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累计建设筹集67万余套(间)、竣工43万套(间) 本市超额完成保障房建设筹集目标

日期:2025-11-22 09:21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11月21日,从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有所居专场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北京让安居更宜居,持续增强群众住房获得感和幸福感,累计建设筹集保障房67万余套(间)、竣工43万套(间);已累计实施市属老旧小区改造7800万平方米,启动实施危旧房改建104万平方米;累计完成加装电梯3391部,电梯更新获国债资金支持1.1万余台。

  聚焦“十五五”,北京将重点实施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8类重点任务,推动城市更新年均投资达到2000亿元以上。

  人才公租房已配租10余万户次

  “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是千万家庭的共同期盼。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党组书记、主任王飞介绍,北京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优化“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切实满足群众多样化住房需求。

  从一间房到一张床,住房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广。“十四五”以来,北京市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坚持市场化运作,通过政府政策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参与,满足新市民、青年人、城市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住房需求,截至目前,北京累计建设筹集保障房67万余套(间)、竣工43万套(间),已超额完成“十四五”40万套(间)建设筹集目标。

  与此同时,公租房配租方式持续创新,政策“工具箱”日益丰富。五年来,北京累计开展公租房配租240批次,滚动提供房源约13.6万套。截至目前,北京公租房备案保障率从2020年的42.5%提升至85.5%,实现城市低保、低收入、大病、重残4类家庭依申请“应保尽保”,完成“十四五”期末保障率达到85%的既定目标。

  北京人才总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为帮助青年人才安居,北京市人才公租房已配租10余万户次,以青年人才为主,如海淀区在住人才中六成在35岁及以下。2022年起,北京连续四年在产业聚集、高校集中的中心城区、平原新城累计选取1.4万余套(间)公寓型和宿舍型租赁房源,面向新毕业大学生专项配租,助力大学生毕业离校时搬入新家安居。

  老旧小区改造托起民生“温度”

  用心用力用情,办好群众身边事。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党组成员、北京市城建研究中心主任王争介绍,北京坚持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重要民生实事,以基层组织、居民参与、社会力量协同、政府引导支持的方式,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推动老旧小区改造。

  在居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截至目前,北京市属老旧小区改造已实施约7800万平方米,“十四五”总体实施率已达98%。已完成楼体节能改造约2650万平方米,更换楼内上下水立管约17万根;小区内适老化改造5万余处,水电气热管线改造约2880公里,架空线梳理和入地约2730公里,建设公共绿地约370万平方米。经第三方察访核验,居民对改造工作总体满意度达96%。

  聚焦“上下”难题,电梯加装与更新同步推进。“十四五”以来,北京累计完成加装电梯3391部,约3.5万户居民受益。在电梯更新方面,2024年以来,北京积极落实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政策。2024年,本市共911台电梯更新获国债资金支持,已全部完成更新。2025年,1万余台电梯更新获国债资金支持,现已开工9008台,完工1692台。

  城市更新探索老旧住房原拆原建

  城市是人民幸福生活、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二级巡视员杨家骥表示,“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是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的关键举措,北京在危旧楼房改造领域探索了以拆除重建为核心的自主更新模式,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时期,北京市累计启动实施危旧楼房改建和简易楼腾退改造104万平方米。部分项目居民已顺利回迁,居住条件与城市面貌得到显著提升。其中,西城区桦皮厂8号楼通过“原拆原建”探索危旧楼改建新模式,采用混凝土模块化建造工艺和数字技术,将“老房子”成功改造成“好房子”。目前西城区第二栋模块化改造危旧楼开建,标志着技术走向成熟推广,未来将有更多居民在“好房子”中享受新生活。

  城市更新既是民生工程,更是发展工程。“十四五”时期,北京已实施老旧厂房更新项目300余个、重点产业园区提升12个,支撑清华国重、火箭大街、氢能示范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快速落地。完成西单、王府井等40个传统商圈改造提升,引导业态升级、挖掘新消费潜力。推出亮马河、清河、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等标杆项目,不断营造花园城市建设和美丽经济发展新场景。

  聚焦“十五五”,王飞介绍,北京将推动城市更新年均投资达到2000亿元以上,重点实施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8类重点任务,探索发挥城市更新潜在能量,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