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政发[1980]9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革命委员会),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国务院批转化学工业部关于小氮肥工业扭亏增盈情况的周查报告》转发给你们。我市小氮肥工业已有八年历史,有了一定的进步。与兄弟省市相比,各方面的条件也都比较好。但是煤、电消耗高,亏损大,在全国小氮肥工业中处于落后地位。去年,我市每吨合成氨的能源消耗在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在第二十一位,在华北地区居第四位,全年净亏损二百七十万元,累计亏损达一千六百多万元。
去年下半年,市领导同志亲自抓了小氮肥厂的整顿工作以后,各厂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和全国先进省、市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中央书记处对北京市工作方针的四条建议的要求不相适应。为了进一步改变本市小氮肥工业的面貌,降低能耗,消灭亏损,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各县要认真学习国务院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对照先进经验,对本县的小氮肥厂,从领导班子、经营管理、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真正弄清落后的原因,找出差距,并按照“学桐乡,赶赤城”的目标,制订措施,付诸实现。
二、加强领导,继续整顿。小氮肥企业搞得好坏,关键是各县领导的重视。昌平等几个小氮肥厂的经验证明,只要加强领导,改进管理,推广行之有效的工艺技术革新措施,就能增产氮肥,降低煤、电消耗,增加盈利。各县都要指定一名副县长具体抓,帮助工厂扭亏增盈,并向争华北冠军、争全国上游的目标努力。对个别长期落后,改进不大的厂,必要时组织干部进厂蹲点,帮助整顿,限期扭转。
鉴于小氮肥工业共同性问题多,业务性强,市人民政府责成市化工局同各县一起抓好小氮肥厂的整顿和赶超先进的工作。
三、今年全市小氮肥工业一定要扭亏增盈。下半年每个厂必须把煤耗降到平均两吨半以下,电耗降到平均一千四百度以下。要做到厂厂有盈余。目前仍有亏损的厂,第三季度必须实现盈利;下半年内力争把亏损的部分补上来。
四、考虑到现在有些小氮肥企业已经发生亏损的情况,今年再实行一年“财政包干”的办法,超过包干指标的利润和减亏部分留给企业使用;未完成包干利润的企业,必须认真检查分析原因,加以改进;超亏部分市财政不予弥补。要继续实行节电、节煤奖,并试行统一的扭亏增盈奖。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五、对小氮肥的主要原料无烟煤,市煤炭公司要根据市化肥农药工业公司核定的消耗定额(包括途耗、库耗、水分、灰分等)定矿、定点、保质、保量,按时供应到厂,继续实行“超产增拨,减产减供,节约留用,超耗不补,合理库存,季末调剂”的办法。
六、根据国务院文件的要求,其它“五小工业”,亦可参照小氮肥工业的做法,提出建议,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国务院批转化学工业部关于小氮肥工业扭亏增盈情况的调查报告
国发〔1980〕128号
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革命委员会),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化学工业部《关于小氮肥工业扭亏增盈情况的调查报告》转发给你们。报告中提出的一些意见,不仅适用于小氮肥工业,而且整个“五小工业”也可借鉴,望参照执行。
国务院
一九八○年五月十七日
关于小氮肥工业扭亏增盈情况的调查报告
国务院:
去年以来,我们围绕小氮肥工业扭亏增盈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各地了解的情况来看,如果有一个合理的经济政策,通过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在两、三年内大部分小氮肥企业是可以扭亏为盈的。现将我们调查的情况和意见报告如下:
经过调整,一九七九年末,全国共有小氮肥企业一千四百五十二个,年产合成氨七百三十一万吨,按每吨合成氨生产三点八吨碳酸氢铵折算,相当于碳铵二千七百多万吨,占全国氮肥总产量的百分之五十七,对支援农业起了很大作用。但小氮肥工业过去突出的问题是,消耗高,亏损大。最近几年,在各省、市、自治区党委领导下,普遍开展了学辉县、赶桐乡的竞赛,推广浙江省大面积降低煤电消耗、扭亏增盈的经验,亏损状况也有较大改变。全行业亏损额,从一九七六年的九亿七千万元,降到一九七九年的四亿一千万元(如扣除煤电涨价因素,亏损为二亿多元);每吨合成氨平均亏损,由一九七六年的二百六十五元降到一九七九年的五十七元,三年下降了百分之七十八。去年,已有浙江(按国家统一价格考核)、上海、四川、江苏、湖南和河南六个省、市,盈亏相抵有了盈利。嘉兴、苏州、温江、湘潭、石家庄、新乡、临沂等三十二个专区转亏为盈。从企业来看,有三百九十九个厂盈利。虽然盈利厂数只占百分之二十七点五,但产量却占小氮肥总产量的近一半。在盈利的企业中,既有使用统配煤的浙江桐乡化肥厂,也有使用小窑煤的山东莒县化肥厂;既有万吨以上规模的江苏武进化肥厂,也有三千吨型的浙江慈溪化肥厂;既有高寒地区的吉林蛟河化肥厂,也有山区运距较远的河北赤城化肥厂;既有领导班子比较熟悉生产业务的上海嘉定化肥厂,也有原来比较外行的河北藁城化肥厂。特别可喜的是,有一批小厂的消耗指标接近或者低于中型氮肥厂的能耗水平,如浙江桐乡、山东胶南、江苏六合等小厂的能耗,分别比衢州化工厂、鲁南化肥厂、南京化工公司氮肥厂的能耗低。有了这样一批先进典型,增强了大家对小氮肥工业能够过经济关的信心。
从一些有盈利的地区和企业来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着提高经济效果,抓领导班子整顿,抓经营管理,抓技术改造。
一是整顿企业的领导班子。近一、二年来,大多数省、市都花了比较大的力量,对小氮肥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了整顿。对闹派性的,从思想上、组织上作了整顿和调整,对能力弱的,进行了充实加强,并普遍组织了业务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地、县委还注意了企业领导干部的相对稳定。
二是降低煤电消耗。许多企业学习浙江省的经验,加强原料管理,稳定工艺操作,提高单机出力,回收可以利用的废气、废热以及加强经济核算等,使煤电消耗有较大的降低。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嘉兴、苏州、昌潍、烟台、旅大、新乡、滁县、温江、玉林、佛山等十个地区之间小氮肥加强管理、降低消耗的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九七九年,全国小氮肥每吨合成氨两煤(原料、燃料煤)耗平均降到二千七百四十公斤,比一九七八年下降了百分之十五点九;电耗降到一千五百九十四度,比一九七八年下降了百分之九点七。浙江省平均两煤耗下降到两吨以下。上海、江苏、山东两煤耗降到两吨半以下。一些煤耗比较高的地区,如江西、内蒙、吉林、黑龙江、甘肃、陕西、宁夏、湖北、湖南、北京等地,一九七九年比一九七八年,吨氨两煤耗下降幅度都在五百公斤以上。去年全国小氮肥行业共节约煤炭三百五十万吨,节电十二亿度。每吨合成氨成本,比一九七八年下降四十一元。
三是搞好技术改造。小氮肥设备小、机型杂、生产能力不配套,也是造成消耗高、亏损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几年来,各地围绕着利用煤粉、劣质煤造气进行原料改造;围绕着发挥综合生产能力,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和填平补齐。同时,还把大中型合成氨厂的某些先进工艺和技术运用到小厂中来。凡是经过改造的企业,煤电消耗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经营效果有明显的提高。现在全国已完成改造的有六百多个小氮肥厂,合成氨生产能力增加二百多万吨,正在改造的有三百多个厂。从目前改造方向来看,把能力小、消耗大的造气炉、压缩机、合成塔,逐步改造为效能比较高的设备,做到一台造气炉供三台压缩机,生产能力搞到五千吨;煤、电、运输条件比较好的厂,两炉供六机,搞到一万吨规模,就能做到合理开机,经济运行。再加上余热回收和余热发电,吨氨两煤耗就可以降到两千公斤以下,成本也会大大下降。苏州等地区在这方面已有成功的经验,我们正在总结推广。
四是实行补贴包干和利润留成。山东省临沂地区的十五个小氮肥厂,从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八年共亏损三千七百多万元,去年上半年,又亏损一百三十八万元。下半年,他们实行了“定额补贴,超亏不补,盈利归己”的政策,很快转亏为盈,不加补贴全年盈利八十万元。盈利厂由一九七八年的四个增加到七个,其余八个厂补贴后也有盈利。
小氮肥工业扭亏增盈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潜力还很大。要把这些潜力挖出来,除了继续搞好企业的调整、整顿和技术改造外,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经济政策。从一九七八年开始,国家对小氮肥工业按碳铵产量实行了亏损定额补贴,对扶持小氮肥厂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普遍反映,现行补贴办法是“多亏多补,少亏少补,盈利不补”,造成大家只讲产量多少,不问成本高低,实际上起了鼓励落后、限制先进的作用。加上很多地区还规定,企业的盈利全部上缴,而国家给五小工业的改造资金,因为小氮肥厂有了亏损补贴又分不到。使技术改造没有资金来源,只得把改造费用摊入成本,造成不亏的报亏、少亏报多亏的虚假现象。现在报盈的企业,全国只有三百九十九个,而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可能还有三百个左右的企业盈而报亏。比如,运输条件较好的山东昌潍地区十三个厂,一九七九年平均两煤耗二千零八十八公斤,电耗一千四百一十八度,这个消耗水平在全国来说是比较先进的,但全年报亏一千多万元。相反,运输条件较差的临沂地区,十五个厂平均两煤耗比昌潍地区高两百公斤,电耗高二十五度,全年却盈利八十万元。据江苏吴江县化肥厂反映,去年他们厂如果报盈利二十八万元,就取消补贴,按利润留成百分之八,厂里只能拿到二万二千元,连发职工的奖金也不够;如果报亏,不仅可以把二十八万元的
利润全部留下,还可以拿到补贴七十二万元。类似这个厂的情况还有很多。有的县委书记公开讲,“宁要白票子,不要红帽子”,支持小氮肥厂报亏不报盈。
为了促进小氮肥工业扭亏增盈,很多省、市在财政上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后,对小氮肥工业改变了过去“多亏多补,少亏少补,盈利不补”的办法,采用定额包干,统一掌握,节约归己,超亏不补的办法,使亏损情况大大扭转。如安徽省按一九七九年小氮肥净亏额,包干补贴给省化工局每年三千万元,三年不变,超亏不补,结余不缴,省化工局用一千三百万元对小氮肥厂分批进行改造。江西省对轻化局实行定额补贴后,轻化局对四十六个小氮肥厂,区别不同情况作了调整,七个厂关停并转,十五个厂按原料供应情况安排生产任务,二十四个生产好的厂保证吃饱开足。今年一季度,合成氨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六十八,吨氨成本下降百分之十二点七,全行业亏损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七。去年同期补贴后仍亏五百万元,今年补贴后盈利四十八万元。山西省成立了化肥工业公司,对全省小氮肥厂实行统一领导,独立核算。省财政局今年给小氮肥定额补贴二千万元,省公司、县、厂三方面按比例实行利润分成,亏损分担,三年不变,今年头两个月累计只亏损了二十五万元。
我们认为,这些省的经验都很好,说明了采取“定额补贴,化工局包干”的办法,有利于小氮肥工业的调整、整顿,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有利于技术改造,有利于加速扭亏增盈,化工部门有了领导生产的主动权,财政上的补贴将会比往年减少。建议推广他们的做法,具体办法可以各省自订,不作统一规定。争取在两三年内,做到小氮肥停止补贴,全行业不亏损。
此外,上海等地一些小氮肥广,在生产碳铵过程中,加了一种添加剂,促使碳铵颗粒长大,水分从百分之五降到百分之三点五以下,有利于控制肥效挥发,便于运输、储存和使用,对国家对农民都有好处,但生产成本一般要增加四到五元。我们建议,在碳铵总的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优质优价,规定优级品出厂价比一级品高五元,二级品比一级品低五元,以鼓励企业多生产质量好的化肥。
这个报告,是我们调查了六个省、市的情况写出来的。国务院扭亏增盈办公室和财政部的同志,也参加了一些调查和座谈。在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曾多次和一些地方、企业的同志交换过,大家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
化学工业部
一九八○年四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