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紧紧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教育、科技、文化、民生等领域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首都各界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
瞄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这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出现的高频词,广大教育和科技工作者干劲十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接续推进教育强国首善之区建设、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表示,首都教育系统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科学教育新机制,推进市属高校分类卓越发展;以新域新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全链条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新枢纽,推动科研平台项目建设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首都高精尖产业体系、各区重点产业布局体系。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何光彩表示,该校将聚焦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重要战略部署,扎实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排头兵,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新动能。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说,本市科技领域将锚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结合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部署,依托北京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统筹机制,深入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开展新一轮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北京篇章。
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上学、就业、就医……是家事也是国事,被写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体现温暖的民生底色。
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立新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都文博工作将深化改革创新,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工作要求,基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建好用好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以科技赋能全面提升文物保护管理能力,在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传承方面发挥更积极作用,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贡献更大力量。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馆长都斌说:“我们将不断创新宣传展示手段,将纪念馆打造成多元的红色文化传播新高地。”
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庆丰表示,该局将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以服务公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宗旨,锚定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加快推进“双奥之城”向“国际赛事名城”更高层次迈进,“聚焦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优化功能布局,有力提升首都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努力创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的北京范式。”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说,本市卫生健康工作将紧密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力做好全人群、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着力强化医疗卫生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促进首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康北京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岳小林表示,该院将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深化医院改革,系统优化运行机制与服务流程,增强医疗服务的温度与质感,切实满足公众看好病、科学看病的需求。“我们将持续强化科研创新,聚焦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等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疑难病症,深入推进基础与临床研究,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积极培育医药卫生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以更多‘北京制造’‘中国制造’的医疗技术与产品护航人民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