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办公厅文件
  1. [发文字号] 京政办发〔1998〕45号
  2. [发布日期] 1998-09-24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市经委关于北京市国有工业企业 三年改革调整方案的通知

 

 

京政办发[1998]45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市经委关于北京市国有工业企业
三年改革调整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市经委制订的《北京市国有工业企业三年改革调整方案》已经第14次市长办公会议原则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 1 -  


 

 
 
北京市国有工业企业三年改革再签方案
(市经委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六日)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指导国有企业以崭新的面貌跨入21世纪,促进本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制订《北京市国有工业企业三年改革调整方案》。
    一、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一)主要指标情况。
    到1997年底,全市共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7739户,其中国有工业企业3381户,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374户。
    1997年度,全市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738.92亿元,工业增加值(现价)296.89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57亿元,利税87.82亿元,利润22.96亿元;亏损企业675户,亏损面29.44%,亏损额15.75亿元;资产总额2212.78亿元,负债总额129.95亿元,负债率58.66%;职工人数890408人,劳动生产率为33342元/人。
    1997年度,全市374户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493.08亿元,占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66.73%;工业增加值(现价)186.65亿元,占62.8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41.56亿元,占77.45%;实现利税
70.34亿元,占80.1%;利润12.99亿元,占56.58%;亏损100
 - 2 -  
 

 
 
户,亏损面26.74%,亏损额9.21亿元;资产总额1891.13亿元,占85.46%,负债总额1097.86亿元,负债率58.05%;职工人数716653入,占80.09%;劳动生产率26045元/人。
    (二)北京工业的现有优势。
    北京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7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3%,并提供了40%的就业岗位,是推动全市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至1997年底,全市工业企业资产总额3408.3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产总额分别占66.7%和55.5%,物质基础较为雄厚。与此同时,拥有一批知名企业和优势产品。如首钢总公司、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等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的大型企业集团,北京松下彩色显象管有限公司、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公司、北大方正集团公司、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北人集团公司、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燕京啤酒集团公司、星海乐器有限责任公司等在同行业领先的企业。全市产品销售收入 5000万元以上、技术水平及市场占有率在同类产品中均居全国前三名的拳头产品达70余种。
    (三)北京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业结构呈现“小、散、重”特征。现有企业集团普遍规模偏小,基本上未打破行业及地区界限;全市工业总产值中,重轻工业产值比重为68.6:31.4,其中石化、冶金、重型机械等所占比重过大。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一般加工制造业产品比重
 - 3 -  
 

 
 
过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较少;高新技术产品发展不均衡,一半以上属于电子信息类产品;由于竞争力相对不足,一批原有的轻工类产品优势已经或正在丧失。三是工业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企不分,机制不活,缺乏统一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资产难以有效流动和重组配置。四是整体竞争实力不足,成本偏高、效益较低的状况有待改善。1997年,北京工业的资金利税率为4.77%,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46%,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1.25次,均低于上海、天津。五是工业技术改造投入偏低,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全市地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额逐年下降,由1994年的60.97亿元,下降为1997年的37.90亿元。地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额占当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由12%下降到3.94%。
    (四)市属工业系统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分类。
    工业系统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同时又是困难更为突出的部分,是国有企业改革与调整的重点。1997年底,工业系统共有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231户。按照企业盈利能力、主导产品、市场情况、资产状况、经营管理情况等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企业为符合首都经济的要求,盈利水平较高,产品具有竞争力,市场占有率较高,企业管理基础较好。此类企业有17户,占工业系统国有大中型企业的74%,资产总计652.7亿元,占58.65%,销售收入296.09亿元,占67.08%,
 - 4 -  
 

 
 
利润总额6.4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8.84%。第二类企业为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可进入良性循环。此类企业39户,占工业系统国有大中型企业的16.8%,资产总计115.6亿元,占10.39%,销售收入42.3亿元,占9.58%,利润总额为0.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51%。第三类企业为产品有一定市场,但历史包袱较重,结构性矛盾突出,是全市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此类企业135户,占工业系统国有大中型企业的58.4%,资产总计246.7亿元,占 22.17%,销售收入 84.9亿元,占19.23%,利润总额为-1.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1.79%。第四类企业为亏损严重,负债较高,无盈利产品。共40户,占工业系统国有大中型企业的17.3%,资产总额97.8亿元,占8.79%,销售收入17.97亿元,占4.07%,利润总额为-4.5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8.24%。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全市国有工业企业三年改革调整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从发展首都经济的需要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抓大放小”的方针,实行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的紧密结合;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工业企业的步伐,促进产业升级换代;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大产权制度改革的力度,推进兼并破产和减人增效再就业工作,实行国有工业的战略性改组。
    改革调整的目标: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
 - 5 -  
 

 
 
损企业摆脱困境,并基本淘汰长期性亏损企业;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到2000年,改革调整基本实现下列目标:
    全市现有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75%以上经营状况明显好转,亏损面由目前的26.7%下降到20%以下,并基本淘汰长期亏损企业。
    全市7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大多数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经营机制。
    全市工业增加值从1997年的588亿元增加到71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7.5%。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30%;冶金、石化、汽车、机械等基础行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保持在50%左右;都市型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
    组建和发展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8个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培植40个左右“精、优、特”的企业或企业集团。
    实现减员增效和劳动力结构调整。全市地方工业企业现有92万名职工中分流30万人,其中三分之二将通过下岗培训实现社会再就业,并使60%的下岗职工当年得到妥善安置。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到1.5吨标
 - 6 -  
 

 
 
煤(1997年为1.67吨标煤),水耗降至54吨(1997年为6O吨),水的复用率达到90%以上(1997年为88%);工业污染物的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三、任务和措施
    三年改革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大力进行工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工业布局的调整,同时积极进行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调整,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与调整,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一)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要按照“一批一批”、“一片一片”、“一块一块”的工作思路和部署,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
    1.建立适合首都特点的行业及产品结构新格局。进一步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旧格局,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集中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首都的科技、信息、人才等优势,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工业。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境保护技术与装备等高科技产业。要促进现有工业的改造和优化,充分发挥工业孕育和发展高新技术的基地作用,现有工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全面提高技术装备等级,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工业产品竞争力。冶金行业要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着重向多品种、深加工发
 - 7 -  
 

 
 
展,并大力发展非钢产业。石化行业要在达到合理规模的同时重点向精细化工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各区县的地域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服装及装饰材料、食品、饮料、印刷、家具、工艺美术等都市型工业。要有计划地限制、淘汰部分行业及产品。限制和淘汰的原则:一是高能耗、高物耗,北京无资源优势;二是严重污染环境;三是附加值低、劳动力成本较高,尤其是长期亏损的产品;四是工艺装备落后,缺乏技术优势;五是产品没有市场。根据这些原则,对现有工业中的棉纺、制浆及一般造纸、非精细型化工、一般橡胶制品、低档建筑和运输机械、普通机械等行业及产品进行限制,对制革、小化纤、小水泥、小化肥、有色金属冶炼(含部分加工)等行业及产品逐步淘汰。
    具体的措施是:推动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大技术进步的力度。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修订“九五”技术改造规划,制订鼓励发展的产业和产品目录,以及促进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政策。在工业技术改造、基本建设和利用外资项目中,一是抓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二是抓好一批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以质量、品种、效益为核心,改进工艺,节能降耗,治理污染,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工业的项目;三是抓好一批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壮大“精、优、特”产品规模的项目。要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加大工业技术进步的投入,如企业上市融资,力争每年15-20亿元;通过对企业现有工业用地的出让、转让和开发筹集资金,三年约50亿元;政府投入及政策返还,每年
 - 8 -  
 

 
 
6-7亿元;利用外资;企业通过折旧、留利、盘活存量自筹;银行贷款支持等。“九五”后三年全市工业技术进步投入总额不低于300亿元。企业要成为投资主体,加大对技术开发的投入。全市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1998年要达到1%左右,1999年达到1.5%,2000年达到2%以上。要依托首都科技优势,全面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到2000年以前都要选择1―2家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鼓励院所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兼职任职。鼓励和支持高科技企业采取技术入股、管理入股、市场营销网络入股、产学研联合等多种形式,与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联姻。成立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等若干个产学研联合开发机构。建立和完善推进产学研联合的服务体系。要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逐步形成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都要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有条件的企业(集团)要建立技术中心。到2000年,重点大型企业集团要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要加快技术结构调整,促进北京工业技术的更新换代。要把工业技术的更新换代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工业的重要环节来推进。针对工业技术及装备上的薄弱环节和差距,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污染重、能耗高、效益低的落后技术,逐步予以淘汰。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积极发展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针对北京工业发展的技术空白与薄弱环节,大
 - 9 -  
 

 
 
力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着重抓好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合资项目。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健康发展。
    2.坚持扶优限劣,实现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在扶优方面,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壮大市政府已确定的“扶优一批”企业和企业集团。一是低成本扩张。优先支持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上市融资、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资本的扩张和增值。二是强化集团功能。要通过对部分重点大企业。大集团实行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鼓励科研单位、研究所进入企业集团,落实企业的各项经营自主权等措施,促进集团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推进“四跨”重组。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及所有制的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持首钢、燕化、联想等特大型企业集团进一步向海外扩张,发展跨国经营;要打破条块分割,支持国内外名优企业充分利用北京的资源和存量发展壮大,鼓励优势企业对困难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收购;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的嫁接,市属企业与区县企业、地方企业与中央在京企业的联合,开发区与老工业基地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在限劣方面,要加大兼并破产工作的力度,淘汰一批劣势企业。充分运用国家有关冲销银行呆坏帐准备金的政策,力争每年不低于10亿元的核销呆坏帐规模,对严重资不抵债或连续三年以上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采取兼并破产的办法予以淘汰。
    3.大力推进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要紧密结合国有
 - 10 -  
 

 
 
企业的结构调整,推进减员增效与再就业工程,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全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工作。要按照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市场竞争力的目标,定岗定员,转换机制,切实将富余人员从岗位上减下来。全市地方工业现有职工92万人,计划三年内分流30万人。其中由企业进行分流安置的人员为10万人,下岗人员为20万人。到2000年全市工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6万元,人均销售收入从目前的8万元提高到15万元,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达到20万元以上。各企业要根据此目标制订并实施减员增效的三年规划。要建立和完善再就业服务中心,加强对下岗人员的管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有针对性的转岗、转业培训人998年力争使下岗人员培训率达到90%以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分流安置和再就业渠道。要鼓励企业挖掘内部潜力,兴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发展第三产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社会用人单位主动吸收安置下岗职工。多形式、多渠道地推进分流下岗职工的再就业。
    (二)在所有制结构调整方面,要在保持北京工业中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力争到2000年,使多元投资主体企业的资本金占全部工业企业资本金的比重,由现在的47%提高到60%以上。
    对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逐步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到2000年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中要有70%以上改制成有限责任公司或
 - 11 -  
 

 
 
股份有限公司。
    对国有小型企业及部分中型企业,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采取整体出售、产权转让、下放管理、职工持股、股份合作、要素折股、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放开放活。小企业原则上均下放到区县管理。
    (三)在工业布局的调整方面,要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实现北京工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到2000年,城区工业生产占地比重要降低到10%以下,基本解决三环路以内工业企业的污染扰民问题,同时重点行业均要形成若干个相对集中的产业基地。
    工业布局的调整要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加快污染扰民企业治理与搬迁工作的步伐。列入市环保局“九五”期间工业污染扰民治理计划的102个工业项目,到2000年要完成搬迁30项以上。治理项目要全部达标,使全市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和标准均达到国家要求。
    工业布局的调整要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调整相结合。对城区工业占地的调整,要按照搬一批、转一批、留一批的方针进行。要有计划地搬迁一批不适合在城区发展的企业,并以存量调整为契机,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集中资金,调整产品结构,培育新兴产业。要充分利用三环路以内的有利地段,进行产业置换,发展一批有市场需求、效益高的第三产业项目,同时保留和发展一批能耗低、污染少、方便人民生活的都市型工
 - 12 -  
 

 
 
业。
    工业布局的调整要与“两城一街”(建材城、电子城、纺织一条街)的建设相结合,进一步落实实施方案。充分利用试验区和开发区的技术优势和政策优势,积极促进与区外企业的结合互补,城内搬迁企业原则上不再新征土地建设,鼓励充分利用工业现有闲置场地、厂房及各开发区的发展空间;根据各市级、区县级开发区的区位条件、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在全市统一规划指导下,逐步形成一批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工业小区。
    (四)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调整,要有利于促进市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政企分开,有利于全市工业的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
    1.加强政府对全市工业的管理。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不论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类型,统一归口市经委管理。要改变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式,通过制订工业发展规划和工业布局规划,加强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加大工业立法力度,提供信息服务,规范市场行为等,强化政府对全市工业的调控和政策导向,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平等的社会条件。
    2.理顺现有工业系统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对现有工业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进行调整重组,拟分三类进行:第一类,对内部企业关联度大,核心企业经营实力强的行业,要向大企业集团发展,建立母子公司的体制,并加快实现集团核心层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第二类,组建若
 - 13 -  
 

 
 
干个行业管理机构,纳入政府主管部门,不再直接管理企业,重点转向规划和指导行业发展。第三类,通过调整、合并组建若干个资产经营公司,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这类公司与下属企业要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资产为纽带,合理界定母子公司的责权利关系,取消行政隶属关系。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对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类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整顿调整。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规划、制定行规、企业自律、引导市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纽带。要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技术转让、人才交流等中介服务机构,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与调整。深入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经营者队伍管理制度。       
    在管理体制上,根据政企分开的原则,对现有企业负责人实行分类管理,不再对企业经营者套用党政机关干部的行政级别。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系统。并按照相应的程序产生相应的组织机构及其负责人。
    在领导班子建设上,要逐步建立三个机制:一是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拔企业经营者。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合理确定经营者的收入水平。三是强化约束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国有资产
 - 14 -  
 

 
 
的监督。包括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实行企业年度审计和企业法人代表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建立产权代表报告制度;建立稽察特派员制度,向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派出稽察特派员。
    (六)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全面贯彻《“九五”企业管理纲要》,深入推广邯钢面向市场、加强管理的经验,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的高效率的科学管理体系。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决策系统。加强市场研究与预测,搞好产品的市场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加强企业营销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营销网络,搞好售后服务。
    以降低成本为核心,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全市重点工业产品成本1999年要恢复到1994至1997年的平均水平,其中一部分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强和改善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力争三年内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资金利税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调动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注意发挥职代会的作用,企业重大改革调整方案要采取多种形式听取职工意见,抓好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智力的引进。
    四、进一步完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要进一步深化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制定并执行
 - 15 -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实现由差额缴拨转为全额缴拨,并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进程。要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在完善现有大病医疗保险支付办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为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正常流动创造条件。
    要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通过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保障功能,使下岗职工获得基本生活保障;两年期满仍未再就业的,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转入社会失业股规定享受失业救济制度;救济期满未实现就业的,按照规定申请领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二)完善若干配套政策。
    1.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三乱”,减轻企业负担的重大决策,取消不合理的收费、罚款、集资、基金和摊派。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继续推进企业与自办普通学校及医院、生活后勤机构的剥离,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
    2.将盘活土地资源的收入用于工业结构调整。修改完善《北京市实施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办法》,在完善已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企业按照工业布局调整的总体要求,整体规划,成片开发,盘活土地存量,筹集发展资金,集中用于工业产品结构和行业结构的调整。
 
 - 16 -  
 

 
 
   3.支持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组织和支持企业在境内外开展大型促销展销和经贸洽谈活动,提高北京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定期发布市场信息和投资需求,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服务。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利用财政杠杆有效调控市场。尤其是在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上要强化政府采购的导向功能,在同质同价平等竞争的基础上,提高采购地方产品的比例。三年内要使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工业产品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分别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

 - 17 -  (全文结束)
 
 



 
分享: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