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我国“四好农村路”提出十周年。11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的实践与成就。
从发布会获悉,十年来,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250万公里,截止到2023年底,中国的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60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不仅如此,农民出行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农村物流从“运得出”到“运得畅”,乡村更美了,农民更富了。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表示,农村公路大面积的联网已经基本完成,下一阶段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计划开展新一轮的农村公路提升行动。
路更好走了
“四好农村路”指的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和运营好。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已形成一条县道沟通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抵田连户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以此推动持续完善农村公路的治理体系。截至2023年底,全国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提升至91.1%,十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先行作用,不断加快贫困地区交通发展。2014年以来贫困地区新改建农村公路超过140万公里,新增超过4万5千个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2019年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2020年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客车,兑现了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为交通而掉队的承诺。
在保障群众安全出行方面,十年来,累计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23万公里,累计实施农村公路危旧桥改造5.8万座,危桥总数逐年下降,现在能正常使用的桥梁比例从过去的83.2%提升到了98%。
在资金保障方面,十年来,全国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固定资产投资4.3万亿元,逐步构建了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种渠道辅助的农村公路发展资金保障格局。
农民出行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农村物流从“运得出”到“运得畅”,农村地区“行路难”的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乡村更美了
“我们的农村公路不仅建得快,而且还建得美。”发布会上,李扬手持与白皮书配发的《中国四好农村路》,邀请大家到书中评出的“十大最美农村路”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中国美丽的乡村,感受中国丰富多彩的乡土人情。
李扬强调,在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过程中,将服务和支撑和美乡村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注重与村镇布局、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和谐统一。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旅游”,结合地方的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加强农村公路与乡村文旅资源对接,让乡亲们世世代代守护的山川秀色,成为游人如织的风景名胜,推动乡村旅游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四好农村路”串联起城市和乡村,缩短了城乡间的时空距离,盘活了农村地区文化、旅游等特色资源,推动农村地区“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让乡村振兴的动能更足。
农民更富了
农村地区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吸引了资本、项目和人才向农村流动,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为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项目中鼓励以工代赈。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023年,农村公路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实施项目3946个,直接吸纳农村劳动力近9.6万人,其中脱贫户近1.4万人。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农村公路的公益性岗位,目前,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领域直接提供的岗位约有85万个。
除了增加就业机会,推动产业提升和融合发展也能让农村居民的钱包更鼓。据了解,突出服务支撑乡村全面振兴是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的重要方向之一。计划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模式,加快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进一步深化交旅、交能融合发展。
此外,现在农村公路的新能源车多了,针对这一特点,将重点加强农村公路沿线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停车、购物、旅游、充电等服务功能,推动提升城乡客运均等化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农村物流服务,健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