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规范性文件
  1.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国有资产监管/宏观经济
  2. [发文机构]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
  3. [联合发文单位]
  4. [实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2015-03-06
  6. [发文字号] 密政发〔2015〕9号
  7. [废止日期]
  8. [发布日期] 2015-03-06
  9. [有效性]
  10. [文件来源] 政府公报 年 第期(总第期)

密云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投资促进工作意见的通知

打印
字号:        

密政发〔2015〕9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地区、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委、办、局,各县属机构:

  《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促进工作的意见》已经十二届县委第86次常委会和第68次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密云县人民政府

2015年3月6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促进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围绕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确定的“建设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发挥投资促进工作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北京讲话精神为总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明确我县高精尖产业引进方向、目标和任务,加强投资促进管理和服务,通过招大引强,促进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

  (二)引资方向

  坚持走绿色高端高效的产业发展之路,重点引进环境友好型工业、休闲旅游产业、都市型现代农业、总部经济和健康养老产业。

  经济开发区重点引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商务区大力发展生态型总部经济,重点引进科技创新、绿色环保、健康医疗、设计创意、商务服务等产业;太子务开发区积极发展高端健康养老和文化创意产业。

  新城核心区重点引进高品质的生活性服务业;绿色发展区重点引进通用航空、健康服务以及为重点经济功能区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绿色拓展区重点引进一、三产融合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水源保护区适度引进以涵养水源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

  (三)工作目标

  到“十三五”末,通过招大引强,实现制造业向“高精尖”转型升级;高效益生产性服务业、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高价值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端健康服务业初具规模;总部企业形成明显聚集态势;休闲旅游业打造高端休闲旅游目的地,实现跨越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特色发展,提质增效。

  二、建立健全投资促进工作管理体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密云县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各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县政府督查室、发改委、农委、经信委、科委、商务委、旅游委、住建委、市政市容委、法制办、财政局、人力社保局、规划分局、国土分局、环保局、工商分局、国税局、地税局、水务局、交通局、投资促进局、行政服务中心、重点经济功能区的主要领导和各镇街(地区)行政一把手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县投资促进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投资促进局,负责全县投资促进工作的指导、协调、管理和考核。

  (二)建立项目统筹管理机制

  1.实体项目管理

  建立在谈项目信息库。各镇街(地区)、重点经济功能区定期将在谈项目情况报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在谈项目信息库,对在谈项目实行统筹推进、动态管理。

  实施项目统一调度。对于各镇街(地区)、重点经济功能区在本地区无法落户但适合其它区域发展的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调度协调,推动项目落地,避免项目流失。

  实施实体项目准入评审。按照《密云县招商引资实体项目准入评审办法》,对落户我县所有新占土地和盘活闲置资源的招商引资实体项目实行分级评审。重大实体项目实行县级评审;其它项目由各镇街(地区)、重点经济功能区参照县级评审要求组织评审,结果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建立项目推进会商制度。根据项目推进需要,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协商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总部企业管理

  首入负责。各镇街(地区)、重点经济功能区对引进的总部企业实行首入负责、全程服务,建立客户档案,规范服务流程。

  定期沟通。各镇街(地区)、重点经济功能区要加强对引进总部企业的沟通和管理,掌握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及时清退长期无税企业和违规企业。

  统一管理。工商、税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加强对集中办公区的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引进的总部企业情况进行定期分析,通报情况。

  (三)实行分类考核

  各镇街(地区)投资促进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中,分别对实体项目和总部项目进行考核。绿色发展区和绿色拓展区重点考核实体项目的引进和服务;新城核心区和水源保护区重点考核总部企业的引进和管理。

  (四)统一宣传发布

  1.搭建和借助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促进平台,宣传和推介本县投资环境、区位优势、优惠政策,吸引项目落户。

  2.严格项目发布流程。各镇街(地区)、重点经济功能区在对外发布项目前,将要发布的内容和相关材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未经审核不得对外宣传发布。

  三、强化政府对企业的服务

  秉承“延伸为企业服务的内容无止境、拓展为企业服务的范围无界限”的理念做好服务。

  (一)做好项目落地的全程服务

  各职能部门在项目落地服务中,要提前介入、加强协调、主动服务。重点项目由各镇街(地区)和重点经济功能区主管领导负责,协助企业解决在手续办理、施工建设、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二)完善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服务制度

  严格执行《密云县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绿色通道服务制度》,落实县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制度、绿色通道服务对象联席会议制度,听取企业关于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对已落户企业,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发挥督查督办作用

  加强重大项目的督查管理。将重大项目的全程服务纳入政府督查台账,督促各相关部门依法履职、认真履职,确保项目按期建设投产。

  四、加强投资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以素质建设为抓手,重教育、严制度、强队伍,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投资促进队伍。

  (一)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把投资促进培训工作纳入全县干部培训体系当中,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机制。定期培训由组织部、县委党校和投资促进局负责组织年度培训;不定期培训由投资促进局与有关职能部门就国家、北京市新出台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招商干部具备良好的政策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敏锐的招商意识、高超的谈判水平和规范的行为准则。

  (二)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1.强化工作作风。加强自我学习,善于把握大势,坚持招优引强,勇于攻坚克难;倡导勤于“跑”、善于“钻”、精于“判”、落于“实”的工作作风。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政建设。完善制度建设,教育和约束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防范和杜绝违纪违规行为,树立敬业、专业、高效、廉洁的良好形象。

分享: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