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是指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完善从劳动预备阶段开始,到劳动者实现就业创业并贯穿其整个学习和职业生涯过程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以公共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主要载体,以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创新培训为主要形式的培训体系。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职业,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增加高技能人才供给。开展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对重点关键岗位的高技能人才,通过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培训以及技术研修攻关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支持高技能领军人才更多参与国家科研项目。同时还要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支持劳动者凭技能提升待遇,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指导企业不唯学历和资历,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技能价值激励导向。制定企业技术工人技能要素和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推动技术工人享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政策,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和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鼓励凭技能创造财富、增加收入。落实技能人才积分落户、岗位聘任、职务职级晋升、参与职称评审、学习进修等政策。支持用人单位对聘用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比照相应层级工程技术人员确定其待遇。完善以国家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制度。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经费保障,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通过就业补助资金、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社会捐助赞助、劳动者个人缴费等多种渠道筹集培训资金。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职业教育的捐赠,依照税法相关规定在税前扣除。鼓励社会捐助、赞助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