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福建省泉州市圆满闭幕。46支参赛队伍、1700余个项目入围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比拼,共产生63个金奖、133个银奖、198个铜奖。北京代表团取得佳绩,摘得2金13银14铜14优胜,共43枚奖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硕教授团队凭借“基于AI结合多模态影像的肺结节早筛、分型、诊疗决策系统研究”斩获金奖。“我们一直专注肺癌CT人工智能研究。”王硕教授介绍,他们研发的AI系统,可以在患者拍完胸部CT后,快速预测结节良恶性及肺癌亚型,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目前,该系统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已达88%到92%,未来有望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辅助支持。
韩慧杰(北京工业大学)和韩晓宇(重庆医科大学)带来的“穿透无声——国际首创治疗性超声耦合剂”项目摘得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道金牌。传统贴膏普遍存在起效缓慢的问题,能否让药物穿透得更深,让疗效来得更快?来自重庆医科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的博士后研发团队,从被忽视的“耦合剂”入手,研发出国际首创的治疗性超声耦合剂,能够将超声经皮给药速率较传统贴膏乳膏提升十几倍。
“鲜压群芳——新一代食品杀菌装备生产领导者”获得银奖,获奖者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后马涛、户昕娜。他们的项目用科技创新破解了食品工业的“保鲜难题”。
马涛介绍,传统食品工业中,热杀菌技术虽能延长食品保质期,却会严重破坏食品的色香味形和营养成分。他们研发的超高压杀菌技术,是在常温下通过100兆帕以上的高压杀灭微生物,超高压装备可以达到600兆帕,相当于“蛟龙”号最深下潜压力的9倍。超高压杀菌能在不加热前提下实现高效杀菌,让食品的营养成分和感官品质几乎不受影响。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李表示,北京代表队这次有110个项目进入总决赛,是历次大赛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7大领域28个赛道,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奖牌总数排在全国前列。“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为博士后们搭建更广阔的舞台,助力他们勇攀科技高峰,书写创新篇章,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李李说。(代丽丽)
