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政发[1986]2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总公司:
市政府原则同意市经贸委《关于一九八五年工作总结和一九八六年工作安排的汇报》,现摘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贯彻执行。
一九八五年,市经贸委认真执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端正业务指导思想,面向全市,抓改革,抓政策,抓作风,抓管理,克服困难,超额完成了八五年国家外贸出口计划,取得很大成绩。
在新的一年里,市外经贸委要进一步面向全市,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抓大政方针,抓改革,抓统筹协调,抓督促检查,力争八六年外贸出口额突破七亿美元。完成这项任务,一要从年初起,就要一个月一个月地把出口工作安排好,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研究确定外贸出口计划,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二要面向全市,依靠各方,挖掘出口的潜力,充分调动各区、县、局的积极性。特别要重视依靠乡镇企业和区县企业,在郊区建设更多的外贸出口产品基地。三要大力抓好“拳头”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并不断开拓新的出口货源,努力打开国际市场。四要切实加强技术引进工作,对重点行业,力争系统引进,系统改造,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五要更放手地利用外资,发展合资经营、独资经营。六要继续研究制订和完善鼓励出口的各项具体政策。七要注意研究国际市场信息,正确处理内、外贸关系。八要继续抓好涉外经济法律知识宣传和外贸干部培训工作,帮助各区、县、局培养一批熟悉外贸业务和法律知识的干部。九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工作作风,纠正不正之风,更好地为领导、为区县局、为基层服务。希望各条战线的同志紧密配合,同心同德,发扬改革创新和开拓前进的精神,为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出口创汇的国家计划,为突破创汇七亿美元的水平及其他各项经贸任务而努力奋斗。
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一九八五年
工作总结和一九八六年工作安排的汇报
(摘要)
(一九八六年一月)
(一)
一九八五年,对外经济贸易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各区县、各委、办、局、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工农业生产单位和经贸企业的共同努力,各项任务超额完成,外经贸易取得新的进展。
一、外贸出口超额完成计划。全年出口总额达六亿二千万美元,超额百分之五完成了国家计划。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工农贸紧密配合落实外贸收购计划,保证出口货源。去年外贸共收购本市商品十六点二亿元,超过计划百分之八。
第二,由市计委牵头,市经委、经贸委、外贸总公司、财政局、税务局、外汇管理分局等单位参加组成出口协调小组,协调解决出口中的问题,对完成出口任务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制订鼓励出口的经济政策,调动了外贸职工的积极性。
第四,各外贸企业加强推销,对外成交合同额达七点六二亿美元,比八四年增加百分之十二点八。
第五,外贸总公司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组织出口运输。铁路部门大力支持,陆运出口车皮兑现率达百分之九十四,居全国第一。
二、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有较大发展。全年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对外成交四百余项,协议金额十二亿美元,比一九八四年增长了一倍多,是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主要特点是:生产型和出口创汇型的合资合作项目增多。有二十八个,占项目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四。成立了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CP中国公司”。为吸引外商举办独资企业开了个头。区县的合资项目显著增加,占总项目数的百分之三十六,协议金额达三亿七千万美元。引进软件技术的项目比例上升。全年签约成交项目一百多个,约一亿七千万美元,占技术引进总成交额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注重引进重点产品关键技术,加快国产化的进程。建材行业的技术引进有发展。
八五年的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着重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积极筹措技术引进的资金。筹措总计三亿二千万美元,配套人民币资金七亿元,保证了对外成交签约。
2、贯彻国别政策,避免重复引进。八五年加强了同欧洲共同体国家的合作和交往,成交额达一亿四千万美元,占技术引进成交总额的百分之四十四。
3、慎重审批对外签约文件,采取由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合审查制度,坚持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要由注册会计师编制或预审,合同、章程由注册律师起草、审查,避免了一些失误。
4、开始重视涉外经济条法工作。制定了征收中外合营企业土地使用费、审领独资、合资、合作企业批准证书、实施中外合营企业劳动管理、中外合营企业中方分得利润分配和解缴办法等规章。
5、编印了《北京市投资问答》和《北京市投资指南》,与新闻单位合作创办了《世界商品报》,编辑了《信息》。
三、对外经济合作工作取得新进展。市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完成合同额近八百五十万美元,营业额近二千一百万美元,外汇净收入约七百万美元。全年派出劳务人员一千一百一十三人,超额完成计划百分之十一。新开拓劳务地区有美国、冰岛、阿尔及利亚、荷兰、新加坡等五国。新批准建立七个海外企业。承担对外援助项目九个。有六个专家组在外执行援助任务。新争取到联合国和双边援助项目八个,金额约一千四百万美元。
四、其它对外经济业务也有新的开展。
1、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批出外汇贷款八十六项、一亿六千四百四十八万美元,收回六千八百六十万美元。人民币贷款增加两亿多。外币兑换达一亿九千九百八十四万美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六点五。外币存款户增加到一万三千九百多户。侨汇收入四百四十一万美元。
2、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向国外筹集外汇资金六千一百三十万美元,向国内银行筹集人民币一千一百六十万元,贷出一千九百零八万美元,二点五亿日元,八百二十八万元人民币。投资举办中外合营企业二十八个。承担合资企业担保业务五项。
3、举办国际展览。分别在美国华盛顿、香港和非洲多哥洛美举办了三个展览会及展销会。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中国北京经济贸易展览会,是迄今本市最大的一次出国展览,创历届出国展销会成交额最高纪录。
承办来展十一个,参加展出的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百五十个厂家。
4、北京海关改革计税办法,缩短纳税周期,纠正漏、错征问题,及时征税入库,全年共征集中纳税款一百九十四点八亿元。
5、商检局全年检验商品一万二千多批,发现有质量问题出证对外索赔七百二十一批,索赔金额达五千万元外汇人民币,较上年增长四倍多。
6、八五年,有二百一十九家外国企业在京设立常驻机构。市外国企业服务总公司派出雇员七百四十九人,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八十七点三。
五、控制派遣经贸出国团组。去年共批准经贸出国团组八百七十个、五千五百人次左右,出国费用控制在国家规定的用汇指标内。卡住不应出国的团组一百三十多个,约六百人次。
取得以上成绩,主要是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在日常工作中,得到了兄弟部门的支持、配合、谅解。从我们自身的工作看,有以下一些体会:
第一,抓改革。努力克服忙于处理具体事务的旧习惯,尝试用制定经济政策,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的办法,来推动工作。
第二,抓作风。在机关内部提倡团结协作,遇事多商量,在处理与兄弟委办的关系上,提倡相互尊重,多听他人意见,解决业务问题不争以我为主,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注意深入实际,多到基层单位帮助解决问题。
第三,抓管理。调整了委机关和外贸总公司的机构,实现了政企分开和统一领导,减少了层次。
第四,抓重点。注意抓外贸出口,着重解决货源问题;抓技术引进,着重解决好资金问题,基本上未发生因外汇紧缺而开不出信用证的现象。
一九八五年虽取得一些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
第一,外贸出口额仍在六亿美元左右徘徊。我们对增强出口创汇能力的意义认识不足,抓得不狠。对于改革外贸体制、促进工贸结合、建立出口基地、开发出口拳头产品等重大问题调查研究不够,措施不力。
第二,缺乏全面规划。技术引进按行业规划不够,存在重复引进的情况。利用外资生产型、出口创汇型项目还不多。合资、合作项目还有不少政策性问题亟待研究。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尚未打开局面。某些项目涉外文件条文不严谨,有的让外商钻了空子。
第三,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密,曾发生擅发精肉出口许可证的严重错误。
第四,存在某些不正之风。争出国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授意外商邀请出国。有些出国申请情况不实,审批不严。对少数团组和人员存在照顾关系等情况。有的迎送规格过高、宴会规模过大。
(二)
一九八六年对外经贸工作的总要求是:坚持改革,加强管理,改进作风,努力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更好地为首都现代化建设服务。
要按照全国计划会议和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本市“七五”经贸发展规划,提出外贸出口、利用外资、技术引进、劳务合作及其它各项经贸工作的奋斗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政策措施,使“七五”期间本市经贸工作每年迈出新的步子。今年的对外经济贸易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今年国家下达本市的出口创汇计划为六亿四千四百多万美元,市政府指示要求达到七亿美元的水平,办法是:
1、及早落实出口货源。配合市计委制订外贸收购计划,工农贸紧密配合,以国家利益为重,抓紧衔接供货计划。出口七亿美元,约需二十五亿元货源,年前已衔接十九亿元,还差六亿元左右,争取在二月份落实到生产企业,及早安排生产,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2、实行鼓励出口的经济政策。供货创汇一美元专项奖励人民币四分;合理分配留成外汇额度,提供出口商品的生产单位应得到一定的留成外汇,企业留成调剂给其他单位,应当在经济上得到合理补偿;建立出口基金,扶植和奖励生产出口商品的企业。在外贸企业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把出口任务承包到各外贸公司,完善奖惩办法,调动外贸职工的积极性。
3、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逐步改变出口商品构成。按行业制定规划,开发新的商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及增加适销对路的花色、品种,努力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改进包装、装潢,提高竞争能力。对在国际市场上创优的高质量产品给予特别奖励。
本市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具备进行深度加工和开拓新兴工业的条件,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制定规划,逐步改变出口商品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精加工制成品的转变,特别要扩大机电产品的出口,使机电产品出口在今年有所突破。
4、围绕扩大出口组织利用外资、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吸收国外直接投资举办合资、合作、独资企业,把技术密集型和出口创汇型生产企业作为重点。技术引进主要安排出口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重点产品国产化项目。
5、加强推销,开拓国际市场。完成今年出口七亿美元任务,按履约率为百分之八十计算,需有近九亿美元的对外成交合同。要采取广交会、小交会、邀请外商来京洽谈、出国推销、函电等多种方式对外成交。抓紧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和健全销售网,有重点地试建服务网点。通过易货贸易扩大对苏联、东欧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出口。
6、积极开展两个方面的劳务合作。今年计划派出一千一百人左右。国际合作公司要继续开拓劳务市场,为国家多创外汇收入。市外国企业服务总公司要为外国企业驻京机构提供更多的服务人员,并提高服务质量。
二、坚持改革。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出口商品生产体系。先调查研究,确定政策,在一、两个行业(商品)进行试点,建立若干个专厂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专厂和基地,贯彻择优原则,公开招标评定,几年一评,不搞“终身制”,并制订鼓励政策,做到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
2、研究确定给予一些有条件的大中型生产企业以外贸经营权。先在机电行业一些有条件的大中型生产企业试行,目的是为了加强工贸结合、技贸结合和产销结合,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推进工贸结合。要坚持包括“四联合、两公开”在内的多种工贸结合方式,总结经验,兴利除弊,充实、完善工贸结合内容,解决工贸结合中出现的问题。
4、调整政策,进一步发挥海外企业的作用。已批准尚未开业的,要抓紧筹备,在年内全部开业。今年新办阿姆斯特丹办事处,并争取谈成几个生产机电、轻工产品的生产型海外企业。要调整海外企业经营方针,进一步为本市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了解客户资信、提供商业信息情报服务。海外企业要主动与本市各行业加强联系,各行各业要重视利用海外企业,充分发挥其作为本市在国际市场的窗口作用。
三、加强管理。
1、外资管理。计划批准对外签约合资合作企业五十个左右,协议金额约七亿美元。要着重举办生产型和出口创汇型的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已批准的一百二十七个项目,要进行交资验资检查,提高开工率和开业率。
2、技术引进管理。计划对外签约成交一亿美元。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对本市技术改造的支持。要认真清理并解决引进战线过长、多头对外、国产化程度不高、技术少设备多、重复引进等问题。要加强计划性,按行业制定规划,重点安排生产出口产品行业的技术引进项目,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要十分注意吸收、消化、运用和创新,充分发挥引进技术的作用。
3、外贸管理。各外贸企业要结合整党,进一步端正业务指导思想,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今年全面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堵塞漏洞,提高工作效率。
4、办好国际展览。贸促分会今年承办来京展览近二十个。每个展览会都要做好接待和设备留购工作,开展技术交流,认真组织观众,取得更好效果。组织好“米兰国际博览会”、“澳大利亚贸易展览会”等出国展览,扩大外贸出口。
5、加强海关、商检工作。北京海关加强监管,依法征税,加强缉私,并注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市商检局要严格检查进出口货物,把好质量关,维护国家利益。
6、加强调查研究和条法、咨询、资料工作。开展对外经贸战略研究。国家已颁布许多涉外经济法规,各对外经贸单位都要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各单位都要有懂得条法的工作人员。经贸委设立条法处,从事条法研究,制定涉外经济规章,审核涉外法律文件,提高对外合同、章程的质量。各咨询机构要认真收集国内外市场信息,积累资料,逐步扩大业务面,为开展经贸业务提供优质服务。从经贸委机关到各经贸单位,都要建立健全和清理对外谈判记录、客户档案和项目档案,并做好统计工作。
7、培训经贸干部。采取多种方式举办经贸业务和外语培训班,逐步提高经贸干部的业务水平,在全系统形成好学上进的好风气。
四、改进作风。要把端正党风,纠正不正之风,作为大事切实抓好。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统一思想,认清意义,增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增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抵御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思想侵蚀的能力,自觉地抵制和纠正不正之风。学习中,经贸委领导班子带好头,做到作风正、讲团结、敢负责,减少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秉公办事,带动全系统职工加强事业心和责任心,对工作精益求精,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推动经贸事业的发展。
要健全制度,加强纪律。要制订外销员、下厂员和各类经贸干部工作纪律,防止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加强对涉外活动迎送、仪式、宴请等管理,控制规格和规模;控制出国团组,严格人员审查,加强外事纪律教育和检查,防止有损国格、人格的事件发生。认真查处违法乱纪案件,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