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政发[1990]2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总公司:
市人民政府同意市物价局、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关于调整牛奶及其制品价格的请示》,现转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调整牛奶及其制品价格,已经市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决定从5月1日起实行。牛奶及其制品是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商品,价格调整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区、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大事切实抓好。生产和经营企业都要从大局出发,严格按调价方案执行,不准任意扩大牛奶及其制品的调价幅度,严禁其它商品趁机“搭车”涨价。物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督检查,对违反国家政策的要认真依法严肃查处。各区、县、各部门要按照宣传提纲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以取得广大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牛奶及其制品价格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于调整牛奶及其制品价格的请示
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由于饲草、饲料价格上涨,燃料动力等费用增加,牛奶生产成本不断上升。1986年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为0.54元,到1989年上升到0.76元,而牛奶收购价仍然保持在1986年底每公斤0.66元的水平上,生产1公斤牛奶要亏损0.10元。虽然市财政在1989年给予奶牛生产每公斤补贴0.08元,但企业仍然亏损,严重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加工销售环节由于差价偏小,经营十分困难。如再不及时调整价格,牛奶生产和经营都将面临“滑坡”的危险。
为促进奶牛生产的发展,确保市场正常供应,我们意见,从5月1日起调整本市牛奶及其制品价格。鲜牛奶收购价由每公斤0.66元调为0.84元。瓶装奶销售价每250克户订价格由0.21元调为0.27元,市场零售价格保持高于户订奶0.02元的差价调为0.29元;现行塑料袋装奶与瓶装奶执行同价,塑料袋费用得不到补偿,调价后袋装奶加0.03 元包装差价,即:户订价格为0.30元、市场零售价格为0.32元。全脂淡奶粉销售价由每500克4.42元调为5.70 元。奶糖、糕点、冷食等相关商品,由于牛奶调价所增加的支出,原则上由企业加强管理,挖掘潜力,从内部消化,能不涨价的尽量不涨价;企业消化确有困难的,本着只加牛奶提价差额和所增税额的原则,按照物价分工管理权限和企业的隶属关系,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再报市物价局批准后,分期分批进行调整。
牛奶及其制品价格调整后,取消现行的对奶牛生产每公斤0.08元和塑料袋的财政补贴。为扶持奶牛生产,保留以奶换料,平价供应饲料等优惠政策。
牛奶及其制品调价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建议各区、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把此项工作当作重要的大事来抓,组织力量,周密安排,防止趁机“搭车”乱涨价,同时做好对群众的宣传解释工作。各级物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督检查,对违反物价政策,擅自提价或变相涨价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北京市物价局
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
1990年3月27日
关于调整牛奶及其制品价格的宣传提纲
(1990年4月)
为促进我市奶牛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保证牛奶和奶制品的供应,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要,经请示国务院批准,市政府决定从1990年5月1日起调整我市牛奶及其制品价格。牛奶及其制品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调整价格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搞好这项工作必须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此,现将这次牛奶及其制品的价格如何调整,为什么要调整等问题,向大家讲讲。
一、牛奶及其制品价格如何调整
从1990年5月1日起,牛奶收购价格每公斤由0.66元调为0.84 元。瓶装奶销售价每250克户订价格由0.21元调为0.27元,市场零售价格保持高于户订奶0.02元的差价,调为0.29元。
塑料袋装牛奶自1985年12月进入市场以来,以密封、卫生、量准、方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袋装奶与瓶装奶执行同价,塑料袋的费用得不到补偿,不仅增加了财政补贴,而且影响袋装奶的生产。因此,在这次调价的同时,每袋塑料袋装奶加包装差价0.03元,即:户订价格为0.30元,市场零售价格为0.32 元。
鲜牛奶调价后,奶制品价格相应调整,如全脂淡奶粉由每500 克4.42元调为5.70元。为减少市场震动,对以奶为原料的相关商品,如奶糖、部分糕点、冷食等,因鲜牛奶调价而增加的支出,原则上由企业内部消化,能不调价的尽量不调价;企业消化确有困难的,本着只加牛奶提价差额和所增税款的原则进行有控制的调整。
二、为什么要调整牛奶价格
1、现行的牛奶价格严重影响奶牛业的进一步发展。自1986年11月提高牛奶价格以后,有效地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使我市奶牛业迅速发展,奶牛头数急剧增加。1989年与1986年相比,奶牛增加16755头,鲜奶产量增加5327万公斤,鲜奶人均占有量达到30多公斤,居全国各大中城市前列。市场上奶制品品种增多,供应充足,购买方便,大家对牛奶的生产和供应一直反映很好。
但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放开与调整,饲养奶牛所需饲草饲料价格不断上升,养牛亏损问题已经严重阻碍生产的发展。目前,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已达0.76元,而收购价格为0.66元,生产者每生产一公斤牛奶亏损0.10元。为防止奶牛业生产下降,从1989 年起市政府采取了每公斤鲜奶补贴0.08元的措施,但生产者因无利可得,生产积极性仍然受到严重影响。为保持生产者的合理收益,促进奶牛业的进一步发展,适当调整牛奶价格是完全必要的。
2、牛奶价格偏低,与其它食品比价不合理问题日益突出。50 年代,每磅牛奶销售价格为0.34元,2.3市斤牛奶可换1市斤猪肉,1.87市斤牛奶可换1市斤鸡蛋。而目前,5市斤牛奶换1市斤猪肉,4.37市斤牛奶换1市斤鸡蛋,按目前价格水平,一瓶牛奶售价0.21元,而一瓶普通汽水售价0.25元,这显然是很不合理的。这种情况是难以为继的。适当提高牛奶价格,将会有利于调节供求,使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合理化。
3、调整牛奶价格的工作必须及时进行,以避免再次出现“吃奶难”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市牛奶的生产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需要量的增长更快。由于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和营养成分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也增加了对牛奶及奶制品的需求。而奶牛的生长周期长达27个月,一旦生产滑坡,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短期内无法补救,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能缓解。为保证全市有足够的鲜奶供应居民,要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必须从现在起适时调整价格。
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这次牛奶及其制品价格的调整。
合理调整牛奶及其制品价格,于国于民都有利。这次牛奶及其制品调价,由于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不同,所感受到的影响也不同。调价要增加一些人的开支,影响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但对大多数人的生活影响不是很大。解决不合理的价格不能靠国家给生产者补贴的办法。这种办法过去实行的结果,使国家财政负担日益加重,造成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状况,不利于发挥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不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因此,希望广大群众以积极的态度理解和支持这次牛奶及其制品的价格调整。
我们相信,通过全市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各级党政组织和有关部门认真细致的工作,一定能够搞好这次牛奶及其制品价格的调整工作。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物价局
199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