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域入选第四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 420余个“儿童友好”优秀案例发布

日期:2025-11-19 08:29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世界儿童日11月20日即将到来之际,北京市2025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果发布展示活动11月18日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办。420余个案例入选2025北京儿童友好空间和儿童观察团优秀案例。

  2023年北京市23部门出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东城、西城、海淀区相继获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2025年北京全域入选第四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提出22个方面、377项建设任务,按照全域创建、试点先行,统筹推进、多元参与的原则,合力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取得初步成效。

  2025年,市妇儿工委办公室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联合开展“2025北京儿童友好空间和儿童观察团优秀案例征集推广”,各区推荐儿童友好街区、社区、活动基地和儿童观察团等4类案例420余个,形成一批可复制经验和工作成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活动现场,来自海淀区中关村街道、东城区钟鼓社区、朝阳区“育梦朝阳”儿童友好空间和西城区大栅栏责任规划师的代表,分别围绕“多彩科南路共建儿童友好街区”“以自然美育空间营造带动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朝童向未来 更新助成长”“童心规未来 共划大栅栏”等主题,分享了工作经验和实践做法。

  北京工业大学责任规划师团队联合大栅栏街道发起的全国首个“大栅栏儿童责任规划师”项目独具创意。团队招募培训300余名儿童责任规划师,并通过儿童参与调查法采集3万余条儿童意见,让孩子们全程参与街区“调研—设计—施工—评价”。从通学路的适儿化改造,到京剧脸谱拼图、活字印刷互动墙等“玩中学”场景打造,再到胡同游戏小驿站、老墙故事涂鸦板等创意构想,儿童责任规划师以“一米的高度”重构空间逻辑,让古老街区变身儿童成长乐园。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陆玉涵就是其中一位儿童责任规划师。2023年10月至今,她以志愿者儿童专家的身份,参与了大栅栏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多项活动,并提出建议。比如给杨竹梅斜街的狭窄路段加装警示桩,给陡峭的台阶贴上防滑条等,这些建议均被采纳。她提出的在上学安全走廊设置专用骑行标识的建议,还被北工大的研究生写进了论文。

  “这些经历让我收获很多,我不仅锻炼了观察分析、沟通表达与逻辑思考能力,而且培养了主人公精神与社会责任感。”陆玉涵说。

  活动还发布了《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指引》《儿童友好空间规划建设指南》。北京儿童友好地图在高德App正式上线,通过数字地图技术,为市民提供一目了然的儿童友好空间分布与导航服务,让儿童友好触手可及。

  世界儿童日期间,市、区将联动集中开展“儿童友好宣传周”,实施“点亮儿童未来行动”;城市大屏、重点站区等处将播放儿童友好宣传片和宣传海报;北京奥林匹克塔、世贸天阶等楼宇建筑以“童心筑梦 友好北京”等宣传语和多彩灯光,点亮儿童美好未来。(代丽丽 魏云扬)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