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文件
  1. [发文字号] 京政发〔1986〕18号
  2. [发布日期] 1986-02-06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清理和整顿“小钱柜”的通知》的通知

京政发[1986]18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总公司,各高等院校:

  现将《国务院关于清理和整顿“小钱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本市情况作如下补充规定,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切实加强领导。清理和整顿“小钱柜”,是税收、财务大检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纠正和制止不正之风的重要措施。各区、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都要有一名领导同志负责,组织力量,按照国务院通知精神,集中一段时间,做好清理和整顿工作。

  二、清理和整顿的范围。凡是没有纳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管理的公款、没有列入报表的预算外资金和不符合财政、财务制度规定的非法收入等,均属“小钱柜”的范围,都要清理和整顿。

  三、各基层单位的“小钱柜”资金,按文到之日的帐面余额,缴到本单位财务部门,然后逐级上缴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集中,按隶属关系于二月底以前,分别上交同级财政部门。市级单位上缴市财政局;区、县属单位上缴区、县财政局。

  四、市财政局设立“清理整顿小钱柜资金”专户。开户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帐号300―2,收款单位为北京市财政局预算外资金管理处。各主管部门缴款使用“付款委托书”,并注明“小钱柜”资金。各区、县财政局也要在银行设立专户。

  五、清理和整顿“小钱柜”,由市财政局负责日常工作。市人民银行和审计局要密切配合。各区、县和各主管部门要把清理“小钱柜”的情况及三年来“小钱柜”的资金来源和去向,如实填列报表(表式由财政局另发),于三月十五日前报送市财政局。

国务院关于清理和整顿“小钱柜”的通知

国发〔1986〕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目前,不少单位在国家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之外,又设立了“小钱柜”,资金来源有许多是用化公为私、公款私存等不正当手段攫取的。由于这些资金使用不受限制,单位可以任意支配,因而私吞、滥发奖金、套购专控商品等问题十分严重,不仅扩大了消费基金,还助长了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务院决定对“小钱柜”进行清理和整顿。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当前开展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把“小钱柜”作为专题,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和整顿。各级财政部门要立即在同级开户银行开立“清理整顿小钱柜资金”专户。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包括全民所有制单位附属的集体所有制单位,都要把“小钱柜”资金集中到本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各单位要在一九八六年二月十五日前,将帐面余额按隶属关系存入同级财政部门在银行开立的“清理整顿小钱柜资金”专户,听候处理。逾期不申报上交的,按违反财经纪律论处,并追究单位领导人和财务会计主管人员的责任。

  二、各级财政部门应认真审查各单位“小钱柜”的资金来源。属于应当上交预算的收入,要按规定交回各级财政。属于预算外的,应转入预算外资金,仍归原单位所有,按规定用途使用;对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可适当增加国库券派购任务。属于虚报冒领、截留应上交款项、转移国家资财等非法所得,应一律没收,作“其他收入”上交同级财政部门。非国家公款性质的集体互助金、稿费提成等,用于集体福利的正当收支,不属于“小钱柜”的范围。

  三、自文到之日起,应停止“小钱柜”资金的开支。今后,所有单位都不得设置“小钱柜”,严禁化公为私,公款私存。各单位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一切收支都要通过财务会计部门作账务处理。各级银行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开户管理和现金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小钱柜”清理情况,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审计机关要加强监督检查。

  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要将清理“小钱柜”的情况及时报告财政部;并把近三年来“小钱柜”的资金来源和去向,如实填列报表,于一九八六年三月底以前报财政部。在清理整顿期间,如有紧急情况必须动用“小钱柜”资金,要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五、部队各单位的“小钱柜”如何清理,请军委总后勤部根据本通知的精神,规定清理整顿办法,报财政部备案。部队清理整顿情况,由总后勤部汇总后,于今年三月底前报财政部,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有关清理整顿“小钱柜”的具体事宜,由财政部作出规定。

  国务院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七日    


分享: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