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策解读 > 政策问答 > 两会热词-综合保税区
什么是综合保税区?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北京有综合保税区吗?

  当然,北京也设有综合保税区。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于2008年7月23日获得国务院批复(国函[2008]64号),成为全国首家依托空港口岸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总体规划面积5.944平方公里。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作为独具政策功能优势的产业发展平台,对带动首都经济发展格局,带动产业结构调整,辐射周边区域发展,增加地方财税收入,扩大本地劳动力就业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地影响。


综合保税区和保税区有什么区别?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与保税区一词之差,却功能更为齐全,它整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外向型功能区后,成为更为开放的一种形态,也更符合国际惯例。

综合保税区的政策有哪些?

  根据现行有关政策,海关对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境外货物进入保税区,实行保税管理;境内其他地区货物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境;同时,外经贸、外汇管理部门也对保税区实行相对优惠的政策。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开展口岸作业业务,海关、商检等部门在园区内查验货物后,可在任何口岸(海港或空港)转关出口,无须再开箱查验。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