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办公厅文件
  1. [发文字号] 京政办发〔2002〕13号
  2. [发布日期] 2002-03-07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计委 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指导意见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2]13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计委
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98号),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二年三月七日



 - 1 -  


 

 
 
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意见
(市计委  二〇〇二年二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发〔1992〕5号)下发以来,本市第三产业稳步健康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比重持续提高,内部结构显著改善,就业岗位大幅度增加,对拉动经济增长、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经济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相比,第三产业增长方式粗放、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低、体现首都优势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等问题仍很突出,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本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市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是综合衡量一个国家及城市现代化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必须充分认识新阶段、新形势、新体制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本市综合竞争力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有力措施,是进一步完善和增强首都功能的迫切要求,也是缓解就业压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对于加快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推动本市跨入国际化大都市行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2 -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并用好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历史机遇;要加快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规划,加强政策的引导,加大资金的投入;要深化各项改革,突破体制障碍,打破垄断,公平市场准入,形成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的体制环境。
    一、本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主要目标
    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结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新形势,2001年至2008年,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是:围绕完善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功能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两大战略取向,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目标,以推进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加大主要功能区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力度,显著提高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使第三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适当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争取达到10%左右;到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2%左右,到2008年达到65%左右;拓宽服务领域,扩大就业规模,到200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8%左右,到2008年达到
 - 3 -  
 

 
 
60%左右。
    二、本市发展第三产业的主要工作和政策措施
    (一)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加大重点行业发展力度。
    1.加快发展体现首都资源优势和特点的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旅游业、会展业、科技教育业、文化卫生体育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发展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各种类型的服务业,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融合。大力扶持软件产业,重点开发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各类应用软件。规范发展广告、会计、法律和管理咨询、工程咨询、市场调查等中介服务业。加大旅游市场促销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会展资源和市场,提高本市承揽国际大型会议和展览的能力,促进会展旅游与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理顺职业培训管理体制,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中外合作等多种办学方式,促进职业培训产业成长壮大。整合北京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娱乐项目,促进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演出业、娱乐业、工艺美术品经营业等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发展以体育健身娱乐和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为重点的体育市场,整合体育设施资源,鼓励社会资金兴办各种群众性体育组织和俱乐部,增强全民健身意识,提高体育参与率,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2.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运输邮
 - 4 -  
 

 
 
政业,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金融保险业发展,推进金融保险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鼓励金融保险业务创新,积极拓宽金融服务领域,促进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融资租赁等现代金融业务发展。调整优化商业布局,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拍卖、租赁、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完善房地产开发、交易市场,加快发展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和装修装饰业,规范发展物业管理业。多方位、多层次地开拓运输业务,促进商品配送、快速货运及邮件、邮购速递等业务的发展,积极发展物流业务和以电子邮政为代表的电子信息类业务,提高运输邮政业发展水平。
    3.发展社区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使之成为扩大城乡就业的重要载体。优化配置和充实社区服务设施,健全社区服务组织,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引导劳动者转变择业观念,鼓励下岗职工、城镇失业人员、转岗干部和复转军人拓宽就业渠道,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经济实体,发展社区商业服务、卫生服务、家政服务、再生资源回收服务、残疾人和老年人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业。第三产业发展要与实施城市化战略相结合,加快通州、昌平、亦庄、黄村、良乡、顺义六个卫星城和昌平小汤山、顺义后沙峪等33个中心镇的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吸引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向卫星城和中心镇有序迁移。加快农村电网、道路、通讯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
 - 5 -  
 

 
 
境,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适合京郊农村特点、各具特色的第三产业。
    (二)加快重点功能区及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1.适应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调整城市市区用地结构,减少工业企业用地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用地比重,通过开发建设重点功能区,集中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完善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第三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是全力以赴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知名大公司、大企业总部、金融及中介服务机构向区内集聚,促进信息咨询、商贸会展、金融保险、科技研发、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是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需要,高水平、高起点规划建设奥林匹克公园,使之成为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能够为市民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三是继续完善复兴门金融商务区的金融服务功能,促进金融业和为其开展相关服务的餐饮、娱乐、会展、物业管理等行业发展。
    四是加快王府井地区三期改造和西单商业区建设,构建北京现代化商业中心区的新形象。改造前门大街,整合前门─大栅栏
 - 6 -  
 

 
 
─琉璃厂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形成体现古都风貌、北京特色的文化旅游商贸区。
    五是加快现代化口岸及物流基地建设。完善以航空口岸为主导、公路口岸为重点、铁路口岸为配套,陆港与海港直通式的口岸体系。建设良乡、马驹桥等综合现代化物流基地及四环路周边的大型商贸物流中心,加快物流产业发展。
    六是新建、改扩建东直门、西直门、动物园等交通枢纽,显著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并以此带动周围地区的危旧房改造和商务功能的开发及相关第三产业发展。
    七是以危旧房改造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加快南部城区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做好前门、天坛、永定门外、牛街、天桥、菜市口等危改区的改造,使南部城区市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尽快得到改善。加大南部城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建成一批特色精品商业街及多功能的文化、体育、娱乐设施,为南部城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充分展现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新形象。高水平建设好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二期、中国美术馆二期、中央电视台新址、北京天文馆新馆、首都青少年宫、中国电影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新馆等一批展现首都新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使之成为北京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市民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 7 -  
 

 
 
   (三)扩大开放领域,实行公平市场准入。
    1.抓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新机遇,积极有序地推进银行、保险、电信、外贸、商业、旅游、文化、教育、体育、医疗、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领域的对外开放。要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本市第三产业管理体制、企业机制、组织形式以及服务品种的创新;促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标准的引进,带动第三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和培育第三产业比较优势的形成,增强国际竞争力。
    2.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发展服务业的跨国公司。鼓励开展设计咨询、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市有关部门要在财政、人才、信息服务、出入境管理等方面,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必要的条件。
    3.打破行业垄断和所有制垄断,实行公平市场准入政策,鼓励社会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对非限制性领域,鼓励和允许国内投资者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鼓励和允许上市公司以资产重组或增发新股方式进入服务业。
    4.加大对社会投资兴办第三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第三产业发展,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土地使用、信贷、税收、上市融资、进出口等方面提供便利,实行与国有经济同等待遇。
 
 - 8 -  
 

 
 
   5.规范政府部门管理行为,改变管理方式和内容。要对第三产业市场准入方面的有关规定进行认真清理,取消限制市场准入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需要保留的也要按照区别情况、简化手续、公开透明、管理和监督规范的原则进行改革。
    (四)实行分类指导,促进非公共服务领域的产业化。
    1.第三产业中的流通部门和为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都要作为营利性行业,实行企业化经营和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鼓励竞争。
    2.第三产业中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广播影视、卫生、体育等),要逐步扩大产业化范围。可以实行产业化的,作为营利性行业,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实行企业化经营,依法纳税,政府不再投资和拨付经费。难以实行产业化的,如基础研究、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社会福利等,作为公益性行业,除政府投资外,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行业在经营中也要引入市场机制,对投资经营权可以采取公开招标,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完善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根据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扩大市场定价范围。营利性行业的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由企业和经营者根据成本和市场供求自主定价。
 
 - 9 -  
 

 
 
   (五)加快企业改革和重组,培育市场主体。
    1.尽快改变部分企业和行业“小、散、弱、差”、经营方式陈旧和过度竞争的状况,促进第三产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和品牌化经营。打破部门、所有制分割,通过兼并、联合、上市、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多元投资主体、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鼓励服务企业跨地区发展,有关部门要在经营场所、工商登记、劳动用工等方面提供便利。
    2.加快国有服务业企业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个人和境外投资者参与服务业领域内国有企业改制,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私营、个体经济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外贸、公用事业、旅游、文化、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要逐步放宽对非国有经济准入的限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3.鼓励和扶持民间创业活动,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服务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出售等多种形式对中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积极扶持和引导中小服务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4.培育后勤服务企业,促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除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另有规定外,学校、医院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党政机关营利性的后勤服务机构都要改制为独立法人企业,有条
 - 10 -  
 

 
 
件的后勤服务设施都要面向社会开放,并过渡到由社区管理。新组建并由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设立后勤服务机构,所需服务由社会提供。鼓励社会资金兴办面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参与后勤服务机构的改制,后勤服务机构转制为独立法人后,凡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可照章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六)扩大投资,促进消费。
    1.在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同时,注意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根据本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市及区县政府要适当安排一定数量的投资,作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国家鼓励的第三产业建设项目的贴息或补助,吸引更多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入。
    2.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建立和完善贷款担保体系,引导商业银行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积极向各类符合贷款条件的服务企业及其建设项目发放贷款。有关部门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积极向银行推荐有市场、有效益的第三产业项目。鼓励外资投向与城市危旧房改造相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及回报率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第三产业项目。
    3.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能力。
 - 11 -  
 

 
 
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良好氛围。适应城乡居民对住房、轿车、教育等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改善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完善消费信贷办法,丰富消费信贷品种,提高信贷服务水平。
    4.坚持不懈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肃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限制竞争行为及其他违法行为,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摊派、收费、罚款,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的负担。继续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创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七)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规政策。
    1.各区县、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摆到与农业、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履行职责,努力搞好服务,为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为加强对全市第三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市政府建立第三产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就第三产业发展规划、重大政策进行协调和决策。
    3.加快制定和完善规范第三产业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秩序的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第三产业行业标准,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加速清理现有法规、规章和政策,为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4.建立并健全第三产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将政府部门
 - 12 -  
 

 
 
对企业的部分管理和协调职能交给行业协会或中介组织,使之更好地发挥在市场保护、行业自律、沟通企业和政府方面的作用。
    5.加快第三产业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改革,做好第二次全市第三产业普查,建立和完善第三产业的经常性调查制度。有关部门要健全第三产业的宏观监测、预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制度,发挥信息的导向作用。
    6.各区县、各部门要根据本意见制定和落实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市计委要对落实本意见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向市政府报告。

 - 13 -  (全文结束)
 
 



 
分享: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