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持续助力首都招投标数字化改革实践

日期:2025-11-11 14:55    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分享:
字号:        

  近日,北京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迎来两项标志性成果——北京远程异地分散评标系统首个项目在市级主场及经开区、昌平区副场协同联动下顺利完成评审,北京市多行业共享见证交易系统在区内正式部署应用。这两项成果标志着经开区在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改革、系统化建设方面再上新台阶,为构建高效、透明、公正、科学的招投标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远程异地分散评标系统是首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在首个实践项目——城市副中心职工周转房六合村项目配套工程评标过程中,多位专家分别在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场与经开区、昌平区副场同步开展线上评审,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人员少跑路”。同时,评标过程全程电子化留痕,评标数据实时汇聚,过程可查、结果可溯,有效切断了评标各方潜在关联,进一步降低廉政风险、强化监管效能,显著提升评标效率与规范化水平,推动评标工作从“物理集中”迈向“数字融合”。

  与此同时,北京市多行业共享见证交易系统也在经开区率先部署落地,并完成首个项目——北京经开区E18停车场改造工程的资格入围评审工作。这是该系统在全市区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首次应用,意味着区级平台服务边界进一步向多行业、多领域拓展。

  此前,经开区分平台服务范围主要集中于政府采购和建设工程两类项目。此次系统部署后,服务范围延伸至外电源项目、信息化类项目、临时工程等多领域。以首单项目E18停车场改造工程为例,项目吸引27家投标单位积极参与,工作人员依托系统功能,通过资料查验、系统记录、全程音视频留存等方式,对资料递交、入围评审全流程见证。“目前已有多个同类项目进入招标计划公示环节,正按流程有序推进。”经开区综合服务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市级层面下沉的专业见证交易模块,该系统将为更多行业项目筑牢风险防线。

  作为积极响应首都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改革的区级平台之一,经开区分平台在系统首单实践中展现出成熟的组织协调与技术支撑能力。从场地布置、系统调试到网络安全检查,经开区分平台提前谋划、精细部署,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运行高效。“两项系统的成功落地,不仅是首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的重要实践,也为经开区积累了宝贵的属地服务经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与市级主场及各区副场的协同联动,推动系统在更多项目中推广应用,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新路径,助力形成标准统一、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跨区评标新格局,为首都营商环境优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亦庄力量”。

  2025年以来,经开区紧跟首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步伐,持续推进平台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项目交易服务质效。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260宗,累计进场交易637次,总投资估算105.36亿元。其中,房建类项目156宗,投资估算100.63亿元;政府采购类项目104宗,投资估算4.73亿元。总中标金额74.06亿元,节约资金31.3亿元,资金节约率达29.71%。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