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0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出台,本报告也被称为《健康白皮书》。
新生儿男孩多于女孩
2010年出生人数比2009年增加了1230人。根据《报告》统计,2010年本市户籍人口出生人数为90583人,其中男婴46868人,女婴43714人,性别不明1人。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07:100。新出生的男孩比女孩多3000多人。
尽管一年中出生的男孩比女孩多了3000多人,但从整体看,男性自然增长率却低于女性,原因是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2010年本市户籍死亡人群中,男性死亡人数高出女性近万人。
癌症继续居死因首位
2010年,本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三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共占全部死亡的73.8%。
从2007年开始,恶性肿瘤已经连续四年成为北京市民的“第一杀手”。恶性肿瘤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由2005年的20.7%,上升到2010年的25.6%,也就是从2010年前占死亡的五分之一上升到现在的四分之一。
肺癌占到了恶性肿瘤死亡的30%,居第一位。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要高于女性,男性恶性肿瘤死亡前三位分别是肺癌、肝癌和胃癌;女性前三位是肺癌、结直肠和肛门癌、乳腺癌。
与2009年相比,排在死因前十位的疾病中,发病率有升有降。其中,内分泌、营养和代谢及免疫疾病,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均有所下降;而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都有上升,其中增幅最大的是神经系统疾病。
男性平均腰围超标
北京市18岁至79岁常住居民腰围平均值为83.2厘米。其中,男性腰围水平为87.8厘米,女性为79.7厘米。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的定义,男性腰围正常值为小于85厘米,女性为小于80厘米。由此判断,本市男性平均腰围超标,女性也接近上限。
统计还显示,市民腰围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70岁以下男性水平高于女性,70岁及以上女性水平与男性接近。
超45岁者一成有脑卒中危险
2010年本市首次开展了社区居民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共筛查超过45岁的户籍人口2万多人,筛查方式是检查是否存在颈动脉狭窄。因为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通过对2万多人的筛查,存在颈动脉狭窄的市民占到12%,其中男性为15.6%,女性为10%。年龄越大,检出率也越高,65岁以上存在颈动脉狭窄的占到了21.9%。
半数居民食盐摄入达标
根据调查,2010年本市城区18岁至79岁常住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钠摄入量为5562.30毫克,相当于14.15克氯化钠。其中8.98克来源于食盐,占63.5%;1.88克来源于酱油,占13.3%;0.63克来源于味精和鸡精,占4.4%。
《报告》显示,2010年北京市城区18岁至79岁常住居民每日食盐实际摄入量小于6克者占46.8%,6克到9克者占31.0%,10克及以上者占22.2%。城区18岁至79岁常住居民食用油每标准人日平均摄入量为35.16克。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每人摄入食盐应小于6克,油脂类小于25克至30克。由此判断,本市居民食盐和油脂的总体摄入量仍然较高,但居民中已有近半数达到了每天食盐摄入小于6克的标准。
女人比男人更爱运动
北京市居民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49.1%,不足半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参加3次以上锻炼,每次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运动强度达到中等以上。
男性居民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45.5%,女性为54.5%。可见,女性比男性更爱运动。
本市从2010年开始推广工间操。据调查,本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或工前操活动的覆盖率为56.7%。其中机关事业单位为95.3%,国有企业为55.5%,非公有制企业为36.7%。
新发重性精神病年轻人多
截至2010年底,本市累计登记在档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为55781例。《报告》中提到,新诊断和复发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21岁至30岁年龄段高发,处于该年龄段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占24.48%,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占30.27%。
在上报的重性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新诊断、复发人数最多,占全部病例的62.60%;其次是双相情感障碍,占22.21%。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是一种涉及一次或多次严重的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疾病。这种疾病使人的情绪摇摆于极度高涨和悲伤失望之间,在这两种状态之间会存在情绪正常的时间。
八成高中生视力不良
2009至2010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96%,比2008至2009学年度上升了0.89个百分点。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5.7%,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4.6%,女生高于男生。所谓视力不良指的是单眼或双眼远视力低于5.0,也就是俗称的近视。
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6.9%,初中生为71.0%,高中生为84.8%。2009年9月新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就已经达到36%,也就是没上小学前就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出现近视。小学六年级不良率已经达到63%。
城区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4.9%,郊区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2.8%,城区高于郊区。
男生比五年前胖了5斤多
2010年北京市17岁年龄组男生平均体重为70.6千克,女生平均体重为56.9千克。与2005年体质调研数据相比,北京市7至17岁男、女生体重平均增长2.7千克和2.0千克。
17岁年龄组男生平均身高为174.5厘米,女生平均身高为161.9厘米。与2005年体质调研数据相比,北京市7岁至17岁男、女生身高平均增长0.33厘米和0.30厘米。
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0.3%,比2009年上升4.0%。男生肥胖率为24.4%,女生肥胖率为15.8%,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0.7%,中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9.8%,小学高于中学。
四分之一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
2010年北京市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的占24.3%,每周有4天至6天体育锻炼时间能达到1小时的占26.1%,每周有1天至3天锻炼时间能达到1小时的占35.9%,几乎每天锻炼时间均未达到1小时的占13.7%。
初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达到1小时的比率为30.7%,高于高中学生的19.5%,初三学生最高。高中学生报告率随年级的增加而下降。
中学男生网瘾率近5%
2011年的《健康白皮书》首次对学生网瘾情况进行了公布。2010年北京市中学生中网络成瘾学生占3.8%。中学生男生网络成瘾报告率为4.8%,女生为2.9%,男生高于女生。
男生网络成瘾报告率初一、初二和初三分别为4.5%、5.4%和4.5%;高一、高二和高三分别为5.1%、4.8%和4.0%。女生分别为2.2%、3.0%、1.7%、3.8%、2.9%和2.3%。
普通中学网络成瘾报告率高于重点中学学生,职业中学学生网络成瘾报告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学校。
黑板平均照度不合格率高
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校教室课桌面平均照度合格率为60.3%,黑板平均照度合格率仅为22.9%。这些数据来源于2009至2010年度北京市中小学校物质环境检测结果,涵盖了884所中小学的2244间教室。而平均照度是个建筑学概念,是用来衡量亮度的指标。
此外,《健康白皮书》中还显示,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校教室人均面积合格率为95.4%。教室课桌、课椅符合合格率分别为49.4%和50.2%;噪声合格率为82.6%;二氧化碳浓度合格率为76.0%。
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为92.5%,其中空气消毒合格率为91.8%,餐饮具消毒合格率为94.8%,手消毒合格率为85.9%,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为94.5%。
八千人公共场所吸烟被劝阻
2010年本市中学生尝试吸烟报告率为24.7%。中学男、女生尝试吸烟率分别为35.3%和15.3%,男生高于女生。初中、高中和职高男生的尝试吸烟率分别为21.6%、32.6%和70.9%。初中、高中和职高女生的尝试吸烟率分别为10.3%、14.8%和28.0%。
医学证明,很多慢性病都与吸烟有关,为了降低本市吸烟率,2010年本市共对12万个公共场所和单位进行了控烟监督检查,对1057家单位进行了处罚,劝阻吸烟8141人次。到2010年底,全市有无烟餐饮单位1076家。
蚊蝇蟑密度都有下降
2010年本市蚊子、苍蝇、蟑螂的密度都比2009年有所下降。
其中蚊子密度比2009年下降了7.81%,苍蝇密度下降了3.6%,蟑螂密度下降幅度最大,比2009年下降了29%。农贸市场蟑螂密度最高。由于本市连续几年开展全市冬季统一灭蟑活动,效果非常明显,从2008年到2010年,居民家庭蟑螂侵害率和密度逐年递减,2010年侵害率比2008年下降了64.3%,密度比2008年下降了85.7%。
但是2010年本市鼠密度比2009年却有增长,升高了14.75%。其中三月份鼠密度最高,主要鼠种为褐家鼠和小家鼠。
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
2010年,市卫生局和市残联联合开展了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共计为1526名55岁以上、矫正视力低于0.3的北京户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
截至2010年,本市为670711名7岁至9岁适龄儿童进行了免费窝沟封闭防龋工作,封闭牙数1225211颗,完好率92.63%。(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