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消费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9月18日从市商务局获悉,2025年以来,北京服务消费市场表现较为活跃,1至8月,全市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4%,文化娱乐、信息和交通相关领域服务带动作用明显。北京还将持续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激发服务消费新活力,推动消费市场向好向新发展。
“今年暑假和同学专程来北京看演唱会,顺便逛了‘看·见殷商’展,太喜欢北京的文化氛围了!”在天津读大学的高倩说,在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她计划再来北京逛展。
电影、展览、演出……2025年以来,北京各类文化娱乐服务供给更加优质、丰富。2025年1至8月,电影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和观众人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文化、娱乐、体育、商业等多业态融合,不断激发商圈整体消费活力。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朝阳区10余个重点商圈吸引客流超500万人次、销售额超4.8亿元,周环比增长均超10%。截至8月中旬,鸟巢已举办44场大型演唱会,总观演人数接近240万人次,随之带动场馆周边消费增长。近期,随着2025中国网球公开赛开赛,大型赛事对消费的带动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通过互联网平台点餐、打车、休闲娱乐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各大平台也不断优化体验,便利市民消费。2025年1至8月,全市互联网平台对个人服务交易额同比增长近一成。根据美团测算,预计到2030年,服务零售行业线上化率将增长至25%,诞生300个千店品牌。
随着过境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入境游接待服务更加便利、旅游产品供给持续丰富,北京的国际化消费氛围愈加活跃。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1至7月,北京入境游客达44.8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41.5亿元,增长均超三成。
居民旅游出行需求也持续增长,1至7月,全市铁路、公路、航空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2%、3.0%和2.7%。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出台《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促进民生改善和消费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更追求沉浸式、个性化、悦己型的消费体验,北京消费市场向服务性消费转型升级的特征更加明显。”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需要继续丰富首都各类优质服务供给,增强促消费政策协同联动,持续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激发服务消费新活力,推动消费市场向好向新发展。(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