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87.5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工业总产值5124.6亿元、同比增长12.2%;信息服务业、批零业、金融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从数据来看,三季度经济发展延续上半年良好增长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与创新动能,为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北京亦庄坚持高端产业立区、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高端产业综合新城。前三季度,北京亦庄主导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未来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发力的发展格局,驱动着经济实现高速增长。”
主导产业挑大梁
工业总产值增速居于全市前列
北京奔驰全新纯电CLA正式下线、集创北方推出首款移动终端AI画质增强独显芯片、北京星源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赛诺菲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用于延缓1型糖尿病进展的创新药在华获批……一个个新成果、新突破的背后,是北京亦庄主导产业集群的强势赋能。
前三季度,北京亦庄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实体经济压舱石的优势地位持续巩固,实现工业总产值5124.6亿元,同比增长12.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7.1个百分点。尤为亮眼的是,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产值为2265.8亿元、同比增长13.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为1405.8亿元、同比增长23.5%;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实现产值605.9亿元、同比增长11%。
主导产业是北京亦庄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基石,优质的产业生态是滋养产业发展的沃土。三季度,“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外资新6条”“外贸新8条”等政策连续发布,为企业深耕创新积蓄动能;北京经开区工大国创先进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院、北科建医药健康创新生态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相继落地启动,为产业高效协同合作搭建起高效桥梁;首批青年人才住房保障政策启动申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体系持续赋能,激活区域发展内生动力。
生产性服务业提效能
信息服务业与金融业发展提速
当前,以信息服务业、金融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北京亦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25年1至8月,信息服务业实现营收932.8亿元、同比增长20.8%,高于全市平均增速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7%,高出全市平均增速9.7个百分点。
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驱动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正引领着产业向价值链更高端延伸。京东发布AI全景图,在未来三年预计带动形成万亿规模的人工智能生态。阿尔特积极推动AI技术与汽车设计的深度融合,推出了垂直AI创绘工具——TAI(太乙),集创意探索、草案绘制、快速着色、质感渲染与氛围提升五大功能于一体,有效缓解设计师在创意表达、效率及控制精度方面的痛点。
2025年7月底,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展厅提升改造一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圆满举办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国际机构代表以及27万余名观众齐聚亦庄,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项目建设过程中,北京亦庄通过创新政银企协同机制,仅用9个工作日就完成17亿元银团贷款首笔放款,创造区域重要项目融资的新速度。
未来产业拓新局
多个细分赛道形成先发优势
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是北京市2025年重点任务之一。在亦庄,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引擎,目前已在多个细分赛道形成先发优势,助力区域发展跑出“加速度”。
在商业航天领域,北京亦庄已创下了多个纪录,成为支撑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长八甲、捷龙三号、谷神星一号、引力一号、力箭一号等成熟箭型接连升空,同时朱雀三号、谷神星二号、智神星一号、力箭二号等新型火箭进入首飞倒计时。从8月9日遥六升空到9月9日遥七发射,再到9月24日遥八传来喜讯,由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投资并商业运营的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以密集“三连发”助力吉利星座一期顺利组网,是国内首次单个型号为单一客户在一个半月内连续执行三发整箭组网的发射任务。
以前瞻布局抢占发展制高点,是北京亦庄加快布局未来产业的生动写照。具身智能领域,2025年8月,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开启常态化运营,“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正式发布。量子科技领域,出台全市首个专项政策——“量子十条”,首创“成长伙伴计划”服务机制,推动建设“量子星座”生态社区,设立“未来产业先导基金”,系统构筑量子科技产业支持服务体系等等。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北京亦庄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发展后劲充足。接下来,亦庄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持续做强主导产业、放大生产性服务业赋能效应、推动未来产业取得新突破,以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确保全年目标圆满完成,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扛起亦庄责任、贡献亦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