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策解读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北京将打造数据要素“一区三中心”

日期:2025-11-08 08:41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打印
字号: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于11月6日发布。11月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北京)新闻发布会,对《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2027年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试点任务率先完成

  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雪海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据工作,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北京市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设数据要素“一区三中心”。“一区三中心”是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出的战略目标,包含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一区)和国家数据管理中心、国家数据资源中心、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三中心)建设。

  彭雪海表示,《实施意见》着眼巩固本市数据、科技、人才、市场、生态等多方面优势,抢占数据发展制高点,提升未来城市核心竞争力。

  《实施意见》提出,要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统筹数据发展和安全,建设国家数据管理中心、国家数据资源中心和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打造国家数据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到2027年,实现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试点任务在京率先完成。到2029年,数据要素实现有序流通、高效配置,数据要素成为北京城市竞争新优势,有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从夯实数据要素基础环境、加强多主体数据资源供给、推动多层次数据资源流通、繁荣数据市场等多方面提出举措。其中包括: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所,支持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提升功能定位,强化规则引领、夯实技术支撑、提升定价能力、构建交易生态;支持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与其他数据交易机构、数据流通交易平台互认互通,打造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核心枢纽等等。

  前三季度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幅9%

  彭雪海介绍,本市已超前部署数据基础设施。例如,夯实算网基础,本市IPv6综合发展指数保持全国第一,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和运行服务平台已接入48家算力服务商;依托市大数据平台汇聚高频高需求数据超8200亿条,累计为各部门、各区共享数据超2.9万亿条,提供数据服务55亿次……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维亮介绍了北京落实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2021—2024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0.5%,2025年前三季度增速为9%,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0.7%。在大模型领域,豆包视频生成模型登顶国际文生、图生视频榜单;累计建设5G基站近15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69个,位居全国首位;2024年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诸多成果令人振奋。

  2025年9月,北京数据集团在服贸会正式揭牌成立。北京国资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北京数据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郭永昊提到,北京数据集团探索建设金融数据专区,目前金融专区累计汇聚金融数据超过63亿条;基于金融数据专区的数据产品,年调用量超1.5亿次。北京数据集团还支持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积极打造全国一体化数据流通交易市场核心枢纽,2025年场内交易额同比增长109%,累计发放超600张数据资产登记证书,累计汇聚高价值数据产品3500个。

  海淀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杨海林介绍,北京市医药健康可信数据空间广泛汇集国家和北京市医保、医院专病、药械不良反应、疾控、医疗机构诊疗及公共卫生、生物样本库等六大类数据资源。医药健康可信数据空间将进一步接入国家药监、国家疾控、外地医院及企业级数据,预计覆盖医疗机构超1300所、药房及流通机构超1000家、教学研究型医院100所,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融合与价值提升。“我们已与国家医疗保障局签署合作备忘录,与北京首信医联深度合作,设立‘北京医保安全屋’形成了高质量数据持续供给和稳定运转机制。”杨海林说。

  西城区“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则是数据服务民生的典型案例。西城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崔智生介绍,清分结算中心打造了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的“一站式”结算路径,让投保人无需再为繁琐的票据整理与报销流程奔波,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民生愿景。清分结算中心还为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全国范围的产品精算及核保支持,助力商业保险公司实现精准定价,推动免健康告知核保模式的落地应用,使慢性病患者和既往症人群得以享受“医保+商保”的双重保障。国内首款基于医保数据、专为创新药使用设计的“好药无忧保”产品已通过金融监管总局备案并成功上线,其定价明显低于市场同类产品。

  聚焦10个典型行业推动出境数据跨主体流通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飞表示,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在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10个典型的行业领域,推动出境数据跨主体流通标杆应用。

  “以医疗领域为例,我们聚焦跨国科研合作、联合研发、多中心会诊等典型业务场景,网信部门会同卫健、药监、科技等部门统筹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医疗行业数据安全管理、人类遗传资源数据管理等多方监管政策,编制医疗领域数据跨境流动综合指引,助力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器械企业、研究机构之间实现数据规范流通与高效利用,目前已形成妇产医院、天坛医院等一批实践案例。”王飞说。

  王飞也向广大企业发出邀请:希望各类企业主体积极用好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政策,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数据资源和便利的政策供给,加快推动各个领域、各类场景的数据跨境流通利用业务创新合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