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政办发[1984]48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总公司:
现将市经委副主任张健民同志在今年三月市政府召开的工业支援农业工作会议上作的报告摘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研究执行。
根据中央、国务院对首都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精神,北京工业的发展,要走城乡结合、工农协作的道路。通过城市工业产品扩散给郊区社队生产,支持乡镇企业发展,使农业多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地发展商品生产,服务首都,富裕农民,加快郊区小城镇的建设,而且有利于工业企业发展重点、优势产品,在高、精、尖产品和新行业上下功夫,有利于城市产品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城市工业布局的调整。这是落实《批复》精神,加快工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密切首都城乡关系、加强工农联盟的好形式。望各单位切实加强领导,继续搞好工业支援农业的工作。工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一九八四年五月五日
在城乡结合,工农协作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张健民同志在北京市工业支援农业
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日)
我们这次会议的任务是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和中央一号、四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最近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工业领导干部务虚会的精神,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研究进一步加强工农协作,加强工业支援农业的问题,为首都工业和郊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
去年四月召开全市工业支援农业工作会议以来的实践证明:城乡结合,工农协作,繁荣首都城乡经济的方向是正确的,路子是对头的,办法是可行的,成绩是显著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为首都工业走城乡结合、工农协作的道路提供了经验
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批复的精神,在北京“工业建设的规模要严加控制”的情况下,本市工业企业将普遍遇到了占地、投资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洗衣机厂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城乡结合,工农协作,“白兰”盛开的成功之路。他们靠以郊区农村为主的厂外协作,不增加厂房和职工,使洗衣机的产量从七九年的七千台发展到八三年的二十四万台,五年增加了三十四倍。利润从七九年的十一万元增加到八三年的五百五十万元,增加了五十倍。这个厂以本市郊区为主的协作点有三十六个,百分之九十八的零部件靠厂外协作加工,厂内重点搞技术开发、箱体加工、喷漆、总装和检验。由于他们派出老工人,认真给协作点传授技术,严把质量关,及时加强生产调度,使洗衣机的质量不断提高,成本、售价不断降低,市场越来越广阔。这样,既发展了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节省了投资,减少了城里的噪音污染,减轻了城市职工住房、供应等社会压力,也为农村多余劳动力安排了出路。他们的经验,代表了北京工业发展的方向,具有普遍的、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值得各工业企业认真研究学习。此外,北京革制品厂、广播电视配件一厂、阀门总厂、北京无线电厂、北京玛钢厂等不少企业在这方面也都做出了成绩,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二)进一步支持了郊区乡镇企业的发展
一九八三年,由于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努力,加上工业和各行各业的支援,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二十三亿六千万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点四,纯利润四亿一千万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五点七,是近五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高,对国家贡献最大的一年。乡镇企业收入占郊区三级总收入的比重,已达到百分之五十五以上,其中由挂钩工厂直接支援的五百多个企业,实现利润(包括一部分劳务收入)四千五百万元,比一九八二年增长百分之三十。
各支农工厂对挂钩乡镇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了支援。
一是帮建新厂。据平谷、房山、顺义、怀柔、昌平、密云六个县的统计,一九八三年支农厂直接帮建的新厂一百多个,当年投产的四十四个,实现利润二百一十四万元。
二是向挂钩乡镇企业扩散产品、零部件。各局(总公司)、公司、工厂按照经济合理、先易后难、先上后下的原则,将在外省区加工的产品,作出了分期分批收回的计划,有的已经收回交挂钩乡镇企业生产。这样,既减少了运输,节约了能源,也支持了郊区乡镇企业的发展。
三是帮管理,增效益。一九八三年,各支农工厂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乡镇企业搞好整顿,加强管理,狠抓产品质量,厉行增产节约,打破“大锅饭”,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大搞革新挖潜,积极开展推销,增加经济效益。
四是帮技术,创优质。一九八三年,各支农厂、支农队针对乡镇企业的需要,加强了技术支援。近千名支农队员常年驻在农村,就地传、帮、带,工厂还组织社员工进厂培训,帮助挂钩乡镇企业的职工提高了技术水平。这些做法对于提高乡镇企业的产品质量,更好地为大工业配套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还有不少工厂通过支援设备,帮助承揽业务,推销产品等措施,支持了社队企业的发展。
(三)为支援山区穷社穷队改变面貌作出了新的成绩
一九八三年,各支农单位按照市里的部署,进一步加强了对山区的支援。全市支农工厂帮助的五百多个工副业项目,七个山区县占百分之六十三,这些企业八三年实现利润近三千万元,比八二年增长百分之三十。房山县坨里公社水峪大队是有名的穷队,过去多年人均分配在百元以下。由于落实责任制和北京化工厂的帮助,工副业和劳务收入增加,八三年人均集体分配部分达到三百五十元,加上社员家庭自营收入,人均分配达到五百一十四元。
在支援山区工副业的同时,不少单位还帮助开发当地资源,解决各种困难。北京铁路分局八三年为密云县增加了火车皮,加上地材公司的帮助,使该县多销砂石十一万吨,增加收入五十万元。北京矿业公司支农队会同一○二钻探队,帮助密云县勘探、发现黑色大理石矿,储量丰富,价值很高,投产后可为该县大量增收,也为北京建材业填补了一项空白。
(四)为郊区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中央在京和市属四百五十个支农工厂派出的近千名支农队员,发扬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以支援农业为己任,在郊区,在山村,艰苦奋斗,传技术,带徒弟,搞水电,修农机,帮企业管理,见困难就上,遇难题就帮,为密切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传播科学技术,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市政工程总公司四公司支农队的一位同志,一九八三年七月受聘到昌平县下庄水磨石厂担任厂长,帮助扭亏增盈。到年底,就使这个在过去几年中亏损十一万六千元的社办厂盈利十八万五千元。北京第一绣花厂的一位女同志,为了帮助密云水库移民困难队改变穷困面貌,常年走村串队,传授机绣技术。在她的指导下,有二百名女社员学会了多种针法,救活了倒闭的永乐机绣厂,又发展了五个机绣厂,使深山区的青年妇女掌握了机绣技术,每人每月有了五、六十元的收入。
工业支援了农业,农业也支援了工业。一九八三年郊区认真贯彻“服务首都,富裕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农林牧渔各业生产全面丰收,为城市提供的副食品大幅度增长,有力地支援了城市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
搞好工农协作,工业支农工作,关键是各级领导要重视。不少中央在京和市属企业的领导做得都比较好。但也有个别单位的领导不重视,把支农工作当成“额外负担”,“苛捐杂锐”,只挂名,不支农,无所作为。北京椿树整流器厂、橡胶机械厂等几个工厂派出的支农队,不辞而别,离开农村,这是错误的。这次会议后,各单位要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扎扎实实地把工业支农工作抓好。
二
本市的支农工作,在三中全会以后,已把重点逐步转移到帮助农村发展工副业上来,使厂社挂钩走上了城乡结合,工农协作,互利互惠的轨道。支农的路子越走越宽,协作的范围越来越广,结合的形式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好。主要表现在:
(一)城乡结合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要求,严格控制工业的建设规模,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首都工业除了走技术进步之路,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外,同农村结合,向郊区扩散,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多年我们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中搞城乡协作,已经收到显著的效果。如地毯公司近二十年来,内部职工由二千六百人增加到五千人,而地毯生产能力却由六万多米增加到三十万米,提高了将近四倍,这个成效是靠农村一万七千人协作的结果。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在这条路上能发展,其他行业也是可行的。北京洗衣机厂走出的“白兰之路”就是最好的证明。工农协作,对城市工业发展的好处很多,概括起来有五条:一是在不投资、不占地、不建厂的前提下,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二是有利于破除“大而全”“小而全”发展专业化生产;三是便于大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发展高、精、尖产品;四是可以减轻工厂劳保、工资、福利、住房的压力;五是可以减轻城市供应的负担,减少城市噪音、污染。工业部门的各级领导必须解放思想,放宽视野,在郊区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探索,开拓企业发展的新路。
(二)工农协作有利于郊区小城镇的建设
《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要求,郊区要以公社所在地为基础,逐步建设起二、三百个农工商结合的、具有一定现代文化设施的小集镇,使北京地区形成一个大中小相结合、星罗棋布的城镇网。
建设农工商相结合的小城镇,必须有工业。郊区除了大力发展就地取材、就地加工的饲料、食品、建材、矿业、建筑等行业以外,发展为城市大工业配套服务的工副业,是必不可少的。以初具小城镇规模的平谷县大华山为例,这个小集镇共有乡镇企业职工一千三百六十人,年产值一千三百万元,其中就地取材的柿叶茶、果脯、砖厂、建筑队等行业只有四百一十人,占百分之三十,而从业人员的百分之七十,是同城市大工业相联系的。这说明,首都城市大工业离开农村乡镇企业就没有出路;农村乡镇企业离开城市大工业就不会有大的发展,两相结合才能互相促进,共同繁荣,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才能建成。
(三)工业支农,有利于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村要实现两个大的转化,一是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二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实现这两大转化的关键是通过多种途径,造就一大批离土不离乡的技术力量,这样,才能避免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通过厂社挂钩,本市的支农厂为郊区农村培训了各种技术骨干五万多人,其中不少人已达到三、四级工的水平。他们因地制宜,就地生产,既是农村发展商品生产的技术骨干,也是城市大工业的得力助手。真正做到了“离土不离乡”。
(四)以工补农,才能促进农业发展
万里同志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这是我们多年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郊区各挂钩支农点的大量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如平谷县深山区李家峪大队,过去搞单一经营,粮食产量上不去,林业发展不起来,社员人均分配每年只有七、八十元。市计算机三厂帮助他们建立了喷漆厂和机箱加工厂,每年收入二十多万元。大队用这笔钱向农业投资三十一万元,修渠植树,使粮食亩产近千斤,果树由七八年的三万棵增加到八万棵,每年林业收入由原来的三万多元增加到十二万元。工业补了农业,农林牧工副齐发展,社员生活大改善,八三年人均集体分配达到三百八十五元,加上社员自营收入,人均达到六百零七元。
三
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工业支援农业工作,开创新的局面,做出更大成绩,为首都工业的发展,为郊区大规模地发展商品生产,帮助郊区农民致富贡献力量。
一九八四年的工作要点:
(一)扩大挂钩支农工厂,加强对山区的支援
王宪同志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山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见市委〔1983〕38号文件)中指出:“要推广厂社挂钩的经验,对山区的穷社穷队要组织市属各局(总公司)、公司、大厂定点包干支援,限期改变面貌”。
山区经济近几年虽有发展,但一般低于平原地区,更低于城近郊区,有些地方山区人民生活还相当困难。因此,帮助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于巩固工农联盟,建设首都果品、建材、矿产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支援山区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扩大挂钩支农工厂。根据市委要求,全市工交、财贸、城建各口都要采取厂社(队)挂钩的形式组织工厂支农,原则上五百人以上的盈利企业都要同山区一个大队挂钩。支农队可以分期分批派出,可采取多种办法,帮助山区改变生产条件,发展商品经济,加快致富步伐。各局(总公司),各工厂要树立全局观念,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好这件事,保证做到挂得住,派得出,干得好,出成效。为解决山区运输困难,避免工业布点分散,各山区县应结合城镇规划,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开辟小工业区。组织深山区剩余劳力到山外参加工副业生产。
(二)走“白兰”之路,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向郊区扩散产品、零部件
去年年底,市计划会议提出:要以调整产品结构为中心,推动行业调整。有计划地淘汰一批落后产品,扩散一批不适宜在城区生产的产品,以便腾出厂房和技术力量,发展优势、重点产品。就是食品工业也要把那些季节性强,运输量大,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产品,逐步扩散到郊区原料产地。凡是市场畅销,城内发展受到限制的企业,都要学习北京洗衣机厂的经验,搞好产品、零部件扩散。要认清北京工业面临的严重挑战,从思想上突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框子,跳出只在直属企业里作文章和本厂的小圈子,走城乡结合,工农协作之路。通过认真调查研究,作出自己同郊区结合,向农村扩散的计划,并逐步实施。
(三)继续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做好外省区加工产品回收和安排工作
这项工作牵涉面广,产品外流的时间很长,出去的原因也很多,因而,工作还相当艰巨。各局(总公司)、公司、工厂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对于回收的产品零部件,在加工能力相近的情况下,优先安排在郊区挂钩支农点。工厂要派人从技术、设备、管理上帮助郊区社队企业尽快生产出合格的、优质的产品和零部件。郊区各县要根据经济合理,便于协作,相对集中的原则,搞好小集镇和小工业区的规划,避免盲目布点。各社队要树立诚心诚意为主机厂服务的思想。坚持质量第一,价格合理,确保交货时间。只有工农双方密切协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胜。
(四)广泛开展协作,切实加强领导
随着郊区商品生产的发展,工农之间协作的项目将越来越多,范围会越来越广。就厂社挂钩来说,可以突破一厂支一社(队)的范围,开展一厂支几社,一厂带几个队的活动,过去,不少工厂已经这样做了。北京合成纤维厂在顺义县支三社带一队帮六厂和市装修材料公司支一社带七队的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们的经验值得推广。从协作内容上看,除了在加工产品、零部件上搞好协作以外,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今后农副产品的购销,可以在保证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实行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体制,多方联营,产销直挂。对于完成国家收购计划的剩余产品,除规定全额收购的产品以外,各局(总公司)和区、县之间,厂、社之间可以签订购销合同,产销直接挂钩,减少中间环节,减少损耗,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发展工农协作,搞好工业支援农业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这次会后,各局(总公司)、公司、总厂和企业都要重新明确分管支农工作的领导,配齐主管干部,充实加强支农队的力量。对于个别自动脱钩,撤回支农队的单位,要限期派出。各区、县要充实加强支农办公室的力量。工农双方的领导,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问题,共同努力,开创支农工作的新局面,为繁荣首都城乡经济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