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办公厅文件
  1. [发文字号] 京政办发〔1985〕82号
  2. [发布日期] 1985-06-10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改进大中城市农牧渔业工作报告的通知》的通知

京政办发[1985]8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总公司:

  现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改进大中城市农牧渔业工作报告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执行。

  为适应我市副食品价格全面放开后的新形势,进一步抓好副食品生产和供应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各生产、流通以及财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单位要认真总结经验,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搞好我市副食品生产和供应工作。

  农口各有关局、总公司要认真抓好“七五”计划期间肉、奶、禽、蛋、鱼、菜、果、花等商品生产基地的发展规划,并于六月底前报经市计委和市农办审查后按期上报农牧渔业部。

  一九八五年六月十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

改进大中城市农牧渔业工作报告的通知

国办发〔1985〕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

  经国务院同意,现将农牧渔业部《关于改进大中城市农牧渔业工作的报告》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情况参照执行。

  大中城市的副食品生产和供应工作,牵涉面广,需要由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有关生产、流通以及财经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才能办好。请各大中城市认真抓好这件事,不断总结新经验,探索适合当地情况、促进城乡经济繁荣的道路。

  国务院办公厅        

  一九八五年五月六日    


关于改进大中城市农牧渔业工作的报告


国务院:

  最近,我部召开了大中城市农牧渔业工作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大中城市农牧渔业发展的方针、规划和措施,交流了农畜水产品放开搞活、促进生产、改善供应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一、大中城市农牧渔业生产、消费的现状和问题

  近几年,随着农牧渔业生产的发展,大中城市农畜水产品的消费状况有所好转。据对四十五个大中城市的统计,一九八四年城区人口共有五千五百五十三万人。每人平均消费猪牛羊肉六十六点七斤,牛羊奶十九点三斤,禽类二点三只,蛋类十六点四斤,水产品二十一点七斤。广州市每人平均消费肉、禽、蛋、水产品近二百斤,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

  大中城市农畜水产品生产、供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不足,品种少,质量差,加工产品很少,流通渠道不畅。

  目前,随着城乡人民收入增加,社会购买力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农畜水产品需求的数量增加,对品种、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供需矛盾突出。农牧渔业部门对于尽快把肉、奶、禽、蛋、鱼、菜、果、花“八个字”的生产搞上去,满足城市的消费需要,应该有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

  二、大中城市农牧渔业发展方针、规划和措施

  大中城市农牧渔业发展的方针是:服务城市,富裕农民,活跃市场,方便群众。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讲求效益的原则,发展以优质鲜活农副产品为主的商品生产,改善城市副食品的供应。城市应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扶持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做到工农结合,城乡互助,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

  初步规划的目标是:四十五个大中城市(缺拉萨)到一九九○年副食品人均消费水平达到:肉八十斤,奶三十斤,禽四只,蛋二十五斤,水产品三十八斤,水果四十斤,蔬菜三百六十五斤,花卉产值三十元。由于各个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结构差别也大,各个城市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订出具体的规划目标。

  实现上述规划以后,大中城市的肉、奶、禽、蛋、鱼、蔬菜、瓜果、花卉等的生产和供应将得到改善,城市人民的食物构成会发生初步变化。

  制订规划的指导思想应是:(1)坚持实事求是,既要考虑消费的需要,又必须考虑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消费基金增长的可能,使生产发展与消费需求相适应;(2)在发挥本地区优势的原则下,组织地区间的协作,扩大商品交流,不强调样样自给;(3)发展生产要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以集体和专业户为主,国营企业主要为集体和专业户提供服务;(4)生产建设的资金,以集体(包括联合体)和个人筹集为主,地方和国家适当扶持,善于利用银行贷款和外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根据各地提供的经验,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以服务城市为目标,近、中、远相结合和配套的环状生产布局。为促进畜牧、水产业的发展,在调整种植业生产布局时,要保证必要的饲料、饲草面积。

  (二)建设肉、奶、禽、蛋、鱼、菜、果、花商品生产基地,注意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建设一批生产、加工、贮运、销售、服务配套的系列化商品基地。要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发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协作与联营。充分发挥国营农(牧、渔)工商联合企业的骨干作用。城市还可与产区挂钩,采取牛羊易地育肥的办法,为市场提供鲜肉。

  (三)扶持农民发展家庭经营。尤其要重视发展养殖专业户、联合体和专业村。农牧渔业部门要加强指导,帮助他们实行集约化经营,选择最佳规模,实行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四)大力发展农畜水产品的贮藏、保鲜和加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包装装璜。肉类要逐步采取按部位分割包装的方法销售;奶类要发展多品种、多档次的奶制品;水产品要增加鲜活品、冷冻小包装和熟食制品。发展畜产品、水产品的综合利用。

  (五)建设好畜、禽、鱼、虾、果、菜、花等良种繁育基地,合理布局,形成种类齐全的良种繁育体系。健全防疫、检疫机构,严格执行国务院发布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国发〔1985〕25号),做好疫病防治工作,发展家畜防疫保险事业。

  (六)积极发展饲料工业。抓住粮食较多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饼粕等蛋白质资源,使饲料加工业与养殖业同步发展。用好国家扶持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平价饲料粮,优先保证种畜、种禽、种鱼场的需要。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方面集资,多形式办厂,多渠道经营,发展质优价廉的配合饲料。配合饲料工厂,应大中小结合,以中小型为主,由集体或农民联办为主。国家侧重兴办或与地方联办技术要求高、投资大的合成氨基酸厂、添加剂原料工厂、预混饲料厂和浓缩饲料厂。兴办饲料加工厂所需的原料、材料,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健全饲料监测机构,加强饲料质量管理工作。

  (七)积极发展农畜水产品的加工、冷藏、保鲜、贮运机械和饲养、饲料加工设备,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对蔬菜、果树、花卉的栽培、收获、加工、保鲜、贮运等机械,也要加紧研制、推广。

  (八)提倡城市农牧渔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积极参与生产基地建设或与骨干企业联合组成“科研――生产联合体”,为大中城市的农牧渔业的生产建设服务。

  (九)有计划地从国外引进资金、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质量,改进包装,提高生产水平。

  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地区,要按照贸―工―农的要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十)加强对土地的管理。随着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占用城市郊区土地和水面越来越多。要坚决执行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规定,制止乱占滥用耕地和养鱼水面。

  三、加强对大中城市农牧渔业工作的领导

  大中城市和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地区,都是商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这两类地区的农业可以说是农村商品经济的两个“龙头”,分别带动和促进当地农村或全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应该从全国农村商品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把大中城市和开放地区的农牧渔业放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近两年来,广州、武汉、石家庄、南昌、沈阳等城市改革肉、菜、鱼、禽、蛋的产销体制,逐步放开经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们的主要经验是:按照市场需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设系列化配套的商品基地;调动国营、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协调发展;改革产销体制,农民和农业企业直接进入流通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放开,做好调剂余缺和平抑物价的工作。他们的经验,可供其他城市借鉴。

  各大中城市农牧渔业部门应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同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制订本地的实施方案,加强指导,提供信息,搞好服务,注意解决贯彻执行中的新问题。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参照执行。

  农牧渔业部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六日    


分享: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