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第二十八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以下简称“京港洽谈会”)在香港圆满落幕。本次大会在多领域绽放合作成果:29个重点项目签约合作,撬动金额近560亿元人民币;北京国际仲裁院香港中心启用,金融、人才、科技、出海等领域签订多项合作协议;朝阳、东城、海淀等区亮相专题活动,多项合作签约将开启共同发展新空间。
11月13日上午,法律服务专题活动上重点推介了本届京港洽谈会期间启用的“北京国际仲裁院香港中心”,这也是北京仲裁法律服务首次亮相京港洽谈会。北京市司法局局长崔杨介绍,“北京国际仲裁院香港中心”是北仲首个境外分支机构,将依托香港“超级联系人”优势,促进两地法律服务规则衔接与资源共享。此外,专题活动还推介了将于12月1日实施的《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通过确立仲裁地规则、完善临时措施等创新设计,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仲裁环境。
结合区域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朝阳、东城、海淀等区参与主办本届洽谈会的多场专题活动,收获颇丰。在朝阳区参与主办的“科技+商务”专题活动上,现场签约12个重大投资项目,总金额约有195亿元人民币,涵盖文旅、金融、医疗、科技等重点领域。商务领域,华润万象城作为北京市首例“期地”供地模式的TOD一体化开发项目,将打造高端商业综合体。金融领域,中信保诚人寿和赛诺菲集团增资,为实体经济和生物医药创新提供助力;东亚银行在朝阳区将新设贻雅(北京)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协助东亚银行管理其在北京地区的商业地产运营、商业咨询等业务。科技领域,晶灵量子人工智能(北京)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北京朝阳,将打造全国首个以“AI健康消费Agent”为核心的智能产业集群;首程控股在朝阳区新设立具身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将促进现代服务业与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合。
11月13日下午,在海淀区参与主办的人工智能专题活动上,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与中安(北京)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依托中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降低企业跨国研发成本,推动人工智能在医药研发、医疗健康服务等领域的国际化落地;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与香港工业总会、香港人工智能创新协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与香港软件行业协会达成合作,双方将推进软件产业标准对接、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
在东城区参与主办的“科技+文商旅融合”专题活动上,东城区专门推出12项优质空间资源,包括4处核心地块、4处城市更新项目以及4处优质商务楼宇,向香港合作伙伴抛出共享机遇的橄榄枝。
谈到本届京港洽谈会的亮点,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杨蓓蓓表示,本次大会展示了两地融入国家战略大局带来的新机遇,搭建了金融服务、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企业出海等重点领域合作平台,使两地能够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合作共赢。作为京港洽谈会的“老朋友”,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最大的感受是:“经过多年发展,京港不少企业已经融入两地,不分彼此。”在他看来,如今,更多拥有北京技术的产品在香港落地,走出了一条北京基因、香港血统、中国标准、世界产品之路,因此,京港的携手合作更为重要。(赵语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