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支柱产业关键支撑作用凸显 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占全市GDP比重超三成

日期:2025-11-16 09:50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前三季度北京支柱产业关键支撑作用凸显 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占全市GDP比重超三成

  日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召开2025年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本市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合计实现增加值超过1.3万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35.1%,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2%,作为支柱产业的关键支撑作用凸显。

  构建首都经济增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引擎”

  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已构建起首都经济增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引擎”。数据显示,北京信息软件业2025年前8个月营收突破2.3万亿元,同比增长14.8%,领先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4315.7亿元,同比增长21.3%,拉动北京GDP增长2.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本市聚焦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汽车产业链等重点领域,工业重点产业完成投资708.8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全市制造业投资比重超过八成,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5.4%和37.9%;信息软件业实现投资超1500亿元,同比增长1倍,贡献近九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量。

  创新投入强度也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全市大中型工业、信息软件业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10.5%和5%。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在京新设企业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8.2%和65.0%,为行业持续稳健发展注入新活力。

  加快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

  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的同时,本市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持续攀升,发展更见“含金量”。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高端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9%和17.9%。

  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全市生产整车104.2万辆,同比增长21.7%;电子信息业增加值增长24.6%,集成电路、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7.6%和17.3%;智能装备产业延续回升势头,增加值同比增长7.3%;风力发电机组、锂离子电池等重要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7.1%和1.6倍,绿色智能产品供给持续扩大。

  产业创新方面,机器人、生物制造、空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呈现多点开花的蓬勃发展势头,北京量子计算产业创新中心成立,“无极一号”离子阱量子计算装置综合性能达到业界一流水平,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成功举办,低空技术发布重大成果,医药产业发展潜力不断增强,着力打造“人工智能第一城”成效显著。

  为企服务方面,高精尖产业资金通过4个批次、21个政策方向靶向投放,全面覆盖十大高精尖产业、未来产业及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聚力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累计支持企业超600家、金额达21亿元。

  “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落地

  信息化基础设施领域,本市“5G+工业互联网”正从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落地新阶段,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工业发展质效提供有力支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本市已构建起高品质5G网络底座,全市累计建设5G基站近15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69个,全国名列首位。

  应用拓展方面,目前工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5G应用渗透率稳步提升,尤其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生产现场监测等5G典型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

  从企业实际成效来看,5G工厂生产效率平均提升15%以上,不良品率降低20%左右。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为更多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路径。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方面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与产业高质量融合,帮助本市工业企业持续提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能力,做强北京“5G+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杨天悦)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