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政发[1996]1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现将单昭祥同志在首都绿化委员会第15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七日
单昭祥同志在首都绿化委员会第15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1996年2月7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同志们:
现在,我把“八五”期间首都绿化美化建设情况和“九五”期间的奋斗目标以及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报告如下:
一、“八五”时期首都绿化美化工作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全市人民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建设清洁优美、生态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为目标,解放思想,奋力开拓,齐抓共建,形成了全民搞绿化、全社会办林业的大好局面,全面完成了“八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到1995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已达68.33万公顷(1025万亩),比“七五”末增加了13.2万公顷(19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6.26%,增长了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绿地面积已达165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2.4%,人均公共绿地达7.08平方米,分别比“七五”末增加了3750公顷、4.4个百分点和0.94平方米。全市已基本形成点线面、带网片相结合的绿化体系。
(一)城市隔离片林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共营造城市隔离片林1411公顷,其中集中连片、面积达千亩以上的有10处,为实现城市建设“分散集团式”布局打下了基础。
(二)住宅区和工业、科技园区绿化发展迅速。结合综合整治,以绿化美化环境、服务群众为中心,见缝插绿,目前全市小区绿化总面积已达1100多公顷。
(三)城市道路绿化水平显著提高。重点绿化了机场路、西厢路等60多条道路和四元桥等一批立交桥。城市主要干道初步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优美景观,二环路、复兴路等十几条道路,实现了黄土不露天。干线公路的“绿色走廊”建设,抑制了带状城市的发展。
(四)公园建设稳步发展。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层次、多渠道筹资,新建不同风格的公园49个,其中,世界公园、中华民族风情园等,已成为首都新的旅游景点。同时,对颐和园、天坛等一批古典园林进行了整治修缮,目前全市百亩以上的公园已发展到120个。
(五)山区造林步伐明显加快。山区林木覆盖率由“七五”末的35.9%提高到了48.8%。密云、怀柔水库流域营造水源保护林431万公顷(647万亩),有力地保护了这两盆净水;太行山营造水土保持林2.1万公顷(31.68万亩),减轻了水土流失;实施山区致富工程,开发经济沟406条,营造经济林1.95万公顷(29.3万亩);前山脸营造风景林8000公顷(12万亩),改善了景观,丰富了旅游资源。
(六)平原绿化全面发展。结合卫星城、小城镇、新农村和“三高”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以县城绿化为龙头,沙荒治理为重点,河道、道路为骨架,初步形成了带网片相结合的平原绿化体系。营造县城和村镇片林3300多公顷(5万多亩);五大风沙危害区共造林2.5万公顷(37.6万亩);农田林网广泛进行了补植完善,林网完好率达到了85%以上;平原林木覆盖率已由“七五”末的15.3%提高到20.85%。
(七)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成绩显著。在中央各部门、驻京部队和武警部队的大力支持下,广大军民积极参与,完成了西厢、三环路等一批城市重点绿化工程;创建花园式单位889个,全市花园式单位累计已达1250个。在郊区参加义务植树的中央、市属和县直单位,由“七五”的1158个增至1600个,绿化基地由55个发展到92个,其中已建成绿化、生产、休憩三结合基地41个。
(八)花卉生产发展较快。花卉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全市花卉生产基地已达1893公顷(284万亩),年生产盆花、观赏花木3000万株,鲜切花1800多万支。
“八五”期间,首都的绿化造林工作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是,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工作中的问题还很多:全市还有14万公顷(210万亩)宜林荒山尚待绿化,1.4万公顷(21万亩)沙荒地需要治理,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的大沙河绿化治理任务还相当繁重;城市隔离片林的建设规模小,不适应首都城市建设分散集团式布局的需要;旧城改造有些项目还达不到法规规定的绿化指标;管理粗放、执法不严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发展还不平衡;花卉产业仍处于“散、小、少”状况,不适应市场需求;苗木繁育、推广体系还未建成,品种少,优种率不高;绿化造林宣传工作的深度、广度还不够;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领导同志对绿化造林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紧迫感、使命感,存在着盲目自满和松劲情绪。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主要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
“九五”期间乃至今后的15年,是把北京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关键时期。绿化造林工作必须围绕这个总目标,以改善首都城乡生态环境为宗旨,坚持把绿化美化建设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的基本措施,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致富的基础产业,与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为实现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一)奋斗目标: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到2000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0%,其中山区55%,平原2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平方米;基本完成全市宜林荒山、风沙危害区的绿化与治理;建成高标准的农田防护林体系;进一步扩大城市隔离片林规模,为实现城市“分散集团式”建设布局创造条件;结合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加快街道、居住区、庭院绿化步伐,大力发展垂直绿化,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美化水平,使首都的环境面貌有较大的改观。
到2010年,在实现荒山荒滩基本绿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营林水平,全市林木覆盖率稳定在40%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 40%,人均公共绿地 10平方米,初步建成具有首都特点的森林、绿地生态体系和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业、园林产业体系。
(二)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坚持以下指导原则:
1.坚持把绿化造林作为贯彻执行中国21世纪议程,落实基本国策,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
2.坚持推进“两个转变”,依靠科技进步,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深化改革,搞活机制,促进首都绿化造林整体水平的提高。
3.坚持“巩固、完善、提高、发展”的方针,一手抓巩固,一手抓发展,真正把养护管理提高到战略地位。
4.坚持适当集中、重点突破的原则,抓好一批有影响的重点绿化工程。
5.坚持全民搞绿化、全社会办林业,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增加绿化造林投入。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抓好一批影响全局的重点工程。
在城市,净增绿化面积2666.7公顷。一是在规划市区范围内营造城市隔离片林2000公顷(3万亩);二是结合综合治理,抓好居住区、庭院绿化和各种小绿地、小公园的建设,大力发展垂直绿化,积极推进花园式单位建设,增加绿地面积667公顷(1万亩);三是配合市政建设,抓好阜石路、京通路、京张路、四环路等新建道路的绿化;市区主要干道基本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做到黄土不露天;四是新建、扩建洼里、朝阳、圆明园遗址、望京等一批公园,充实提高北京植物园、北京动物园。
在郊区,增加林地面积12万公顷(180万亩)。一是基本完成立林荒山绿化,重点抓好密云、怀柔水库水源保护林工程,造林2.67万公顷(4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70%以上;加快实施太行山绿化工程,造林2万公顷(3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60%以上;继续完成前山脸风景区绿化工程,造林8667公顷(13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70%以上;结合山区“四四”攻坚计划,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开发经济沟200条;造林2万公顷( 30万亩);飞播造林作业面积16.67万公顷(250万亩),封山育林 6.67万公顷(100万亩)。二是基本完成五大风沙危害区的植树造林任务。在重点完成康庄、白河两大治沙造林工程的同时,实施大沙河治沙造林工程;继续完成永定河、潮白河和南口地区治沙造林任务。三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防护林体系,并有计划地进行更新改造,使林网完好率达到90%以上。四是完善、提高通往外埠的干线公路、铁路和主要河道的绿化美化,形成优美的景观。五是结合卫星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按规划要求建设好县城片林和村镇片林;建设一批园林式县城。六是中央、市和区县属单位完成义务植树2000万株,抚育幼树5000株。
(二)切实加强森林资源和林木绿地养护管理工作。
1.绿化养护工作要本着分级负责的原则,普遍实行三级养护标准,开展达标升级活动。集中绿地和重点地区及主要道路、河道两侧做到无“斑秃”、无断带,居住区绿化逐步纳入物业管理,城市隔离片林接城市绿地管理。要进一步改变管理粗放的状况,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积极做好疏林地的补植工作,优化树种结构。对成林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抚育间伐,改善森林林相。要在山区重点地段、风景游览区积极推广“一树一库”的抗旱保墒措施。
2.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水平和扑救能力。进一步完善监控网络,配备通讯设施,增添防火器械,建设好防火公路、防火隔离带。加强防火队伍建设,新建4支专业灭火队,组建一批半专业灭火队。
3.建立健全林木病虫害预报、检疫、防治体系。建设市和区县两级森防中心,增加必要的设备,重点抓好林木集中乡镇的森保队伍建设,积极推广先进防治技术。全市林木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10%以下,防治率达到75%以上。
4.做好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以及野生动物资源管理工作,建设好大兴野生动物森林和灵山西藏博物园。
(三)加快花卉产业的发展。
一是推进花卉市场体系建设,积极筹建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交易市场花卉交易厅和地区性的花卉市场;二是建设一批水平高、具有一定规模的鲜切花、盆花、盆景、观赏苗木、种球、种苗生产基地,力争到本世纪末,年产鲜切花1亿支,盆花3000万盆株、盆景50万盆、干花100万支;三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调整花卉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国内外名优花卉和观叶、观果植物、鲜切花、干花、种球及小型、微型盆花、攀缘花卉,同时有计划地举办一些国际、国内花卉展览,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花卉消费,促进花卉生产。
四、政策与措施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绿化意识。
要大力宣传植树造林、绿化美化、保护环境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江泽民同志关于经济建设必须和环境建设相协调,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的环境意识、绿化意识,克服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短期行为,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加强科技工作,提高绿化美化水平。
努力发挥首都科技优势,充分依靠科学技术,加速首都绿化造林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进程,在搞好科研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普及推广的同时,针对园林、林业发展中的难点开展科技攻关,促进首都绿化造林整体水平的提高。
1.进一步提高园林、林业设计水平,讲究植物材料的选择和配置的科学合理,力求使公园、绿地各具特色,既体现古都风貌,又具有现代气息。
2.健全种苗引种、繁育和推广体系。争取在推广四季常绿的草坪、攀缘植物、阔叶乔木和花期长、色彩好的花卉新品种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苗圃建设要向基地化、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3.在重要造林地区推广抗旱造林、节水灌溉等先进技术,提高树木成活率、保存率。
4.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要在杨树黑叶病、蛀干害虫等主要病虫害的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研究与推广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5.建立全市绿化系统计算机动态管理体系。
6.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健全市、区县、乡镇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搞好人才培训,特别是在职干部知识更新的再教育,以及一线技术工人的培训,提高林业、园林队伍的素质。
(三)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保护绿化成果。
针对目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修订、完善绿化、林业法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严格执法,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破坏林水绿地、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的行为,要从严从快查处。
(四)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坚持全民搞绿化,全社会办林业的方针。
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绿化领导体制,稳定机构,稳定队伍。各区县、各系统、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义务植树的组织发动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包括基地建设用地、用水、用电等),鼓励义务植树单位在郊区建立三结合绿化基地,支持义务植树单位以基地为依托,与当地联合开发、经营绿色产业,互惠互利,发展经济。
继续发动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争创花园式单位,搞好绿化美化门前三包;公路、铁路、水利、农场、矿业等部门要限期完成既定绿化任务;工会、共青团、妇联要根据自身特点,把义务植树的发动、组织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扎实,更有成效。
(五)多方筹措资金,增加绿化投入。
1.继续执行市、区县两级制定的关于绿化的补助政策和投资政策,在稳定“八五”期间投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林木绿地养护管理和科技投入。“九五”期间营造城市隔离片林的补助资金要一次拨付;“七五”、“八五”期间所欠费用,自1996年开始逐步偿还,5年还清。
2.按法规规定,新建工程、市政建设等的绿化面积、绿化标准要与工程建设同步实施,绿化费用列入基本建设预算。
3.继续多渠道筹措绿化资金,并管好用好绿化资金。
4.重新核定隔离片林养护管理任务,按三级养护标准核定养护经费基数。今后增加的绿化面积,相应增加养护经费,市和区县各负担50%。
5.搞活造林、营林机制,完善和规范荒山、荒坡、荒滩租赁、承包责任制。对荒山、荒坡、荒滩,按照两权分离、双层经营的原则,实行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林果、林粮、林牧结合,林业、旅游结合,长短结合,以短养长,达到兴林致富的目的。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鼓励集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开发经营荒山、荒坡、荒滩,谁开发,谁受益。
(六)切实加强领导,保证绿化目标的实现。
1、继续实行领导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各级领导要树立执行绿化规划的意识,制订逐年实施绿化规划的计划;坚持主要领导分工抓重点绿化工程的制度;市和区县要切实把绿化工作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内容之一。
2.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义务植树要“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的指示精神,坚持实行全市每年春秋两次绿化检查和每年一度的绿化评比表彰制度。改进绿化检查办法,提高效率,讲求实效。
3.进一步加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绿化三级管理体系建设。各区县、各系统、各单位要根据领导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绿化委员会或绿化领导小组成员。加强街道、乡镇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对本地区全民义务植树和绿化造林的组织和领导。各系统、各部门对本系统、本部门的绿化工作,要做到有规划,有措施,任务明确,实行目标管理。
4.规划和绿化部门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区别情况,落实地块,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化目标,实施城市隔离片林建设。
五、全面完成1996军任务,为实现“九五”计划开好头
1996年是全面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绿化造林工作起好步、开好头,对首都绿化造林“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在城市,植树150万株,种植宿根花卉100万株,铺草坪100万平方米,栽植攀缘植物50万株;营造城市隔离片林400公顷(6000亩),在抓好重点居住区、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小区绿化的同时,新建、续建朝阳、芳华园、桑样、丰台科技园、兴隆等一批公园,增加绿地面积630公顷。
在郊区,农田林网及四旁植树1000万株,荒山人工造林1.2万公顷(18万亩);封山育林1.33万公顷(20万亩),飞机播种造林作业面积3.33万公顷(50万亩),中幼林抚育2万公顷(30万亩),育苗4000公顷(6万亩);中央、市属和区县各单位赴郊区义务植树400万株,抚育幼树1000万株。继续抓好康庄、白河治沙造林工程,全市治沙造林3333公顷(5万亩);营造县城、村镇片林533公顷(8000亩);营造密云、怀柔水库水源保护林9333公顷(14万亩);开发山区经济沟533公顷(8万亩);前山股风景区造林666公顷(1万亩),其中爆破造林 267公顷(4000亩)。
1996年突出抓好5项重点绿化工程:
一是搞好市级重点绿化工程之一的大沙河风沙危害区的治理规划设计,绿化工程年内开始实施;
二是在大兴县永定河畔现有万亩片林的基础上,高标准规划设计好野生动物森林,并开始建设;
三是积极支持在门头沟区灵山筹建西藏博物园;
四是抓好太行山绿化工程,造林2667公顷(4万亩);
五是抓好京通路、西客站等重点道桥、广场的绿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