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监测将重点关注9类人
根据市卫生局最新统计,截至2007年10月,本市累计发现并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4663例,2007年新增人数较2006年同期增加5成。11月21日,本市公布了《北京市艾滋病监测工作管理办法》,从12月1日起,对劳务输出归国人员等9类重点人群通过设置哨点进行监测,对入伍新兵、献血员、手术前病人、孕产妇实行全员检测。
据了解,目前本市艾滋病疫情处于上升阶段,截至2007年10月,累计发现并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4663例,其中本市居民964例、外省市居民3524例、外籍人员171例。2007年累计检测各类人群122万例,检出艾滋病病例973例。其中前三季度发现的感染者比2006年同期增加了53.71%。卫生部门表示,本市艾滋病主要以吸毒和性传播为主,呈现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
为及时掌握本市艾滋病流行形势和相关人群危险行为的动态变化,从12月1日起,本市将对艾滋病进行系统检测。其中,对入伍新兵、献血员、手术前病人、孕产妇4类人采用全员检测的方法进行监测;对劳务输出归国人员、性病门诊就诊者、吸毒者、流产妇女、结核病门诊就诊者等9类重点人群采取设置哨点的方法进行监测。
据了解,目前全市医院、采供血系统、监管羁押场所、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建立了大量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实验室数量从2004年的57家上升到2007年的135家。此外,18个区县还建有40个艾滋病免费咨询、检测点。
卫生部门表示,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他疾病进行治疗。如果医疗机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未提供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县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将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直至依法吊销有关机构或者责任人员的执业许可证件。(方芳)
相关新闻
本市将对娱乐场所、发廊等重点场所人员进行防艾监测
北京市为加强艾滋病监测工作的管理,将对娱乐服务场所、发廊等重点场所人员进行监测管理,以便随时掌握艾滋病流行形势及相关人群危险行为特点的动态变化,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1月21日从北京市召开的防治艾滋病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凡到性病门诊首次就诊性病、年龄在13岁以上的男女,收容所和拘留所曾经有性交易行为的男性,以及随机抽样抽中的娱乐服务场所、发廊内的三陪女、按摩女、有性交易行为的女性,都必须接受北京市艾滋病防治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