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六个“更加注重”抓好任务落地落实——论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

日期:2025-11-19 08:38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推动“十五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要严格遵循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的重大原则,更加注重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更加注重增进民生福祉,更加注重增强创新动能,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加强超大城市治理,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锚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愿景,综合考虑发展趋势和现实条件,此次市委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首都功能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首都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美丽北京建设取得更大成效,首都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各区各部门都要立足实际谋划好今后五年的发展抓手和举措,推动中央部署和市委安排形成更多生动实践。

  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最大市情就在于是首都。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切实履行好首都职责,要把首都发展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考量,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要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力服务保障政治中心功能,全面增强文化中心影响力,持续加强国际交往中心能力建设,加快提升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能级,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高水平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推动重点领域协同发展,携手共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46次提到“科技”,61次提及“创新”,6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凸显了我国对科技发展的重视,表明“十五五”时期我国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重要牵引、坚定“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决心。北京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丰富、创新实力强、市场规模大、开放领域广,具有诸多有利条件,要坚持强化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扛起挑大梁责任。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上。“十五五”时期,北京要在社会事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围绕“七有”要求和市民“五性”需求,既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也更加突出回应群众急难愁盼,让民生改善可感可及。要紧扣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在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步;要坚持“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把“三农”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要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丰富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力推动首都发展,这是北京发展的纲和魂。树立首都意识,担当首都使命,踔厉奋发、真抓实干,我们一定能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