團員青年不忘對黨初心、牢記青春使命,積極主動走基層、接地氣,第一時間到社區“報到”,自覺進行垃圾分類,參與“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行動”。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廣泛動員團員青年參與垃圾分類活動:設計製作垃圾分類“環保之書”宣傳海報、《生活垃圾分類指南》和“光碟行動”等宣傳資料;利用懸挂卷簾畫、張貼海報、微信工作群交流、電子屏刊播等形式,全面進行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為激發幹部職工參與垃圾分類積極性,開展了垃圾分類知識掃碼答題活動;還充分發揮機關團支部書記帶頭作用,讓支部書記、委員利用周末時間參加社區雙報到,深入小區開展入戶宣傳“跑樓”工作,針對各類群體開展多維度、廣覆蓋的科普知識教育,讓垃圾分類觀念入腦入心,在垃圾分類普及工作上做到“一個都不能少”。

  機關團委副書記俞揚説:“現在垃圾分類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身邊很多人被我們影響,自覺踐行,我們還挺自豪的。自己添點小麻煩,環境才沒有大麻煩。這是我們的心願,也是每個人期待的願景。”

市城市管理委

  市城市管理委根據“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行動”志願服務通知要求,第一時間組織團員青年回社區報到,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桶前值守”活動,向社區居民發放宣傳手冊、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對垃圾桶進行噴灑消毒、協助居民進行錯誤投放垃圾的二次分揀,帶頭做垃圾分類的引領先鋒、學用先鋒、踐行先鋒。截至目前,全體在職團員青年均已完成社區報到工作,志願服務共計63人次,累計值守時長127小時。

  青年幹部曹文浩剛結束下沉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又迅速投身垃圾分類工作;青年幹部王晰和鄧培鈞“火眼金睛”,始終堅持“挑錯兒”的習慣,保證有害垃圾和廚余垃圾分揀出品質。他們認為:“垃圾分類,你我既是行動者,也是受益者。要堅持參與志願服務活動,將青年熱情和業務優勢結合起來,助力首都垃圾分類開展。”

市交通委

  市交通委廣泛動員團員青年到社區報到,積極組織青年參加“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行動”志願服務,並通過“志願北京”發佈垃圾分類志願服務項目和倡議書,招募社會志願者一起參與垃圾分類。大家在確保自身安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積極行動起來,引導居民準確投放垃圾、自覺進行垃圾分類。尤其是剛參加完疫情防控下沉村裏的團員青年,又積極主動投入“桶前值守”活動,並將下沉期間工作的好辦法、小妙招應用到行動中,實踐效果明顯,展現了交通委青年不怕吃苦、勇於奉獻、積極向上的青年風采。

  青年幹部程巍巍是一名青年志願者帶頭人,他們在北京西站軌道交通站點設立垃圾分類志願服務崗,向乘客講解垃圾分類基本知識和分類方法,引導乘客正確投放垃圾。他説:“我們青年同志要積極行動起來,爭做垃圾分類的倡導者、宣傳者、踐行者,從我做起、共同擔當,為保護我們的家園貢獻青春力量!”

市應急管理局

  市應急管理局積極響應“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行動”志願服務活動,通過召開部署會,進行任務分工、責任落實到人,確保報名工作迅速完成;組織對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等文件進行再學習,加強值守人員垃圾分類知識儲備,確保基本內容熟練、精準掌握;收集參與活動人員反饋,了解志願活動中遇到的難點問題,為其他志願者有效處置垃圾提供思路;引導團員青年在做好日常應急管理、抗疫工作之餘,投身垃圾分類志願服務活動中。

  青年幹部張小珊是一名“桶前值守”志願者,在單位團委號召下積極回到社區報到,雖然剛剛入職,但已多次參加社區垃圾分類志願服務。她説:“通過值守,我發現一些居民主動進行垃圾分類的意識還有待加強,也有一些因為居民垃圾分類知識不夠細化,導致需要二次分類,社區垃圾分類的工作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好的習慣需要加快養成。”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利用微信對青年幹部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培訓,學習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正確分類的方法;組織“治理有我、健康強國”活動,邀請下沉幹部代表馮瑞祥結合下沉社區抗擊疫情的志願服務經歷,暢談參與社區工作和垃圾分類的心得體會;深入社區,現場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青年幹部們親身上陣,對四類垃圾進行分揀,對垃圾箱周圍進行清掃,並向居民講解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對居民的疑問進行耐心解答,分享了一些垃圾分類的小竅門。

  曾支援社區疫情防控的下沉幹部馮瑞祥,再次回社區“報到”,與社區工作者一起,為轄區垃圾分類工作保駕護航。他説:“要積極引導居民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好習慣,推動垃圾分類入人心、見行動。為此,下沉幹部們要始終耐心地講解垃圾分類過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項,並利用掌握的分類知識,科學正確指導大家分類投放。”

市審計局

  市審計局機關團委書記李萌主動做表率,結合落實黨員“雙報到”工作,積極參加社區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給社區居民宣傳展示垃圾分類的途徑、方法和好處。通過參與社區垃圾分類活動,他認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解決垃圾問題,表面看解決的是居民生活中的小細節,實則是件利國利民的大事,既能夠解決城市建設和治理的大問題,更是推動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重要內容。我們青年幹部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主動宣傳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發揮帶動作用,自覺踐行垃圾分類理念,努力營造一個乾淨、優美、整潔的城市環境,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市稅務局

  市稅務局三措並舉,以團支部志願服務隊為載體,助力垃圾分類進社區:一是互聯互動,與社區建立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計劃項目;二是統籌行動,將團員青年分配至執勤點,統一安排執勤計劃;三是建檔互通,共同記錄青年團員值守情況,撰寫值守日誌,交流值守心得。大家重點利用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後的時間上崗,彌補社區桶前值守人員力量不足的問題,切實提升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和正確投放率。

  第四稽查局的青年幹部們認為:“青年群體應該做垃圾分類的先行者,要充分發揮青年志願者的隊伍優勢,自覺配合所在社區做好垃圾分類指導和分揀等工作,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帶動起,讓更多身邊的人參與到垃圾分類的工作中來,為垃圾分類貢獻一份力量。”

市氣象局

  市氣象局昌平局研究制定了《“桶前一小時,環保我先行”活動方案》,並舉行活動啟動儀式;團員青年在黨支部感召下,積極下沉社區報到,主動參與和協助社區開展垃圾分類活動,利用周末時間排班開展“桶前”值守行動,並利用工作之餘參加社區組織的“垃圾分類我報到”行動。

  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宏基主動帶頭髮揮先鋒模範作用,到垃圾分類站指導居民正確投放垃圾。他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也是社會文明水準的一個重要體現。作為青年黨員幹部,也要追趕垃圾分類這一新的時尚潮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提升社會文明水準貢獻自己的力量。”

市一中院

  市一中院機關團委將“垃圾分類宣傳引導”作為動員青年力量投身疫情防控的重要舉措,發動全院各團支部在本院各垃圾投放點進行宣傳指引,引導青年積極做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者、文明生活理念的倡導者:

  製作宣傳標語,粘貼於垃圾投放的顯著位置;在分餐時通過製作便利貼、口頭提醒等方式提示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每日安排宣傳引導人員,並利用微信群進行重點提示,多角度多方位強化機關幹警環保意識;組織開展了“共護辦公環境 爭當抗疫先鋒”青年志願服務宣傳活動,引導機關青年參與餐後垃圾分類志願服務實踐,推動垃圾分類習慣養成,為推進疫情防控大局貢獻青春力量,展現青年擔當。

  青年幹部郝孟琦説:通過參加“共護辦公環境 爭當抗疫先鋒”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切實感受到進行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和開展宣傳引導的必要性。作為青年幹部,要積極發揮隊伍優勢,切實增強行動自覺,從嚴格要求自己到帶動身邊他人,把生活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做好、做實、做到位,用實際行動推動形成社會新時尚,讓北京在我們每個人的努力下建設得更加美麗。

市四中院

  市四中院以“三個堅持”為原則,結合主責主業落實推進垃圾分類: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加強組織保障,院黨組帶頭學習《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研究成立本院愛衛會,統籌本院垃圾分類工作;二是堅持全員覆蓋,倡議號召全院青年幹警回社區報到,組織“文明當值 守護有我”活動,參與“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行動”志願服務,並要求團員完成規定志願服務時長;三是堅持專業作用發揮,結合集中審理全北京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工作特點,開展專項調研,就相關工作提出建議。

  機關團委書記黃天聞説:前段時間,親身帶隊下沉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切身體會到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深感基層工作的不易。現在,基層一線治理再次召喚,作為一名青年幹部,應積極主動投身垃圾分類“桶前值守”志願服務,主動做一個參與者、親歷者、帶動者,為落實中央和市委決策部署“打通最後一公里”貢獻力量,共同守護美好家園,這也應是時下年輕人最時尚的體驗。

市檢察院

  市檢察院積極開展“垃圾分類,我們一起行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通過“我參與、我分類、我承諾”的形式,175名青年黨團員全部通過“雙報到”回到居住社區(村),提交垃圾分類承諾書,對接需求、接受任務,積極參與社區(村)開展垃圾分類活動,參與“愛國衛生運動”“周末衛生大掃除”“桶前值守”等活動;組織“開學季 新起點”家庭溫馨親子活動,號召青年幹部以身作則,帶動全家共同參與、推動垃圾分類這項“關鍵小事”,以實際行動做垃圾分類的宣傳者、引導者、踐行者和推動者。

  機關團委書記祝捷説:垃圾分類是一件看似小卻着實不小的“關鍵小事”,它不僅是基本的民生問題,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應有之義,更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需求的題中之義。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帶動家人、影響他人將一件一件“垃圾分類”的事情辦實做好,推動形成“垃圾分類新風尚”,倡導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