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文件
  1. [发文字号] 京政发〔1980〕43号
  2. [发布日期] 1980-05-23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转发市液化气安全检查组《关于北京市液化石油气安全大检查情况的报告》

京政发[1980]4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革命委员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高等院校:

  市人民政府同意液化气安全检查组《关于北京市液化石油气安全大检查情况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

  液化石油气是较好的民用燃料,对减少污染,改善环境卫生,方便人民生活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它易燃易爆,管理不好,又极易发生事故。鉴于吉林省液化气厂发生重大爆炸性事故的严重教训,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确保首都液化气使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要订出计划,分工负责,限期解决。市人民政府责成市建委对解决事故隐患的情况切实进行督促检查。

液化气安全检查组关于北京市液化石油气安全大检查情况的报告

  为了吸取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厂发生重大爆炸性火灾事故的教训,确保首都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安全,根据市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有市经委、建委、财办、公安局、公用局、劳动局、规划局、一服务局、二服务局、燕山石化总公司、煤气公司、煤炭公司等单位七十余名领导同志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加,组成了北京市液化气安全检查组,由市建委副主任杨冠飞同志任组长,市公用局副局长马学亮同志任副组长,于今年春节前后,分八个小组,对北京地区九十五个液化石油气的储备厂、灌瓶厂、供应站和各类大用户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检查。

  检查的重点有:市煤气公司所属的云岗、凤凰亭储备厂;西郊、南郊灌瓶厂和各单位较小的储备厂、灌瓶厂共十二个;三十九个存在问题较多的供应站、代销店;各类使用大型贮罐的工业用户十二个;以及使用液化气的餐厅、饭馆二十三个,大用户九个。

  首都的液化石油气事业,自一九六四年以来,发展很快。到目前为止,全年商品量已达十万余吨,用户普及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仅煤气公司管理的就有民用户六十六万七千户,工业用户六百八十一户,公用福利用户一万一千八百零一户,占全国用液化气总户数的一半以上。十多年来,北京在液化气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摸索了一些经验,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上保证了安全正常供应。但是,大多数储备厂、灌瓶厂、供应站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建设起来的,由于经验不足,技术水平所限,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规划布局不合理;贮罐的材料和制做质量不好;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低。

  这次检查,共发现各种安全隐患二百六十多项,主要问题是:

  一、液化气设备质量差,又未进行严格的检查鉴定。

  北京地区有五至一千立米固定贮罐九十九个(不包括燕山石化总公司,下同),其中,市煤气公司一百立米以上的球罐有二十五个。全市各种槽车二十五辆,气瓶约八十三万个。多数大型贮罐施工质量差,有的板材不符合设计要求,外观缺陷很多,超标现象严重,也未进行球罐整体热处理。投运最长的球罐已有十五年,短的也有两、三年,均未进行开罐检查。其中云岗储备厂一号球罐已出现裂缝,停止运行。用户使用的气瓶未按规范进行检查、检修,事故屡有发生,七八、七九两年因气瓶质量问题造成的用户事故三十一起。

  二、液化气设施布局不合理,周围环境差。

  多数储备厂、灌瓶厂、供应站及大型用户周围都很拥挤,环境条件差,保证不了必要的安全距离。如凤凰亭储备厂,九个四百立米球罐密集在高坡上,没有消防通道,消防水源严重不足。刚建站时,周围空旷,现在宿舍、工厂越建越近,越来越多。一旦发生事故,影响将会很大。西郊灌瓶厂原设计能力一万吨,供应五万户,现在发展到五万吨,供应三十余万户。这个厂虽几经扩建,但场地窄小,布局拥挤,罐区、生产区、生活区混在一起,由于没有场地,气瓶在罐区、办公楼前到处堆放,压住了消防栓,堵塞了消防通道。全厂每天出入拉瓶车三百辆车次,生产区叉车、拉瓶车来回穿插,作业面窄,曾几次发生碰车事故。同时,球罐离围墙近,槽车装卸台靠近贮罐区,有时液化气浓度过高,都亟易发生问题,必须进行改造。

  城区的供应站、代销点、大型用户大多设在人口稠密的繁华地区或居民区,毗邻民房、道路。如铜法寺供应站位于友谊医院宿舍区,重瓶库与宿舍大楼相连,重瓶库旁就是地下锅炉房,站内有暖气沟;西总布供应站重瓶库离外交部宿舍楼不足五米;煤炭公司的新壁街代销站瓶库紧靠民房,需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建或迁建。

  三、液化气管理工作落后于生产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各生产、管理和使用单位经过整顿,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但管理不严格,缺乏必要的监督,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仍严重存在。如球型容器的制造,从板材来源、轧制成型到焊接组装等都存在一系列问题。城区供应站,在规划上多是见缝插针或靠协作单位解决地皮搞起来的,有的建站时,周围环境符合安全要求,以后又逐渐盖起了民房,造成了目前不合理的布局;球罐的技术档案不齐全,个别球罐材质搞不清楚;供应站内的超重瓶、漏气瓶、变形瓶时有发现。这些管理工作如果跟不上,全市液化气安全就无可靠的保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

  一、尽快开始对全市液化气大型贮罐逐步进行开罐检查。鉴于目前煤气公司及其他使用大型贮罐单位本身没有力量,而开罐检查任务大,时间紧,建议由市公用局、劳动局、公安局为主,会同市安装公司、煤气公司、燕山石化总公司等单位组成一个专业班子,尽快开展这一工作。通过检查,要弄清贮罐的技术状况,作出鉴定,采取措施,改善球罐的运行条件。对正在施工中的球罐,要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努力提高工艺水平。气瓶制造单位应严格质量标准,保证技术安全,监察部门要把好关。未经批准,不能自行生产液化气钢瓶。

  二、加速第三灌瓶厂的建设,为西郊灌瓶厂彻底进行技术改造创造条件。西郊灌瓶厂布局混乱,场地窄小,没有消防通道,十分拥挤,但目前供应任务重,设备停不下来,无法进行技术改造,因此,必须加速第三灌瓶厂的建设,分担西郊灌瓶厂的任务。建议今年拨出基本建设投资三百万元,年内搞好征地、拆迁、设备加工订货等。八二年建成投产。待西郊灌瓶厂任务减下来以后,即进行彻底改造。煤气公司对两个储备厂、两个灌瓶厂,应适当扩大场地,加大安全距离,需征耕地三十五亩,请规划部门统一安排。

  三、对全市的液化石油气发展,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并结合城市改造合理调整供应站的布局。今后,市规划局和各区县的规划部门在液化气厂、站附近拨地时,要特别慎重,要遵守安全防火间距的有关规定。

  四、加紧培训管理和使用液化气的人员。煤气公司要组织技术训练班,定期轮训管理和使用人员,逐步提高液化气管理和使用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

  五、建立液化气管理条例,健全管理制度。责成市公用局牵头,公安局、劳动局参加,着手编制全市液化气设备安全管理条例。各基层单位也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六、公用局要把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厂发生的重大事故通知各使用单位,请其开展自检,并接受市公安局、劳动局和煤气公司的安全检查。

  一九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分享: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