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重大研究方向

日期:2019-09-03 11:04    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网站

分享:
字号:        

  近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智源研究院”)举行“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重大研究方向发布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许强出席会议,智源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院长黄铁军以及北京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100余人参加。智源研究院副院长刘江主持发布会。

  “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重大研究方向学者候选人发布

  发布会现场,许强宣布了“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重大研究方向的12位智源学者候选人名单,并向他们表示祝贺。

  许强指出,智源研究院是“北京智源行动计划”实施的重要依托,通过智源研究院支持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有利于以国际视野更好地引领学科前沿和技术创新方向。发布重大研究方向,就是希望以学术为纽带,把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科学家聚集在一起,更好地研究和探索怎样用人工智能引领经济升级和变革,造福人类。

  许强强调,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关键靠人才,现阶段我国人工智能尤其在“机器学习”等领域存在人才少、人才成本高的情况。面向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也任重道远。一是要发挥北京人才集聚优势,着力在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上下功夫。要通过提高优秀学者的薪酬待遇,让学者们安心搞科研;通过推动北京高校完善专业设置吸引优秀青年,大力培养芯片设计等方面的紧缺人才。二是打造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夯实基础、确立目标,培养全球领先的企业。三是坚持“百花齐放”,充分鼓励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引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四是政府要在政策、数据开放、资金等层面认真分析、精准支持。

  据悉,“智源学者计划”重点支持智源首席科学家、智源研究项目经理、智源研究员和智源青年科学家四类人才。其中,智源首席科学家由领域顶尖专家学者担任,负责研究方向的整体规划布局,并推荐智源研究员人选;智源研究项目经理兼备技术和管理才能,协助首席科学家管理科研项目;智源研究员是所属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才,开展确定领域的科研活动;智源青年科学家是38岁以下拥有博士学位、在科研上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主要面向未来人工智能新思维和新体系,开展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提出引领性的原创基础研究成果。

  “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重大研究方向是智源研究院继“人工智能数理基础”和“机器学习”方向后发布的第三个科研方向,旨在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的基础理论方面寻求突破,同时基于理论基础建立新型的信息检索与挖掘算法,有效解决用户精准多样的信息需求与庞大互联网数据规模之间的鸿沟问题。该方向首席科学家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文继荣教授担任,智源研究项目经理由中国人民大学窦志成教授担任,6位智源研究员和4位智源青年科学家来自北大、清华、人大、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均是所在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其中多位是国际顶级期刊的编委,曾获得国际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大会(KDD)、国际信息检索大会(SIGIR)等数据挖掘领域国际顶级会议的最佳论文奖,他们将着力在信息检索基础、新一代算法和系统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实施“智源学者计划”,聚集领域顶尖人才

  自2019年4月“智源学者计划”启动以来,智源研究院已在“人工智能数理基础”和“机器学习”方向支持了28位智源学者。其间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了多场前沿研究学术讲座,促进了跨领域的思想碰撞与思想融合,在学术界引起热烈反响。

  智源研究院院长黄铁军表示,希望经过三年的努力,智源学者的数量突破300人,紧密联系3000位国内外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顶尖学者,即将上线的智源社区计划要汇聚10万以上AI领域研究开发的技术类人才。

  发布会后,文继荣教授进行了题为“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的主题演讲,表示将围绕构建“个人智能信息助手”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联合北京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攻关,努力推进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的研究,并逐渐形成该领域的北京学派。

  随后进行的“下一代的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系统”主题研讨上,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表示看好智源研究院构建开放、自由、创新的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将在该模式下共同努力推动北京地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