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策文件
  1.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对外经贸合作
  2. [发文机构] 北京海关
  3. [联合发文单位]
  4. [实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6. [发文字号] 〔〕
  7. [废止日期]
  8. [发布日期] 2021-02-18
  9. [有效性]
  10. [文件来源] 政府公报 年 第期(总第期)

北京海关关于“两区”建设推进工作措施

打印
字号:        

  一、工作目标

  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的指挥下,通过深化海关管理理念、制度和模式改革,发挥海关政策优势,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在北京落地,扎实开展自我制度创新,协同推进各行业领域工作任务,积极推动“两区”建设工作任务落地,创新具有北京特色的海关监管模式,助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政策突破类。

  1.支持新设免税店。积极争取海关总署支持王府井免税公司开办口岸免税店、市内免税店,以及在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开设提货点。协助延庆区政府推进延庆免税店开办,提供业务指导与政策支持。

  2.探索高风险特殊物品一关审批多地临床试验政策。积极向总署争取监管政策调整,在“南平台”实行对干细胞等人源化细胞入境检疫集约化审批,助力本市开展干细胞临床前沿医疗技术研究项目开展。

  3.争取降低海外回流文物增值税。积极向海关总署争取调整相关税收政策,鼓励海外文物回流。

  4.积极争取航空零部件单列子目。对国内航空企业因技术原因依赖进口的作动器、气压启动装置等航空专用零部件,向海关总署提出增设子目建议。

  5.积极推进跨境医药电商试点政策扩大适用范围。对消费者需求量巨大的“活络丸”“驱蚊液”等拟扩大品类的药品,争取纳入北京版“正面清单”。

  6.支持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打造具有服务贸易特色的综合保税区。结合天竺综保区管委会等部门在服务贸易发展方面的整体规划,研究出台相关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配套措施,积极向海关总署申请创新政策备案,争取政策支持。

  (二)制度创新类。

  7.开展在京免税企业“免税、保税政策相衔接”业务模式试点。综合运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跨境电商政策与免税品政策,支持免税品经营企业复工复产,促进消费回流和潜力释放。

  8.进一步扩大高级认证企业免担保数量和范围。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支持自贸试验区开展海关关税保证保险试点。

  9.在天竺综保区实施“按库位分类监管”。对有分类监管需求的企业不再限定分类监管货物的固定存放区域,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安排或变更分类监管货物的存放,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合理配置仓储空间、提高运营效率。

  10.在天竺综保区建立“库门管理”便捷通关模式。对综保区卡口通道实施智能化改造和管理应用,将卡口管理前移至企业库区,实现海关监管环节“前推”。运用车牌识别技术打造“企业提前申报、卡口自动验放”全天候无纸化卡口作业模式,实现数据自动比对、车牌秒级验放、画面实时监控、全程互联指挥等功能。

  11.提供飞机维修企业航空器材包修转包修理业务口岸便利化措施。允许航空公司与飞机维修企业往来的修理航材,利用综保区“境内关外”特殊政策,无需实际进出境,即可开展包修转包修理,支持航空维修企业借助综保区通关实行增值税免抵退税。

  12.支持开展艺术品进出口经营活动。优化艺术品出区展示交易业务中担保及延期审批环节,将总担保期限从6个月延长至2年,办理延期手续时,保税展示交易货物不再要求回区。开展艺术品保税存储的,在综合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进出货物的申报环节,海关不再验核相关批准文件。在区内外开展艺术品展览、展示及艺术品进出口等经营活动的,凭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核发的批准文件办理海关监管手续,对同一批艺术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核发的批准文件可以多次使用。

  13.优化以“保税物流供应链为单元”的航材保税监管模式。推动国内主要航空口岸的保税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工作,优化升级保税物流供应链辅助监管系统,实现航材物流数据的可记录、可追溯、可查询、可预警。

  14.优化国际会展海关监管。打造暂时进出境展览品免税款担保驻场监管模式,对保证金数额巨大、企业缴纳困难情况,可申请海关派员驻场监管和免于担保。精简国际展览品检疫审批流程,暂时进境展览品可免于检验,对入境强制性认证展览品实施备案管理,可免予提供强制性认证。

  15.为境外高端人才进境提供通关便利。对境外高端人才设立高层次人才进境物品审批专用窗口、绿色通道,快速办理物品审批和通关手续。优化外籍人员来华就业体检服务,增设外籍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网点,增加高校团体预约通道方便外籍留学生集中预约,为有紧急需求的外籍工作人员免费办理加急服务和健康证明自愿快递服务,当天体检当天取证。

  16.支持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优化进口医疗器械、特殊物品、生物材料作业流程,加速急需医疗器械和研发用材料试剂、设备通关。积极支持开展去中心化临床试验(DCT)试点,进一步降低低风险生物材料检疫审批要求,对低风险生物材料免于审批和免于出具输出国官方检疫证书。

  (三)协同推进类。

  17.推进两机场协调互动发展。

  推进北京首都机场物流平台改造升级,实现两场物流信息的共享整合。支持在大兴国际机场设立进境肉类、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水果、植物种苗指定监管场地以及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

  18.积极配合市口岸部门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和领域。依托“单一窗口”打造北京冬奥会物资通关全流程无纸化模块,打造快捷高效的大型活动暂时进境物资通关新模式。助力推动北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天津集疏港智慧平台实现对接。

  19.支持自贸试验区试点汽车平行进口保税仓储业务。做好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开展汽车平行进口保税仓储的监管准备工作,积极配合地方政府争取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将北京市纳入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城市的政策支持。

  20.探索对自贸区内企业、交易单据、人员、资金、商品等进行追溯和监管。运用数字技术,以企业信用管理为基础,结合风险防控措施,采取分类监管模式,会同市商务局、市公安局、人行营管部、市金融监管局,在自贸区选取符合条件的区域、企业,在“管得住”的前提下,探索服务贸易先行先试区。

  21.积极配合做好数字领域探索探究。根据北京市建设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有关安排,开展境内外数字贸易统计方法和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积极争取海关总署支持。

  22.推进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联动。通过实施全国通关一体化,实现天津到港货物可在北京的综保区报关,无需转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间货物流转实行保税监管,不征收进出口环节的有关税收。

分享: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