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多多少少知道医生、护士执业是需要注册的,正规医疗机构需要管理部门的资质审批才能营业。
以往,你初次到一家医疗机构尤其是美容类医疗机构是否会心存疑虑,担心这个医疗机构是否正规,执业许可证是否真实?
这次,您可以把心放下来了。
今后,公众可以通过扫二维码验真伪了!
12月13日下午,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召开会议,在北京市朝阳区和海淀区启动实施医疗机构电子化试点工作。
医师、护士、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一步步来
以往,对于医师、护士、医疗机构来说,进行注册时,在网上无法提交申请,可能需要往返多趟才能补齐注册材料。查询审批进程也不方便,一些比如电话号码之类的非许可变更项也无法实时更新。
对于行政管理方来说,进行注册审批只能用纸质材料,需要录入大量基本信息,效率较低,而且无法实时核对一些机构注册的医师和护士信息,也不能及时查询医疗机构的信用信息。
对于公众来说,医疗机构的真伪,医师、护士的注册信息更是无从得知。
而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意味着办事人可以在网上申办业务、查询办理进程,减少来回“跑腿”补充材料的困扰。
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双方均可通过系统查验医师、护士注册信息。对于通过系统验证的拟注册人员,行政部门不再要求医疗机构提供人员资质证明材料。
医疗机构可以在系统中实时更新本机构电话号码等非许可类基础信息,管理人员注册信息和机构电子档案,双方的审核管理都更加准确高效。
据了解,北京市自2015年率先启动医师电子化注册试点,于2017年12日11日启动护士电子化注册试点。而12月13日下午启动的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试点工作,标志着本市医疗领域电子化注册管理工作进入了全面启动实施阶段,医疗机构、医师、护士3大基础执业注册数据库实现了互联互通和信息的交互验证。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毛羽表示,医生、护士进行多点执业是社会的发展趋势,但需要加强管理,原来因为信息没有互联网化,可能会出现信息滞后或丢失,对准确管理形成了阻碍,电子化注册平台建立后,也改善了行政机关的审批流程和工作效率,通过平台大数据,也能更及时地发现问题。
优化公众查询功能,扫码辨医疗机构真伪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有近11000家医疗机构,本次开展试点的朝阳区、海淀区注册的医疗机构数量约占全市机构总数的四分之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后,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将于2018年4月底前在全市全面推广实施。
为使电子化注册流程更加透明,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在官网上建立了电子化注册平台入口,优化了面向公众的查询公示功能,并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增加了二维码,群众可以通过扫码验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真伪。
另外,如果想查询本市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的执业注册信息,群众可以在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网站的“北京市医政医管电子化注册平台”栏目中查询。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化注册全面强化了公众对行业管理的参与共治和社会监督,也为未来推进注册系统与信用信息等系统的联通,进行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毛羽表示:“经过前几年的工作,电子化注册平台已经有了雏形,未来在推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最后形成一个集合医师、护士、医疗机构信息的大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