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水清岸绿之后,打造滨水新消费场景——京城亮出活力水岸

经过滨水空间改造,亮马河成为北京的文旅地标,带动了蓝色港湾、朝阳公园的客流,河畔商业收入较改造前增长37%。朝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资料片)
上周,坝河开启试通航。2026年,市民游客可以乘游艇、骑单车游坝河,更多商业空间也将投入运行。
近年来,京城的河流一条接一条恢复了活力,并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消费业态。亮马河沿线的商业收入较滨水空间改造前增长37%,清河边的咖啡馆客似云来,运河西岸、永定河集2025年分别在城市东西两端亮相,成为知名的滨水商业品牌。
打开岸线,人才能亲近河流
登上游船,两岸是油画般的坝河秋色。岸坡宽阔碧绿,嵌入了蜿蜒的骑行道和钓鱼位,还有人躺在草坡上晒太阳。
“我们重塑了这一段滨水空间,通过退堤形成生态缓坡,原本割裂的水和岸变得浑然一体,又新栽了1.15万株彩叶树。”朝阳区水务局建设管理科科长马海涛介绍。坝河滨水空间纵向联通了上下游,横向联通了居民区,9月底完工亮相之后,立即在骑行圈火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河流演绎着“人水相亲”的情景,清河之洲也是其中之一。那里的水连着绿,绿涌上了岸,水岸交叠处种植了各种乡土花草,岸边的咖啡店、茶馆不缺客人,走到水边,小鱼和细石看得清清楚楚,孩子们蹲下就能用小手拨弄河水。
十年前,同样是在这里,记者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彼时,清河第二再生水厂投入运行,黑臭的河水刚刚还清,站在堤顶俯瞰,虽然闻不到臭味,但也看不清河流,因为堤坝与河流之间的高差太大了。不过在当时看来,只要“水清岸绿、排水畅通”,那就是一条梦中情河了。
“有河不见水”曾是全世界主要河流面临的普遍困境。一条条蜿蜒的河道被裁弯取直,筑起高坝,是为了让雨水迅速排走。“工业时代,河流沦为了排水沟,真正的价值没有发挥出来。”清华同衡规划院副院长于润东说,当告别了工业时代,很多知名城市依托河流打造出城市名片,就像塞纳河赋予巴黎浪漫,泰晤士河给予伦敦优雅。
于润东是运河西岸的设计师,他将其形容为一次“绣花针尺度的更新改造”。滨河路不是直挺挺的,而是某些路段故意“吃进去一点儿”,形成曲弯有致的S形,还修建了直通河流大台阶。人们常用“水清岸绿”来形容一条河流的景致,可很少有人去想:岸边的这一抹“绿”究竟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于润东认为,如果把堤防做成单纯的绿化,那么它就只是生态空间,而这个城市并不缺少绿,缺的是能够让人停留的公共空间。因此,运河西岸的杂树做了减量,从而提升透视率,人在岸边走,侧过身就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河流。
近几年,凉水河、清河、北运河、坝河……一条接一条亮出了宽阔优美的滨水空间。岸线打开,人终于能亲近水,愿意来到河边逛逛。于是,滨水商业也拥有了落地生根的土壤。
植入商业,小微空间不损生态
堤顶路、巡河路都是水利设施,要如何在其中植入商业空间,面临着理念和技术上的挑战。
就拿运河西岸来说,它位于北运河西侧东关大桥至上营大桥段,原本是双向四车道。在这次治理中,道路降级西移,腾挪出28米宽的堤顶空间。采用“小微快拆,化整为零”的方式,岸边创新植入了十余处小体量商业,而且几乎家家带露台。暖和的日子,二楼露台总是坐满了客人,举目就能看到汤汤流过的运河。当然,商业的植入以防洪安全为前提。记者注意到,商业用房让开了河道蓝线,并留出了6米到8米的防汛通道。
每一条河都拥有迥异的气质,这跟它的地理位置、规模体量和沿途景观有关。比如,亮马河是华丽精致的城市河流,永定河则是壮阔的大山水,两者嵌入的商业自然不尽相同。
2025年9月,很多市民奔京西逛永定河集。这是一处清新别致的滨水市集,有11个主理人品牌入驻,很多人买了食物,就随意地坐在河边听水声、看日落。山池咖啡和奈似冰淇淋最受欢迎,前者每天销售800杯起步,后者排队人流从店内绵延到店外。
“永定河集的所在地太特别了,有母亲河的自然风光,也有城区难得的山景,还有首钢的工业遗存。”运营方亚洲数据集团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李莉告诉记者,项目毗邻河流,且地下是铁路丰沙线,这意味着建设时不能打地基。“轻介入,重延展”,是规划之初就确定的理念,以木、竹、帆布、玻璃和钢铝金属为材料,采用开敞式设计,让建筑空间轻盈地落在自然场景里,既保证整体稳定性,也不会破坏草地。户外则延展出大片的露台、草坪,供大家停留。
商家的风格气质同样重要。超级植物是一家生活买手店,主理人习斌第一次去永定河勘查时,就被充满野性的自然气息感染着。“我们的品牌理念,就是希望大家穿得放松一些,甚至能随时去草地上打个滚儿。”他告诉记者,永定河集不大,但极有亲和力,商家之间也好像邻居一样,会坐下来聊天,一块儿搞活动。
亮马河流经繁华的使馆区和商圈,部分河段同样存在商业断点。河边有一处环卫工具存放点,2024年,朝阳区通过空间置换把它打造成了“亮马小院”。里头有四五家店铺,卖咖啡、简餐和鲜花,弥补了蓝色港湾到燕莎之间2公里河畔步道的商业空白。
眼下,本市多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将采用空间置换、功能复用等多种措施,强化滨水空间与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为滨水商业提供更多便利。
编织内容,让故事在水畔上演
2024年7月,巴黎奥运会拉开帷幕,开幕式地点并没有选在传统体育场中,而是移师塞纳河。一时间,这条浪漫之都的大河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河流不仅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步成为城市的展开面,是首都北京面向世界的舞台。”于润东说,要把滨水空间运营好,不是搞简单的空间租赁、当“二房东”,而要主动去注入好内容,让河湖水畔成为全年无休的故事发生地。
2025年端午,大运河龙舟嘉年华在运河西岸的水域举办。飞浪四溅、百舸竞渡,河边坐满了游客,比赛首日就迎来了10万人次。在一家知名点评网站上,运河西岸的热度一度冲上了榜首,超过王府井、大栅栏。
通过优质内容的注入,亮马河也成为滨水空间运营的范例。近几年,河边的活动一年到头不断档,有时中国风劲吹,有时国际化氛围浓郁,依托茶香文化节、灯光秀、艺术季等活动,亮马河沿线形成了一条充满活力的消费链,泡泡玛特城市乐园、麦麦岛全球旗舰店也相继落户。2025年夏天,乐队五月天在鸟巢连开13场演唱会,亮马河游船特意开通了“五迷专线”,游船、桥梁上滚动播放着经典歌词,朝阳公园湖的五只巨型气球,更是成了粉丝必打卡的地方。
2025年10月,灯光消费季的主会场选在了亮马河。“年轻人打卡‘五球’的热情,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希望借助更多的水上资源去呈现光影创意。”朝阳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朱梦娇说,他们特意设计了很多水畔的、跨水域的灯光装置,像魔方、孤独星球、飞跃蓝湖等,本市第一个水上剧场——贝壳剧场也全新亮相。
在社交平台上热度最高的是漂浮歌后,荷兰艺术家身着巨大伞状礼服,手持小洋伞,在亮马河中浮水而歌。观众随着水声和灯光,开启一场奇幻漂流。
天气转冷,河流也将暂别喧嚣。2026年,亮马河、坝河世界级滨水经济区将加快建设,永定河、北运河的商业空间也将拓展,为城市带来更多惊喜。(朱松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