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鼓舞人心、令人振奋。连日来,全会公报在首都各界干部群众中引起广泛热议。大家表示,要锚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在新的起点上接续奋斗,不断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向前进。
“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推进首都社会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唐行安说,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优化完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深化为基层减负赋能,完善群众自治机制,增强基层治理力量;扎实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围绕不同社会群体做好服务管理和关心关爱,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力营造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的社会氛围。
“全会明确‘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当前和下一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坚定了我们全面建设美丽北京的信心决心。”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添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改善明显,蓝天成为常态,是“最为人们称道”的事。今后五年,北京市将锚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建设美丽北京,让天蓝、水清、土净、生态优美、人居环境良好的“外在美”更加可感可及,让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美”更加底蕴深厚,让全社会共治共享、全民共识广泛凝聚的“精神美”更加深入人心。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严卫群表示:“四中全会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指明了前进方向,拓展了更广阔的舞台。”市工商联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积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力量;充分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助手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建立健全政企沟通常态化机制、企业诉求办理长效机制,助力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铭溪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北京互联网法院将充分发挥专业审判优势,集中攻坚数据权益、人工智能、算法治理等新型、重点领域的前沿问题,力争形成一批具有标杆意义的判决,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清晰指引,以更高水平的司法服务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首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作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者,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在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中形成生动实践。”首都机场临空区管委会政策研究与制度创新处处长郑杰表示,“十四五”时期,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支撑保障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形成了航空服务、医药健康两大全国领先产业。“十五五”时期,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将以服务国家对外交往、打造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做大做强临空经济为主要任务,建设国际一流的临空经济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对“十五五”时期高质量推动文化艺术工作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宁表示,国家大剧院将持续深化“表演艺术中心平台、主题原创艺术平台、艺术普及教育平台、综合艺术展示平台、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数字文化传播平台”建设,创作推出、策划引进更多国内外精品演出,广泛开展艺术普及教育公益活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社会文明程度整体提升,让更多群众共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作为一名在首都核心区工作的社区书记,我深刻体会到,四中全会精神要落在街巷里、融入生活中,转化为居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分司厅社区党委书记姚远说,“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要求我们不断努力,贡献坚实的基层力量。”分司厅社区紧邻北京中轴线,社区通过“胡同议事会”动员居民参与钟鼓楼周边治理,把“社区的事”变成“大家的事”,凝聚了宝贵的共同体意识,逐步实现改善居住条件、活化老胡同。接下来,分司厅社区将加强数字赋能,完善智慧平台,实现遗产保护、民生服务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张朝霞表示,全市检察机关要聚焦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完善不同层级不同地区差异化履职的检察服务保障体系;要聚焦推动“十五五”时期北京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抓好强化检察行权的监督属性和监督的主动性,塑造检察新质生产力,深化数智赋能检察实践等,推动检察“履职效能”与“制度赋能”相统一。
“全会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这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代表、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中心区支队支队长孟昆玉说,“我们将牢记首都交警职责使命,努力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秩序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北京、平安中国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