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季走高 积极向好 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

日期:2023-10-14 10:28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逐季走高 积极向好 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

  10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其中,出口17.6万亿元,进口13.2万亿元,外贸进出口平稳运行、积极向好。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我国外贸增长面临不少压力,但随着国内各项政策的精准发力、走深走实,企业主动求新求进、应变克难。”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平稳运行,同比增速基本持平,并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

  “稳”是前三季度我国外贸的基本面。一是规模稳。2023年二、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均在10万亿元以上,保持了历史较高水平。二是主体稳。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增至59.7万家,其中2020年以来持续活跃的企业进出口值占整体的近8成。三是份额稳。据海关初步测算,前7个月,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与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稳’是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外贸抗压抗逆能力的集中体现。”吕大良说。

  在“稳”的同时,当前我国外贸运行还呈现出“好”的积极变化。从季度看,202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逐渐抬升,整体趋势好。2023年一、二、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分别为9.72万亿元、10.29万亿元、10.79万亿元。从月度看,9月当月进出口总值3.74万亿元,环比连续2个月增长,规模创年内单月新高。

  民企活力好。2023年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6.34万亿元,同比增长6.1%,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3.1%。同期,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0.2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占出口总值的58.3%,较2022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及其零配件、船舶、电工器材分别增长48.2%、26.8%、16.2%。

  市场潜力好。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32万亿元,同比增长3.1%,占进出口总值的46.5%。同期,我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4.68万亿元,同比增长0.8%,占进出口总值的15.2%。我国对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33.7%、6.7%、5.1%,均高于我国外贸整体增速。

  平台发展好。前三季度,我国21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5.65万亿元,同比增长4.6%,占我国外贸整体比重进一步提升到18.3%;海南自贸港进出口增长20.3%。同期,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7万亿元,同比增长14.4%。

  近期世贸组织将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速从此前预测的1.7%下调到0.8%,我国外贸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但企业的订单和信心有所改善。中国海关贸易景气统计调查结果显示,9月份新增出口、进口订单环比增加或持平的企业比重较上月分别提升了0.8个、1.7个百分点,出口、进口乐观企业比重较上月分别提升1.3个和0.7个百分点。

  “总的看,在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的大环境下,我国外贸顶住压力,积极因素不断积蓄。”吕大良说,随着我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持续推进,进出口运行态势将更加稳健、质量效益将进一步提升,促稳提质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袁璐)

  相关链接

  9月全国CPI同比由涨转平

  10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数据。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2%。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9月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CPI环比继续上涨,但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同比由涨转平。

  从环比看,C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环比价格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2023年中秋、国庆节前市场供应较为充足,食品价格涨幅略低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食品中,开学季叠加双节临近,鲜菜和鸡蛋价格分别上涨3.3%和3.2%;休渔期结束供应增加,虾蟹类和海水鱼价格分别下降2.6%和0.8%;猪肉、鲜果、禽肉类等食品价格基本稳定。

  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5%,其中受国际油价上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上涨2.4%;秋装换季上新,服装价格上涨0.9%。服务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其中,暑期结束出行减少,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12.6%、5.5%和3.4%;新学期开学,教育服务价格上涨1.4%。

  从同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上月扩大1.5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食品对比价格走高,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22.0%和6.4%,占食品价格总降幅近九成;水产品和鲜果价格由涨转降,降幅分别为1.5%和0.3%。

  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7%,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5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3%,其中汽油价格下降1.2%。服务价格上涨1.3%,其中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14.0%、12.3%和10.4%;教育服务价格上涨1.8%。(赵语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