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政发[1986]2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总公司:
市人民政府原则同意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一九八五年工作总结和一九八六年工作安排的汇报》,现摘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贯彻执行。
一九八五年,城乡建设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端正业务指导思想,坚持改革,整顿初见效果,各项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为首都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一九八六年是“七五”计划的第一年,首都的建设任务很重,完成所担负的任务,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下大决心,花大气力,继续深入进行建筑业的整顿。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明确整顿目标,研究改进措施,切实纠正不正之风。要继续端正业务指导思想,在改善服务态度上下功夫,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二、各级建委要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加强对方针政策的研究,抓立法,抓管理,抓监督检查。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作风要扎实深入。重点要抓施工现场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房屋竣工交用率。要继续抓紧国家重点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住宅建设,确保拆迁周转房和中小学教师宿舍。今后,工程完了就要清理施工现场,该绿化的立即绿化。
三、按照中央“巩固、消化、补充、改善”的方针,继续完善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办法,大力推行投资包干和工程造价包干。从上到下各级都要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其他规章制度,做好基础工作,杜绝无人负责现象,治乱治散,真正落实到基层、班组。
四、要狠抓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工程设计不仅要多姿多彩,还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使首都出现更多符合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并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建筑。
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一九八五年
工作总结和一九八六年工作安排的汇报
(摘要)
(一)
一九八五年,我市城乡建设战线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经过深入整党、改革和初步整顿建筑业,进一步端正业务指导思想,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加强行业管理,各项工作取得很大成绩。
一、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一批市政骨干工程,缓解了当前一些紧张状况。田村山水厂抢在夏季用水高峰前建成,使城市日供水能力增加十七万吨。左家庄供热厂第一期工程赶在供暖期前完成,新增供热面积四十三万平方米。万泉河路建成通车,开辟了一条通向香山、颐和园的新路。马甸、安贞立交桥建成通车。小月河和北土城河的治理工程抢在汛期到来之前疏浚通水。
二、加强了国家和市级重点工程建设。一九八五年,全市预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七十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四点六;房屋竣工面积预计为八百二十万平方米,比上年略有增长。已开工的十八项国家重点工程都按期或提前完成了施工进度计划。建成了贸促会展览馆、首体综合练习馆,医院用房近八万平方米,重点大学教学用房和宿舍二十二万平方米,外交使馆大楼、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大厦和兆龙、燕春、丽都三个旅游饭店以及二十九个普通旅馆。
村镇建设重点抓了三十七个新农村和十三个集镇的试点,昌平县踩河、马莲店、通县玉甫上营、怀柔一渡河等十一个点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各县城都建成了一条街、一个公园、一个旅馆、一个电影院和一个幼儿园。
三、抓紧住宅建设,加快新住宅区的开发工作。全年建成交用住宅预计为四百五十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百分之七。其中,完成拆迁周转房十九万平方米,中小学教师宿舍八点二万平方米,落实私房政策用房二十六万平方米,军队退休干部住宅四点五万平方米,青年公寓五万平方米。
住宅小区的综合开发建设速度加快,质量有所提高,并在建设和管理方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已经开工建设的规划建筑面积近三百万平方米的方庄居住区,根据舒适、安静、方便、优美的要求,规划设计上有所突破,各项服务设施完备;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实施方式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四、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控制基本建设施工规模。对要求开工的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查,共暂缓开工主要建设项目二百四十三项,使全年基本建设施工规模控制在二千四百多万平方米,比原来各方面要求安排的计划有较大压缩。为限制施工规模,加强施工队伍管理,清退了外地包工队七万人。
五、质量管理有了加强。开展全市工程质量大检查,检查了五百一十个工程(建筑面积达二百六十万平方米)和一百四十六个构件厂,对几千项质量问题进行了处理,使工程质量下降局面得到控制。与此同时,狠抓了施工现场管理,文明施工水平有所提高。
六、建筑业开始全面整顿,取得初步效果。整顿的重点是纠正以权谋私,端正业务指导思想,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和企业管理。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通过学习讨论,揭摆问题,提高了整顿的自觉性。同时,坚持边整边改,开始出现一些变化。据五个主要施工部门不完全统计,已清退各种不合理取费二百八十多万元。住宅总公司腾退住房一百零五套、校舍近六千平方米。各施工单位对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纷纷组织力量返修,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了在施工程的管理。
七、巩固和改善已实行的改革措施,立法和行业管理工作有所加强。
主要国营施工企业已全部实行了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办法。去年在产值计算范围、含量系数核定以及与竣工面积、质量、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挂钩方面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保证了在工资总额增长的同时利润也相应增长,进一步调动了施工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全市五个主要施工部门实现的利税比上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一,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一万元。
实行单位产品工资含量包干的建材企业,活力增强,生产有显著增长。完成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七点六和百分之三十二点八。在施的住宅小区工程实行了按平方米综合造价包干。市政建设项目有四十三个实行了投资包干,比上年增加三十八个。
立法工作进展较大。去年,制订《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暂行规定》、《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办法(试行)》、《关于新建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等十一个行政、经济规章。
行业管理开始逐步加强。对全市建筑施工及混凝土制品企业进行了资格审查,已有八十三个国营与一千三百多个集体施工企业和一百一十个混凝土构件或搅拌企业划定了营业等级范围。加强了城区集体建筑队伍的管理。对外地进京施工队伍进行了登记注册,进一步摸清了底数。修订了建筑、安装、市政工程预算定额,加强了合同预算审查工作。
八、建材生产取得较大进展,材料、设备供应工作有新的改进。建材工业总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八点零二亿元,实现利税二点一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六和百分之八。水泥、水磨石等二十四种主要产品产量比上年都有增长。参加全国联检的二十六种产品中,有六种获得第一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百分之七点五。引进外资和技术装备,加速企业技术改造方面有突破,引进的大理石薄板、花岗石板材、水磨石、中密度纤维板、微薄木装饰等五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使我市建筑装修材料的生产水平有所提高。
建筑材料和设备供应工作开始由分配型向经营型转变,进一步搞活了材料市场。开辟短线材料资源渠道,去年共筹集水泥资源七十万吨。对东单电话局、田村山水厂等五十四个重点项目和一大批小区住宅等共三百五十万平方米的工程实行了联合配套供应,保证了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九、城乡规划工作进展较快,设计水平有所提高。已基本完成市区分区土地使用规划方案;编制完成了三十多项专业规划;对近郊三十二个乡、六个农场进行了初步规划;编制完成了远郊县城总体规划方案,完成了天安门广场等重点地区和方庄、西罗园等住宅区的详细规划。
十、科技、教育工作迈出新的步伐。建筑工业化体系不断发展,高层大开间试点工程正在进行,高层叠合楼板已大面积推广。混凝土岩棉复合外墙板,已建成十万平方米生产线。
职工教育的重点转向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文化业务水平和工人中级技术培训,有五千多名干部参加各类专科以上的正规培训,并有一千二百多人取得了专科以上的学历,一百六十六名经理、厂长参加了国家统考。
一九八五年城乡建设取得以上成绩的原因,主要是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以及广大职工的努力,从工作方面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继续狠抓了改革。对已经实行的百元产值含量包干、投资包干和勘测设计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制等改革措施进行了补充、调整,进一步得到改进;对居住区的开发建设和建材生产、供应工作的改革进行了新的探索,有效地发挥了作用。二是集中进行建筑业的全面整顿。这次整顿不搞大轰大嗡,而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与整党、改革和完成生产任务紧密结合,认真发动干部群众,广泛征求意见,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时间不长已取得初步成效。三是建委的工作重点开始转到加强城乡建设管理上来。去年针对城乡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下力量抓了立法和某些经济政策的调整,建立了一些发挥政府职能的机构,对于加强建筑行业管理发挥了作用。四是继续贯彻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建设的方针。根据全局需要和实际可能,突出重点,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然后落实责任制度,依靠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实现,及时完成了一些关系全局的急需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一九八五年,我市城乡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就建委工作来说,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1、对加强施工企业管理和职工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对出现的问题没有认真进行系统的研究。2、建委机关本身的工作还缺乏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作风上存在解决问题不及时、态度生硬的毛病。3、在坚持放权搞活的情况下,对城乡建设中的宏观问题研究不够,致使去年上半年出现了开工失控现象。4、施工周期长、工程质量差、浪费大、安全事故多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
一九八六年全市城乡建设战线要结合整党,按照中央“巩固、消化、补充、改善”的方针,深入进行建筑业的整顿,加强行业管理和队伍建设;继续压缩基本建设施工规模,狠抓竣工交用,努力提高建设效益。为此,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开展建筑业的整顿工作。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增强整顿的自觉性。要在领导思想、工作安排和组织方法上把整顿和整党、改革及完成施工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继续抓好典型,实行分类指导。规划、设计、开发、建材等单位都要针对本部门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措施,提出具体要求,使整顿工作有明确的目标。
要认真纠正以权谋私的各种不正之风,继续揭摆问题,坚持边整边改,着重解决好领导干部中的不正之风。对经营作风、工程质量、现场管理、队伍建设、服务态度以及各类集体公司和外包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一个一个地进行系统整改。对违法乱纪行为,特别是经济犯罪大案要案,要抓紧查处。针对施工、预算、材料、财务等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制订规章,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二、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高标准地完成一批建设任务。
1、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建成城子水厂,加快水源九厂的建设。建成紫竹院、建国门、沙窝、北报寺四个十一万伏变电站和三里屯、厂甸、黄城根三个电话局。建成北郊液化气罐瓶厂,铺设自东郊焦化厂至海淀文教区三十五公里天然气输气管线,完成左家庄供热厂二期工程。建成玉泉山路、东南外二环路(广渠门到蒲黄榆)、东直门外大街、安贞路和马家堡路的北段以及车公庄东口等一批路口工程。限期建成复兴门地铁折返线工程。
2、房屋建筑工程方面:国家重点工程中全部建成的四项:即中央彩电中心、科技情报中心、国际电信局和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其余重点要保证按进度计划完成。竣工交用住宅四百五十万平方米,其中城近郊区中小学教师宿舍十二万平方米,拆迁周转房十九万平方米。建成医院十个,增加病床一千二百张;同时,要抓紧北京、人民、儿童、天坛、友谊等重点医院的建设。建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农业大学等十所高校新学期用房十万平方米和北京四中。建成外交人员公寓三栋和昆仑、东方、香格里拉、展览馆饭店工程,以及光明公寓、丽都饭店四期和国际饭店的土建工程,建成三十四个普通旅馆。建成高级法院和冰箱压缩机厂工程。抓紧亚运会工程和食品街的建设。
3、乡村建设要抓好牛堡屯、大华山、沙河、张喜庄四个集镇和马连店、一渡河等五个村的建设试点。各区、县也要根据情况,逐步扩大建设试点范围。
三、严格控制新开工程,继续压缩基本建设施工规模。一九八六年,施工规模要控制在二千一百万平方米左右,房屋建筑竣工交用七百万平方米。对各单位要求开工的项目,要坚决按排队原则和六项建设条件进行严格审查。未经批准开工的项目,一律停止拨款和供料。对在施工程,各施工单位要加强调度,抓紧施工,保证按合理工期竣工,不得随意拖延工期。在施工程任务多的单位不准再承包新的工程,坚决避免把施工摊子铺得过大。
四、抓紧城乡规划和城市开发建设。规划工作要力争扭转落后于开发建设的被动局面。分区规划要继续深入,要完成道路红线、绿地绿线、河湖蓝线的规划定线工作,着重做好近期重点建设地区的规划设计工作。远郊各县要编制出县城重点建设区的详细规划,全面开展县城规划,编制南口、溪翁庄等城镇的总体规划。
城市开发的重点是抓紧方庄住宅区的建设,通过这个居住区的建设,摸索、总结出一整套新区开发建设和管理经营的新经验。同时,要按规划建成万泉河、西土城、人大北和樱花园四个小区,搞好西便门、崇文东等十个小区的收尾和完善工作,抓紧望京地区和几个城市改造区的建设准备工作。
五、加强设计管理,提高设计水平。要对全市勘察设计单位普遍进行审查、划分等级。国营勘察设计单位要进一步改进技术经济责任制,端正勘察设计指导思想,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
要广泛开展创优秀设计活动,解放思想,克服建筑设计外观单调、呆板和使用功能方面的弊病,丰富个体设计,并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努力创造出更多的符合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建筑设计。
六、按照统一的规划布局,逐步把力量转移到重点建设地区。根据城市建设要重点治“散”的精神,从一九八六年起,把那些上得去、建得成的项目按规划集中安排在建设条件比较好的重点地区,使这些地区尽快按规划建成,发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中心地区,重点建设东二环东侧、西二环西侧、北二环北侧和建外大街、复外大街。近郊,重点建设方庄、望京(西八间房)地区和五路居、公主坟、双榆树、呼家楼地区的商业服务中心。远郊,重点建设昌平、黄村、顺义三个卫星城,整顿和完善通县燕山两个卫星城。
七、大力发展建筑材料生产,改进建材供应工作。要面向首都建设需要,研究制订加快建材工业发展的规划和若干政策。实行大家办建材的方针,以原有企业为主,发动和组织全市其它有条件的工业部门,加强横向联合,共同加快建材生产的发展。要着重抓好水泥和引进项目的建设。燕山水泥厂二十五万吨生产线,下半年完成土建,交付安装;花岗石板材、复合板、矿棉吸音板、自动节门铸造、木制家具等五条引进生产线建成投产;已建成的水磨石、大理石板材等八个项目要尽快达到设计能力;建成肖村混凝土搅拌站。抓紧散装水泥库的建设和十一项已签约引进项目的前期工作。
建材供应要继续扩大和完善项目配套供应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多渠道挖掘水泥、钢材和短线地方材料资源。加强调查研究,抓好地材政策调整,保证上调计划完成。
八、继续巩固和完善改革。进一步完善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办法,使工资总额与竣工面积、利润、特别是质量等指标进一步挂钩。在施工企业内部分配上,试行按单位工程工资含量包干责任制;在一般工程中推行按工程类别(或结构)提取不同工资含量的作法,克服“抢肥活”、“重结构”、“轻收尾”的现象。要大力推行投资包干和工程造价包干。
加快用工制度改革,扩大农民合同制工人的比重,采取与劳务输出地区政府(或其委托机构)签订劳务合同的方式,加强管理,并合理解决农民合同制工人的待遇和社会保险问题。要继续抓紧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研究,尽快提出改革方案。
九、加强建筑行业管理和立法工作。设计、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开展创优质工程活动。要强化政府监督,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站要勇于负责,严于执法,力争下半年对在建工程实行全面监督。市直属的五个主要施工部门要在搞好结构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基本消灭“五漏、三堵、一空鼓”(即:屋面、外墙面、地下室、厕浴间、下水道漏水;雨水管、地漏、下水管堵塞;水泥地面空鼓)的质量通病。
进一步加强工程合同预算管理。抓紧编制建筑、安装、市政工程概算定额,改进合同预算审查工作。
切实改善施工现场管理。要按季度组织全市性大检查,评定文明施工现场,进行推广。各区(县)政府要依照施工现场管理办法严格监督检查。
清理近年新成立的各类建筑工程承发包公司和开发公司,逐个重新进行资格审查、登记注册,不合格的坚决吊销营业执照。继续清退外地包工队。施工质量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包工队,需要留下的要经过严格审批。要加强对来京承包工程的国外设计、施工企业的管理。
抓紧法规、规章制订和执法检查工作。一九八六年计划制订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的若干规定,建筑企业营业管理办法,设计单位管理办法,国外设计、施工单位在京承建工程的规定,地方材料供应管理办法,提前竣工奖励办法及发展建材工业的规定等。
十、大力加强科技工作。要编制好城乡建设“七·五”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建筑节能和新型材料的科技攻关。针对工程的质量通病,研究技术解决措施。组织推广节能外墙、新型装修和防水材料的应用。抓好引进技术特别是建材引进生产线的消化吸收工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