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文件
  1. [发文字号] 京政发〔1983〕99号
  2. [发布日期] 1983-06-30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发布<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京政发[1983]99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国务院关于发布《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本市情况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补充规定,希一并贯彻执行。

  一、各区、具要加强对城乡集市贸易的领导

  各区、县要成立市场管理领导小组,较大的集市贸易市场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要成立基层市场管理员会。区、县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乡政府分管这项工作的领导同志和主管部门要经常研究解决市场管理当中的问题。   集市贸易场地和建设,要正式列入建设规划。现有城乡集市贸易场地不得随意撤销或侵占,城市地区的集市贸易场地如需撤销或迁移,须经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并报市政府批准。今后城乡还应根据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的需要,增设工业小商品、农副产品批发、旧货等市场,具体规划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会同市规划局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市政府。

  要认真建立和整顿城市集市贸易的日常管理服务机构,实行责任承包制度。市场管理人员佩戴的工作标志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统一规格、式样后由各区、县分别制发。

  二、参加集市售货者,必须持证上市

  1、按《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第九、十六、十八条的规定,凡农民出售个人所得的奖售工业品、农村基层生产单位和农民从外地购买大牲畜在本地出售、农村手艺匠人在集市上做工,均应持有当地村民委员会或生产大队的证明。

  2、按《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社队集体、农民个人或合伙进行长途贩运,从事常年和季节性贩运的,应持有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或证明。

  3、出售国营和集体企业的工业产品,为了区别那些是不收购的或完成国家计划后多余的,须持企业主管部门的证明。

  4、出售国家统购派购的农副产品,为说明是完成了统购派购任务以外的产品,须持乡(镇)政府或生产大队的证明。

  三、认真执行市场价格管理规定

  1、除国家规定允许工商协商定价的三类工业品中的小商品和实行议购议销的农副产品,销售价格可以随行就市上下浮动外,出售其他国营、集体工商企业的产品和商品,一律执行国家规定的牌价。

  2、个体商贩,不准从国营、集体商店以零售价格套购商品抬价倒卖。凡从国营批发商业按批发价进货的商品,必须按规定的零售牌价出售,不准私自抬高价格。

  四、合理收取市场管理费

  1、对农副产品,按销售金额征收百分之二的市场管理费。销售金额不足三十元的按摊位收费,每个摊位每天收费三角。在农村集市,对销售金额不足五元的,免收市场管理费。

  对买卖大牲畜收取管理费,仍由买卖双方负担。

  2、对工业品按销售金额征收百分之一的市场管理费。销售金额不足五十元的,按摊位收费,每个摊位每天收费三角。

  3、旧自行车、小农机具等按销售金额征收百分之二的市场管理费。对出售估衣、一般旧物的,按摊位收费,每个摊位每天收费三角。

  4、从本市农贸批发市场进货的农民商贩,在进货时按购买金额征收百分之二的市场管理费,到各农贸市场出售时,凭当日市场管理费收据不再收费。

  5、经市场介绍买卖双方直接挂钩成交的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由卖方照章交纳市场管理费。

  市人民政府以前发布的有关集市贸易管理的文件,凡与《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和本通知的规定不符的,一律按国务院发布的管理办法和本通知的补充规定执行。

国务院关于发布《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发〔1983〕17号

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务院        

  一九八三年二月五日    

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城乡集市贸易,是我国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它有促进农副业生产发展,活跃城乡经济,便利群众生活,补充国营商业不足的积极作用。

  第二条  城乡集市贸易的管理,应当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坚持“活而不乱、管而不死”的原则,国家通过行政管理和国营经济的主导作用,把城乡集市贸易管好搞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第三条  城乡集市贸易行政管理的主管部门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各有关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互相配合,共同搞好城乡集市。

  为了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管好集市,当地人民政府可根据具体情况,在需要设立基层市场管理委员会的城乡集市,由集市所在地的县(市)、市辖区、乡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主持,组织工商行政管理、商业、供销、粮食、公安、税务、物价、卫生、计量、农业、城建等有关部门建立基层市场管理委员会,监督、检查有关政策执行情况,规划市场建设,共同管好市场。

  第四条  国营商业要采取经济手段,调节商品供求,平抑物价,对集市贸易发挥经济主导作用。

  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业可在集市上开展议购议销和代购、代销、代储、代运以及其它正常的业务活动。

  第五条  凡参加城乡集市贸易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办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市场秩序。

第二章  上市物资和参加集市人员活动的范围

  第六条  社队集体、农民个人和国营农场、林场、牧场、渔场、农(牧、渔、林)工商联合企业的农副产品,在完成交售任务和履行合同义务后,除中央或省、市、自治区规定不许上市的以外,都允许上市。

  第七条  国营工业企业的产品,凡国家允许上市自销的部分,可以在农村集市和城市指定的地点出售。

  第八条  国营农场、农(牧、渔、林)工商联合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工业产品,国家不收购或完成国家计划后的多余部分,可以在农村集市和城市指定的市场出售。

  第九条  农民个人所得的奖售工业品,需要出售的,持基层行政单位的证明,可以在农村集市出售。

  第十条  社队集体、农民个人和城市居民的旧自行车、旧物料以及农村的小型旧农机具等,可以到农村集市和城市指定的市场出售。出售旧农机、旧自行车和大型、贵重的旧物料都要持有关执照和证明。

  第十一条  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和其他合作商业以及个体有证商贩可以按照批准的范围,在农村集市和城市指定的市场经营购销业务。

  第十二条  国营商业在集市上议购议销农副产品,要按商业分工进行经营,议购议销价格可以有升有降,要照顾群众的正常调剂,不要与民争购。

  第十三条  农民家庭副业产品和有证个体手工业者的产品,可以在集市出售;生产所需原料,允许在集市购买。

  第十四条  国营、集体和有证个体饮食业、社队企业和各种经济联合体在国家政策、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可以在集市购买原料加工成品出售。

  第十五条  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在国家政策、法律许可范围内,可到集市采购农副产品;但严禁抬价抢购和转手贩卖。

  第十六条  农村生产基层单位和农民个人在为生产服务的前提下,持基层行政单位证明,可以从外地购买大牲畜在本地出售。到集中产区采购,须经产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贩卖大牲畜必须遵守国家关于牲畜检疫等有关规定。

  农民个人出售大牲畜,须持有基层行政单位的证明。个人从事大牲畜肉类经营的,须持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的营业执照和卫生检疫部门的证明。在经营活动中,不准收购、宰杀无出售证明的或有使役能力的大牲畜。

  第十七条  农民在完成国家统购、超购、派购任务的前提下,可以从事允许上市的农副产品的贩卖活动。

  社队集体、农民个人或合伙可以进行长途贩运,从事常年和季节性贩运的要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并依法纳税。

  第十八条  农村手艺匠人在集市做工,应持基层行政单位证明;出省的,应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领取临时许可证。

  第十九条  上市商品要划行归市,参加集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要到指定地点交易,不得在场外交易。

  第二十条  下列物品不准上市出售:

  (一)废旧有色金属、珠宝、玉器、金银及其制品、文物和国家规定不准上市的外货。

  (二)粮票、布票等各种证券。

  (三)迷信品、违禁品。

  (四)反动、荒诞、诲淫诲盗的书刊、画片、照片、歌片和录音带、录像带。

  (五)有毒、有害、污秽不洁、腐烂变质食物,及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及其制品。

  (六)麻醉药品、毒限剧药、伪劣药品以及化学农药。

  (七)国务院和省、市、自治区规定不准上市出售的其它物品。

  第二十一条  不准以各种证券换取商品,严禁倒卖各种票证。

  第二十二条  没有县或县级以上医药、卫生行政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的证明,不准在集市行医、出卖药品。

  第二十三条  禁止以次顶好,以假充真,掺杂使假,短尺少秤。禁止使用和出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和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凡出售计量器具的应持有计量管理部门的证明。

  第二十四条  严禁在集市上赌博、测字、算命。

  第二十五条  严禁伤风败俗、腐朽野蛮、恐怖、摧残演员身心健康、败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卖艺活动。

  第二十六条  严禁欺行霸市、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第三章  集市设置与管理

  第二十七条  城乡集市场地,由各地人民政府纳入城镇建设规划,本着方便群众购销和不影响交通的原则,合理设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

  要有计划地建设一些永久性的室内商场和有棚顶的商场。

  要逐步建立和健全各种服务设施。城乡集市要普遍设立公平秤。

  市场管理人员必须佩戴统一标志,遵守管理人员守则,做到文明管理,礼貌服务。

  第二十八条  搞好城乡集市场地的卫生,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和卫生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农村集市贸易食品卫生管理试行办法》。

  第二十九条  城乡集市农副产品的价格,在国家政策法律允

  许范围内,由买卖双方议定。工业品按国家有关价格的规定出售。

  第三十条  除国营商业、供销合作商业在集市上进行议购议销业务外,对进入集市交易的商品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收取少量的市场管理费。工业品、大牲畜费率按成交额计算不得超过百分之一,其它商品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并应规定合理的收费起点。

  经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交易所的部门和检疫部门可按国家规定收取手续费,其它任何单位不准在集市上巧立名目,乱收费用。由交易所收取成交手续费的,就不再收市场管理费。

  市场管理费和交易所手续费的使用原则是,“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主要用于开展宣传活动、建设市场、提供服务设施、搞好场地卫生、开支服务人员工资福利费用及临时雇请的维持市场秩序人员的误工补贴,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一条  一切应纳税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和检查,并照章纳税。

第四章  对违章行为的处理

  第三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违章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其中违反税法的由税务机关处理。需要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和刑事处罚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违反政策规定,不完成农副产品交售任务自行出售的,按国营收购牌价收购产品;已售出的,没收高出收购牌价部分的全部所得。

  (二)抬价抢购农副产品的,按国营收购牌价收购商品,或按规定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

  (三)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按国营收购牌价收购商品,或按规定处以罚款。

  (四)倒卖或以实物倒换各种票证以及出卖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三)、(五)、(六)项规定的物品的,没收其票证或物品,情节严重的可并处罚款。非法出售麻醉药品、毒限剧药、伪劣药品、有毒食物的,责令赔偿受害者的损失或给予治安管理处罚;造成严重后果,致人重伤或死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出售第二十条第(四)项物品的,没收其物品和非法收入。

  (六)出售第二十条第(一)项物品的,劝其到国家指定的收购单位出售;已售出的,没收其高于国家收购牌价的部分;倒卖的,按投机倒把行为处理。

  (七)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和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的,没收其计量器具;有意作弊的,可并处罚款。

  (八)以次顶好,以假充真,掺杂使假,短尺少秤的,应进行批评教育,并没收以假充真的物品;屡教不改的,酌情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按投机倒把行为处理。

  (九)测字、算命的,教育制止;屡教不改的,处以罚款。

  (十)违反第二十五条规定,屡教不改的,处以罚款或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十一)违反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按投机倒把行为处理。

  (十二)违反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处以应补税款五倍以下的罚款;抗拒不交的,送当地人民法院处理。

  (十三)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可酌情予以教育或处以罚款。

  第三十三条  冲击市场管理机关和围攻、殴打市场管理人员、税务人员,或者冒充市场管理人员、税务人员勒索、诈骗群众财物的,或其它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四条  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申诉。

  第三十五条  市场管理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从严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批准公布之日起实施。过去的有关规定,凡与本办法有抵触的,均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七条  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制定具体管理细则。


分享: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